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2852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加热器具,包括:第一排水结构;第二排水结构;散热部件,对至少部分第二排水结构散热;加热装置,具有排水口;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控制自排水口向第一排水结构的流量,以及控制自排水口向第二排水结构的流量。本方案提供的加热器具,利用控制装置可以控制排水口经由第一排水结构的排水量以及排水口经由第二排水结构的排水量,这样可以实现将加热装置加热后的水分配到不同的出水管路进行排放,从而获得多样化的出水模式,并且提供多种出水温度,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不同使用需求,且也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加工方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热器具
本技术涉及厨房器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加热器具。
技术介绍
即热水瓶(壶)等加热器具,是通过加热装置实现快速加热部分水,以满足用户快速得到热水的一种加热工具。现有的即热水瓶(壶)等加热器具,一般有多种档位,大部份加热器具在非沸腾档都只是将水加热到指定温度后外排,这样的结构温水模式单一化,无法满足用户不同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器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热器具,包括:第一排水结构;第二排水结构;散热部件,对至少部分所述第二排水结构散热;加热装置,具有排水口;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控制自所述排水口向所述第一排水结构的流量,以及控制自所述排水口向所述第二排水结构的流量。本技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加热器具,设有控制装置,利用控制装置可以控制排水口经由第一排水结构的排水量以及排水口经由第二排水结构的排水量,这样可以实现将加热装置加热后的水分配到不同的出水管路进行排放,从而获得多样化的出水模式,并且提供多种出水温度,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不同使用需求,且也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加工方便等优点。更具体而言,在本产品的一种工况下,经由控制装置控制排水口沿第一排水结构排水,并控制排水口沿第二排水结构的排水流量为零或排水流量较小从而忽略不计,这样,加热装置加热进行良好灭菌后的水沿第一排水结构排放,且由于第一排水结构未受散热降温作用,使得沿第一排水结构排出食用安全系数高的热水以供用户取用;在产品的另一种工况下,经由控制装置控制排水口沿第一排水结构排水,并控制排水口沿第二排水结构的排水流量为零或排水流量较小从而忽略不计,这样,加热装置加热至指定温度(如55℃)的水沿第一排水结构排放,且由于第一排水结构未受散热降温作用,使得沿第一排水结构排出指定温度的温水以供用户取用;在产品的再一种工况下,经由控制装置控制排水口沿第二排水结构排水,并控制排水口沿第一排水结构的排水流量为零或排水流量较小从而忽略不计,这样,加热装置加热进行良好灭菌后的水沿第二排水结构排放,且由于第二排水结构受散热部件的散热降温作用,使得沿第二排水结构排出食用安全系数高的温水以供用户取用。通过上述可见,本方案通过控制装置控制水在排出之前(沿第二排放结构排放)经过散热部件处理或(沿第一排放结构排放)不经过散热部件处理,从而实现不同状态水的流出,产品的出水模式和出水温度进一步丰富化,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不同使用需求。当然,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列举的工况形式旨在于方便对本方案理解和说明,实际上,本产品的工况模式可不受上述举例说明的限制,除上述举例的情况外,根据需求还可选择使第一排水结构和第二排水结构按比例排水等,工况的变形和组合方式有多种,且也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简易性,在此不再一一举例说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本构思所进行的变形和组合均属于本方案的保护范围。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加热器具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阀门部件,所述阀门部件具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及第三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一排水结构导通,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二排水结构导通,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排水口导通;所述阀门部件配置为调节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三接口之间的通断或导通面积,以及调节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三接口之间的通断或导通面积。在本方案中,设置阀门部件与加热装置的排水口、第一排水结构及第二排水结构相连,利用阀门部件进行流体的中转输送,并控制排水口分别与第一排水结构和第二排水结构之间的导通面积以相应控制流量,不仅可以实现将加热装置加热后的水精确地分配到不同的出水管路进行排放,以实现提供丰富的出水模式和出水温度,且产品的结构形式也进一步简化,可以实现产品更高效地组装,同时降低产品的成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电控部件;或者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带有操作部的机械控制部件。在本方案中,设置控制装置包括电控部件,具体例如三通电磁阀等,这样既可以使得用户对控制装置的操控更加省力,例如用户可经由操作面板进行按压按钮操作或触摸操作或滑动操作等触发控制装置进行相应地调控,也可以使得控制装置对第一排水结构和第二排水结构的流量分配更加精准,实现精度更高的模式调节,以及更迅速的模块切换响应,提升产品使用的流畅性。