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靶向补体蛋白C5的pH依赖性抗体的筛选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11881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靶向补体蛋白C5的pH依赖性抗体的筛选方法以及由此得到的抗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筛选方法在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系统上进行,包括设置实验组1、对照组1、实验组2和对照组2,使各组芯片如下结合抗原补体蛋白C5(A)、作为pH依赖性C5单克隆抗体的参考抗体(Ab1)、待测抗体(Ab2):实验组1 A‑Ab1‑Ab2;对照组1 A‑Ab1‑0;实验组2 A‑0‑Ab2;对照组2 A‑0‑0,通过检测结合信号并计算(实验组1‑对照组1)/(实验组2‑对照组2)的比值,来判断待测抗体是否为pH依赖性C5抗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可缩短pH依赖性C5单抗开发周期,节省劳动量和时间成本;并且可将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作为待测样品直接进行鉴定,进一步提高抗体筛选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靶向补体蛋白C5的pH依赖性抗体的筛选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靶向补体C5的pH依赖性抗体的筛选方法以及由其筛选得到的抗体。
技术介绍
补体蛋白C5是补体系统的主要成分,是先天免疫系统的关键部分。C5是190kDa的糖蛋白,包含两个由二硫键连接的多肽链α和β,其分子质量分别是115kDa和75kDa。在C5α-链N末端下游75个氨基酸的精氨酸残基处被C5转化酶切割,会产生7.4kDaC5a和180kDaC5b补体裂解产物。其中,C5a是一种过敏毒素,可通过嗜碱性细胞和巨细胞释放的组胺刺激血管舒张;C5b可在细胞表面依次与补体蛋白C6、C7、C8、C9一同形成膜攻击复合体(MAC)的初始组分,MAC在靶细胞表面的积累最终导致细胞胶体渗透性裂解,促成促炎环境和细胞损失。针对补体蛋白C5,已有不同报道描述了抗C5的抗体,部分抗体已经被批准上市用于相关适应症的治疗,或处于临床开发中。亚力兄制药(Alexion)研发的单克隆抗体依库珠单抗(Eculizumab)于2007年由FDA获批上市。目前已获批的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靶向补体蛋白C5的pH依赖性抗体的筛选方法,所述筛选方法在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系统上进行,包括以下步骤:/n(1)设置实验组1、对照组1、实验组2和对照组2,各组芯片在缓冲液中平衡,然后浸入补体蛋白C5在缓冲液中的溶液以固化补体蛋白C5;/n(2)使实验组1、对照组1的芯片再次在缓冲液中平衡,然后浸入参考抗体在缓冲液中的溶液以使补体蛋白C5结合所述参考抗体至饱和,再次在缓冲液中平衡,其中所述参考抗体为补体蛋白C5的pH依赖性抗体;之后使实验组1的芯片浸入包含待测抗体的待测样品,同时使对照组1的芯片浸入不包含待测抗体的对照溶液;/n使实验组2、对照组2的芯片再次在缓冲液中平衡,然后使实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靶向补体蛋白C5的pH依赖性抗体的筛选方法,所述筛选方法在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系统上进行,包括以下步骤:
(1)设置实验组1、对照组1、实验组2和对照组2,各组芯片在缓冲液中平衡,然后浸入补体蛋白C5在缓冲液中的溶液以固化补体蛋白C5;
(2)使实验组1、对照组1的芯片再次在缓冲液中平衡,然后浸入参考抗体在缓冲液中的溶液以使补体蛋白C5结合所述参考抗体至饱和,再次在缓冲液中平衡,其中所述参考抗体为补体蛋白C5的pH依赖性抗体;之后使实验组1的芯片浸入包含待测抗体的待测样品,同时使对照组1的芯片浸入不包含待测抗体的对照溶液;
使实验组2、对照组2的芯片再次在缓冲液中平衡,然后使实验组2的芯片浸入所述待测样品,同时使对照组2的芯片浸入所述对照溶液;
(3)检测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结合信号,计算(实验组1-对照组1)/(实验组2-对照组2)的比值,比值为<30%指示待测抗体为潜在的靶向补体蛋白C5的pH依赖性抗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系统基于生物膜干涉技术或表面离子共振技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系统为fortebio或biacore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补体蛋白C5为人补体蛋白C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抗体包含重链可变区(HCVR)和轻链可变区(LCVR),所述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包含选自以下的重链CDR和轻链CDR的组合:
(1)依次示于SEQIDNO:13、14、15的HCDR1、HCDR2、HCDR3;和,依次示于SEQIDNO:16、17、18的LCDR1、LCDR2、LCDR3;
(2)依次示于SEQIDNO:19、20、21的HCDR1、HCDR2、HCDR3;和,依次示于SEQIDNO:22、23、24的LCDR1、LCDR2、LCDR3;
(3)依次示于SEQIDNO:25、26、27的HCDR1、HCDR2、HCDR3;和,依次示于SEQIDNO:28、29、30的LCDR1、LCDR2、LCDR3;和
(4)依次示于SEQIDNO:31、32、33的HCDR1、HCDR2、HCDR3;和,依次示于SEQIDNO:34、35、36的LCDR1、LCDR2、LCDR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抗体包含选自以下的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的组合:
(1)包含示于SEQIDNO:1的氨基酸序列的重链可变区;和,包含示于SEQIDNO:2的氨基酸序列的轻链可变区;
(2)包含示于SEQIDNO:3的氨基酸序列的重链可变区;和,包含示于SEQIDNO:4的氨基酸序列的轻链可变区;
(3)包含示于SEQIDNO:5的氨基酸序列的重链可变区;和,包含示于SEQIDNO:6的氨基酸序列的轻链可变区;和
(4)包含示于SEQIDNO:7的氨基酸序列的重链可变区;和,包含示于SEQIDNO:8的氨基酸序列的轻链可变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抗体为单克隆抗体或scFv、dsFv、(dsFv)2、Fab、Fab'、F(ab')2抗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克隆抗体为人或鼠的IgG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样品为待测抗体在缓冲液中的溶液或包含待测抗体的细胞培养液;所述对照溶液为缓冲液或细胞培养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样品为待测抗体在缓冲液中的溶液或包含待测抗体的单克隆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所述对照溶液为缓冲液或单克隆杂交瘤细胞培养基。


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雪高攀吴建李祥烽陶春艳王骊淳任红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普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