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及外齿轮的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2071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即便进行小型化也能够抑制耐久性的下降的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10)具备外齿轮(14)、使外齿轮(14)摆动的偏心体及与外齿轮(14)内啮合的内齿轮,其中,外齿轮(14)具有第1贯穿孔(13)及在周向或径向上与该第1贯穿孔(13)相邻设置的第2贯穿孔(15)。第1贯穿孔(13)的内周面(13b)具有包括与第2贯穿孔(15)对置的部分(13f)且实施了塑性加工的第1部分(13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及外齿轮的制造方法本申请主张基于2019年1月29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9-013541号的优先权。该日本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考援用于本说明书中。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及外齿轮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本申请人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备内齿轮及与内齿轮内啮合的外齿轮的动力传递装置。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动力传递装置具有对应于输入轴的旋转而进行偏心旋转的偏心体用轴承及输出外齿轮的自转成分的内销。外齿轮设置有用于使偏心体用轴承嵌合的孔及用于使内销嵌合的孔。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63878号公报本专利技术人等对具有外齿轮的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的小型化进行了研究,并得到了以下认识。为了使这种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小型化,可以考虑减小外齿轮的轴向上的壁厚。若外齿轮变薄,则与偏心体用轴承或内销接触的部分的面积会减少。若接触面积减少,则在相同的荷载下,应力也会增加,导致该部分容易产生应力龟裂,因而存在耐久性下降的问题。这种问题并不只限于薄型化,为了小径化而减小外齿轮的径向上的壁厚时也会产生。并且,在未改变减速装置的尺寸而加大了容许扭矩时,换言之,在对每单位容许扭矩的尺寸进行了小型化时,也会出现相同的问题。即,在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中,小型化与耐久性处于二律背反的关系。由此,本专利技术人等认识到,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动力传递装置中,从兼顾小型化及耐久性的观点出发存在改善的余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种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便进行小型化也能够抑制耐久性的下降的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其具备外齿轮、使外齿轮摆动的偏心体及与外齿轮内啮合的内齿轮,在其中,外齿轮具有第1贯穿孔及在周向或径向上与该第1贯穿孔相邻设置的第2贯穿孔。第1贯穿孔的内周面具有包括与第2贯穿孔对置的部分且实施了塑性加工的第1部分。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也提供一种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其具备外齿轮、使外齿轮摆动的偏心体及与外齿轮内啮合的内齿轮,其中,外齿轮具有第1贯穿孔及在周向或径向上与该第1贯穿孔相邻设置的第2贯穿孔。第1贯穿孔的内周面具有:第1部分,包括与第2贯穿孔对置的部分且其表面的压缩残余应力较高;及第2部分,其表面的压缩残余应力为第1部分的表面的压缩残余应力的1/5以上。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外齿轮的制造方法。所述外齿轮在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中被偏心体摆动从而与内齿轮内啮合,其中,外齿轮具有第1贯穿孔及在周向或径向上与该第1贯穿孔相邻设置的第2贯穿孔。该外齿轮的制造方法包括对第1贯穿孔的内周面实施塑性加工的塑性加工工序。另外,以上构成要件的任意组合或将本专利技术的构成要件或表现在方法、系统等之间互相替换的方式也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而有效。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即便进行小型化也能够抑制耐久性的下降的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的侧面剖视图。图2是表示图1的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的外齿轮的主视图。图3是概略地表示图1的外齿轮的制造方法的一例的流程图。图4是表示图1的外齿轮的塑性加工工序的示意图。图5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的侧面剖视图。图6是沿图5的A-A线剖切的剖视图。图7是表示图5的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的外齿轮的主视图。图中:10-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12-输入轴,12a-偏心体,13-第1贯穿孔,13b-内周面,14-外齿轮,15-第2贯穿孔,16-内齿轮,18、20-轮架,22-壳体,24-主轴承,30-滚子轴承,32-内销,35-滚筒,80-塑性加工装置,84-喷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考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实施方式、比较例及变形例中,对相同或同等的构成要件及部件标注相同的符号,并适当省略重复说明。