【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成式机器人柔性化抓手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业生产机器人,尤其涉及一种集成式机器人柔性化抓手。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机械化、自动化生产的普及,汽车制造中玻璃的抓取(搬运)大多采用机器人抓手完成,现有技术的机器人抓手机械设计柔性差,操作时通常只能进行x、y、z轴方向的滑移,动作单一且运行轨迹固定,在周边环境发生改变或其它因素变化时,如发生玻璃位置、存放玻璃的料箱位置偏移等情况时,由于缺少传感技术的支持,系统对玻璃上下料的位置往往无法进行精确的判断,系统报警时有发生,影响汽车生产流水线作业效率。另外,由于生产车间的空间限制,现有技术的机器人抓手体积大,铁质框架质量重,无法满足小规模、多平台车型、多品种玻璃的排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式机器人柔性化抓手,能对料箱和料箱内玻璃进行精准定位,同时对玻璃类型进行识别,并配合操作灵活的吸盘达到精准抓料和放料的目的,从而实现工作过程的自动化和柔性化。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集成式机器人柔性化抓手,包括设置在机器人上并通过机器人控制转动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式机器人柔性化抓手,包括设置在机器人(2)上并通过机器人(2)控制转动和移动的抓手(1);其特征是:所述的抓手(1)包括抓手框架(11)及集成在抓手框架(11)上的抓取吸盘组件(12)、吸盘控制组件、3D视觉传感器(14)、超声波传感器(15)和离线仿真器(16);若干组抓取吸盘组件(12)分别安装在抓手框架(11)的底部并通过气路与吸盘控制组件连接,3D视觉传感器(14)、超声波传感器(15)的输出端分别与离线仿真器(16)的输入端连接,离线仿真器(16)的输出端连接到机器人(2)的控制系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式机器人柔性化抓手,包括设置在机器人(2)上并通过机器人(2)控制转动和移动的抓手(1);其特征是:所述的抓手(1)包括抓手框架(11)及集成在抓手框架(11)上的抓取吸盘组件(12)、吸盘控制组件、3D视觉传感器(14)、超声波传感器(15)和离线仿真器(16);若干组抓取吸盘组件(12)分别安装在抓手框架(11)的底部并通过气路与吸盘控制组件连接,3D视觉传感器(14)、超声波传感器(15)的输出端分别与离线仿真器(16)的输入端连接,离线仿真器(16)的输出端连接到机器人(2)的控制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机器人柔性化抓手,其特征是:所述的抓手框架(11)上设有若干条安装槽(111),若干组抓取吸盘组件(12)分别对应安装在若干条安装槽(111)上并能沿安装槽(111)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集成式机器人柔性化抓手,其特征是:所述的抓取吸盘组件(12)包括吸盘(121)、连接杆和万向球(123),连接杆的一端通过万向球(123)连接在抓手框架(11)上,连接杆能绕万向球(123)自由转动,吸盘(121)设置在连接杆的另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机器人柔性化抓手,其特征是:所述的吸盘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晓强,李立钧,陈鑫,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大通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