设置控制装置包括带有操作部的机械控制部件,例如,控制装置为带(旋转或拨动)把手的机械阀门,用户通过操作操作部对控制装置进行调控,从而相应调节第一排水结构和第二排水结构的流量分配,这样,产品结构更加简化,成本低,且机械操控的结构耐热性及抗干电磁扰等性更强,使用更加可靠。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加热器具具有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具有第一介质通道和第二介质通道,所述第一介质通道与所述第二介质通道之间换热,其中,所述第一介质通道形成为所述散热部件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介质通道形成为所述第二排水结构的至少一部分。在本方案中,设置换热装置,换热装置的第二介质通道形成为第二排水结构的至少一部分,换热装置的第一介质通道形成为散热部件的至少一部分,利用第一介质通道与第二介质通道换热可以高效地对流经第二介质通道的流体散热降温,实现对热水的降温目的,且换热能力调适具有灵活性,可以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多种出水温度,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同时也具有结构简单,运行高效的优点。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加热装置具有进水口,所述第一介质通道与所述进水口导通。在本方案中,可以理解,第一介质通道内的流体通过换热对第二介质通道内的流体降温的过程中,第一介质通道内的流体吸收热量温度上升,通过设置第一介质通道与加热装置的进水口导通,这样,第一介质通道换热后排出的水可以输送到加热装置进行加热使用,这样实现了产品的热能回收,使得产品更加节能。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加热器具包括:配水盒,与所述第一介质通道及所述进水口相连,且所述第一介质通道与所述进水口之间经由所述配水盒导通;水箱,与所述配水盒相连,并向所述配水盒供水;第一泵,所述第一泵适于驱动液体自所述配水盒向所述第一介质通道流动,并使所述第一介质通道排出的液体向所述配水盒流动;第二泵,所述第二泵适于驱动液体自所述配水盒向所述进水口流动。在本方案中,设置配水盒,配水盒与水箱连接,并且导通第一介质通道与加热装置,这样,利用配水盒进行中转和调度,可以形成水箱对第一介质通道供水、水箱向加热装置供水、第一介质通道向加热装置供水的供水形式,使得产品的运行模式可更进一步丰富化,也更利于产品的节能设计。设置第一泵提供驱动力以驱动液体在第一介质通道与配水盒之间流通,这样,第一介质通道与第二介质通道之间形成强制换热,换热效率更高,且换热量的可控性更好,这样可以更精确地控制出水口的水温,并提升出水口的温度稳定性。设置第二泵驱动液体自配水盒向加热装置流动,可使得加热装置的进水流量、进水流速可更好地适配加热装置的加热效率,使得杀菌效果更有保障。且利用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热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排水结构;/n第二排水结构;/n散热部件,对至少部分所述第二排水结构散热;/n加热装置,具有排水口;/n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控制自所述排水口向所述第一排水结构的流量,以及控制自所述排水口向所述第二排水结构的流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排水结构;
第二排水结构;
散热部件,对至少部分所述第二排水结构散热;
加热装置,具有排水口;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控制自所述排水口向所述第一排水结构的流量,以及控制自所述排水口向所述第二排水结构的流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阀门部件,所述阀门部件具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及第三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一排水结构导通,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二排水结构导通,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排水口导通;
所述阀门部件配置为调节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三接口之间的通断或导通面积,以及调节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三接口之间的通断或导通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热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电控部件;或者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带有操作部的机械控制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热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器具具有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具有第一介质通道和第二介质通道,所述第一介质通道与所述第二介质通道之间换热,其中,
所述第一介质通道形成为所述散热部件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介质通道形成为所述第二排水结构的至少一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装置具有进水口,所述第一介质通道与所述进水口导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具包括:
配水盒,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金柳生李宝刚马向阳南春来曹江雄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