并且,在各附图中,为了便于理解,适当放大或缩小表示部件的尺寸。并且,在各附图中,省略对实施方式的说明并不重要的部件的一部分。并且,包含第1、第2等编号的术语用于说明各种构成要件,但是,该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构成要件与其他构成要件的目的,该属于并不用于限定构成要件。[第1实施方式]以下,参考附图对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1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10的侧面剖视图。本实施方式的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10为通过使与内齿轮啮合的外齿轮摆动从而使内齿轮及外齿轮中的一个的自转并将该运动成分从输出部件输出至被驱动装置的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10主要具备输入轴12、外齿轮14、内齿轮16、轮架18、轮架20、壳体22、主轴承24及主轴承26。以下,将沿内齿轮16的中心轴线La的方向称为“轴向”,将以该中心轴线La为中心的圆的圆周方向及半径方向分别称为“周向”及“径向”。并且,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将轴向上的一侧(图中右侧)称为输入侧,将另一侧(图中左侧)称为输入相反侧。输入轴12通过从驱动装置(未图示)输入过来的旋转动力而以旋转中心线为中心进行旋转。本实施方式的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10为输入轴12的旋转中心线与内齿轮16的中心轴线La同轴设置的中心曲柄式。驱动装置例如为马达、齿轮马达、发动机等。本实施方式的输入轴12为具有用于使外齿轮14摆动的多个偏心体12a的偏心体轴。偏心体12a的轴心相对于输入轴12的旋转中心线偏心。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三个偏心体12a,且相邻的偏心体12a的偏心相位彼此错开120°。在输入轴12的输入侧的端部形成有用于从驱动装置的输出部件接收动力的花键12b。在偏心体12a的外周,经由滚子轴承30组装有三个外齿轮14。各个外齿轮14与内齿轮16内啮合。将外齿轮14排列成三列而进行组装是为了实现传递容量的增大及基于偏心相位的错开的低振动及低噪音化。各列的外齿轮的结构除了偏心相位不同以外均相同。图2是表示从输入侧观察外齿轮14时的主视图。外齿轮14分别对应于多个偏心体12a而单独设置。外齿轮14经由滚子轴承30旋转自如地支承于对应的偏心体12a。外齿轮14设置有供内销32贯穿的第1贯穿孔13及与滚子轴承30抵接的第2贯穿孔15。如图2所示,第1贯穿孔13与第2贯穿孔15在径向上彼此相邻。第1贯穿孔13设置在外齿轮14的从其中心偏离的设置。第1贯穿孔13对应于后述的内销32而设置有多个。在该例子中,沿周向隔着60°间隔设置有六个第1贯穿孔13。第2贯穿孔15设置于外齿轮14的中心,且其为供偏心体12a插入的孔。如图1所示,壳体22整体上呈筒状,在其内周部设置有内齿轮16。内齿轮16与外齿轮14啮合。本实施方式的内齿轮16由与壳体22一体化的内齿轮主体及旋转自如地支承于该内齿轮主体且构成该内齿轮16的内齿的外销16a(销部件)构成。内齿轮16的内齿数(外销16a的数量)稍多于外齿轮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其具备外齿轮、使所述外齿轮摆动的偏心体及与所述外齿轮内啮合的内齿轮,所述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的特征在于,/n所述外齿轮具有第1贯穿孔及在周向或径向上与该第1贯穿孔相邻设置的第2贯穿孔,/n所述第1贯穿孔的内周面具有包括与所述第2贯穿孔对置的部分且实施了塑性加工的第1部分。/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129 JP 2019-0135411.一种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其具备外齿轮、使所述外齿轮摆动的偏心体及与所述外齿轮内啮合的内齿轮,所述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外齿轮具有第1贯穿孔及在周向或径向上与该第1贯穿孔相邻设置的第2贯穿孔,
所述第1贯穿孔的内周面具有包括与所述第2贯穿孔对置的部分且实施了塑性加工的第1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贯穿孔的内周面还具有未实施塑性加工的第2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贯穿孔为设置于所述外齿轮的中心且供所述偏心体插入的孔,所述第1贯穿孔设置于从所述外齿轮的中心偏离的位置且在径向上与所述第2贯穿孔相邻。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贯穿孔为设置于从所述外齿轮的中心偏离的位置且供所述偏心体插入的孔,所述第1贯穿孔设置于从所述外齿轮的中心偏离的位置且在周向上与所述第2贯穿孔相邻。


5.一种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其具备外齿轮、使所述外齿轮摆动的偏心体及与所述外齿轮内啮合的内齿轮,所述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外齿轮具有第1贯穿孔及在周向或径向上与该第1贯穿孔相邻设置的第2贯穿孔,
所述第1贯穿孔的内周面具有:第1部分,包括与所述第2贯穿孔对置的部分且其表面的压缩残余应力较高;及
第2部分,其表面的压缩残余应力为所述第1部分的表面的压缩残余应力的1/5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偏心摆动型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部分的自表面起60μm处的压缩残余应力高于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阿部瞬为永淳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