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振子夹芯构型式压电马达及其控制方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2584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振子夹芯构型式压电马达及其控制方式,属于压电精密驱动技术,所述压电马达由驱动组件,转子组件,轴组件,壳体组件组成;驱动组件,转子组件,轴组件均连接壳体组件,转子组件介于驱动组件之间并通过连接件固接旋转轴,通过对驱动组件的模态激励装置进行合理的极化配置并通入两相特定的简谐电功率信号激发振子基体的两相工作模态谐振,致使驱动组件上的八个驱动足均做椭圆轨迹运动,从而推动转子旋转进而输出轴的精密运动。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双振子夹芯构型式压电马达,采用两个振子同时驱动一个转子即双振子单转子结构形式,故能成倍增大出力密度、实现大的输出转矩并使其运行更趋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振子夹芯构型式压电马达及其控制方式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电精密驱动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双振子夹芯构型式压电马达及其控制方式。
技术介绍
超声电机又称压电马达,是利用压电材料的逆压电效应制成的一种驱动装置。该电机是一种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涉及力学、材料学、电子学、控制学和制造技术等多个领域。这种新原理的电机与传统法拉第电磁式电机相比具有低速大转矩、体积小质量轻、不受电磁影响、运行无噪音、反应速度快控制特性好、形式多样、设计自由度大等优点。在航空航天、医疗器械、救援、机器人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与较广泛的工程应用相比,超声电机还普遍存在动力小、效率不高等问题,为实现超声电机大的输出转矩,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日本JunSatonobu等提出了对称混合式旋转超声电机,该电机的两个转子通过同一驱动轴连在一起,最大输出转矩可达1.5N·m。LionelPetit等提出了一种采用四个相同的震动器同时驱动两端的定子,并且带动同轴相连的两个转子以实现大的输出转矩,该电机的最大输出转矩为110mN·m,最大转速为250rpm。Anto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振子夹芯构型式压电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组件、转子组件、轴组件、壳体组件,所述的转子组件介于驱动组件之间且转子组件正反面均受到驱动组件提供的动力并在正反表面构成同一旋转方向的旋转力矩,所述的转子组件连接轴组件且将双振子的微观振动转化为旋转轴的宏观运动,所述的驱动组件、转子组件、轴组件均连接壳体组件;/n所述的驱动组件包括振子基体、模态激励装置、驱动足,所述的振子基体呈十字架构型,包括横杆与纵杆,所述的模态激励装置由32片压电陶瓷片组成,且压电陶瓷片粘贴在振子基体靠近四端同一位置的四周,所述的驱动足呈长条状且分布在振子基体正面四个端部的中间位置。/n所述的振子基体数量为两个且在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振子夹芯构型式压电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组件、转子组件、轴组件、壳体组件,所述的转子组件介于驱动组件之间且转子组件正反面均受到驱动组件提供的动力并在正反表面构成同一旋转方向的旋转力矩,所述的转子组件连接轴组件且将双振子的微观振动转化为旋转轴的宏观运动,所述的驱动组件、转子组件、轴组件均连接壳体组件;
所述的驱动组件包括振子基体、模态激励装置、驱动足,所述的振子基体呈十字架构型,包括横杆与纵杆,所述的模态激励装置由32片压电陶瓷片组成,且压电陶瓷片粘贴在振子基体靠近四端同一位置的四周,所述的驱动足呈长条状且分布在振子基体正面四个端部的中间位置。
所述的振子基体数量为两个且在位置上一左一右对应放置在转子组件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振子夹芯构型式压电马达,其特征在于:转子组件包括转子和转子运动导轨,所述的转子呈环形板状结构;所述的转子运动导轨由支撑板、滚珠组成,所述的支撑板上均匀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的滚珠的十个半球坑,所述的滚珠置于所述的半球坑内且可随意转动。
所述的支撑板数量为两个并通过强力胶固定粘接在一起;
所述的转子连接所述的转子运动导轨并介于其中可顺时针和/或逆时针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振子夹芯构型式压电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组件包括旋转轴和连接件,所述的连接件呈L构型,所述的连接件数量为两个,所述的两连接件上端相合呈一环型,锁紧旋转轴,另一端嵌入转子与转子固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振子夹芯构型式压电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组件包括左端盖、右端盖、内置台、环形弹性碟簧、轴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红林方志敏吴兴强赵伟鹏余志豪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航空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