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小娟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更换铰刀的玉米脱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1367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于更换铰刀的玉米脱粒装置,包括底座、入料箱、脱粒管、铰刀、脱粒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入料箱设置在底座上方,所述脱粒管设置在入料箱的一侧,所述铰刀为管状,所述铰刀设置在脱粒管内,所述脱粒管下方设有出料口,所述脱粒机构包括推动组件和旋转组件,该便于更换铰刀的玉米脱粒装置,通过脱粒机构实现玉米的脱粒,通过固定机构对铰刀实现固定,与现有的脱粒机构相比,避免了人工脱粒,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与现有的固定机构相比,该固定机构采用纯机械机构,避免了电子元件的使用,提高了稳定性,延长了使用寿命,且通过简单的按压,即可实现挡板的开启和关闭,使得铰刀的安装和拆卸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更换铰刀的玉米脱粒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于更换铰刀的玉米脱粒装置。
技术介绍
玉米是禾本科玉蜀黍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玉米是一年生雌雄同株异花授粉植物,植株高大,茎强壮,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农作物,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和小麦。玉米一直都被誉为长寿食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纤维素等,具有开发高营养、高生物学功能食品的巨大潜力。由于玉米的体积较大,并且玉米只有玉米粒可以食用,所以为了提高玉米的储藏效率,需要将玉米进行脱粒之后进行储藏,而对玉米进行脱粒,都是通过人工进行的,效率极低,且劳动强度大,在此情况下,市面上出现了玉米脱粒机,玉米脱粒机一般使用铰刀将玉米粒和玉米芯快速分离,而现有玉米脱粒机的铰刀都是通过螺丝固定在脱粒管的内部,当铰刀需要更换时,需要使用螺丝刀伸入脱粒管内进行拆卸,需要较多的时间,拆装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更换铰刀的玉米脱粒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更换铰刀的玉米脱粒装置,包括底座、入料箱、脱粒管、铰刀、脱粒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入料箱设置在底座上方,所述脱粒管设置在入料箱的一侧,所述铰刀为管状,所述铰刀设置在脱粒管内,所述脱粒管下方设有出料口,所述脱粒机构包括推动组件和旋转组件;所述推动组件包括气缸和推杆,所述气缸设置在底座上,所述气缸位于入料箱的一侧,所述推杆设置在气缸的气杆上,所述推杆与气缸的气杆同轴设置,所述入料箱底部设有穿孔,所述推杆穿过穿孔;所述旋转组件包括电机、主齿轮和次齿轮,所述电机设置在底座上,所述电机位于入料箱远离气缸的一侧,所述主齿轮安装在电机上,所述次齿轮套设在脱粒管上,所述次齿轮与脱粒管固定连接,所述次齿轮与主齿轮啮合;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两个固定组件,两个固定组件分别设置在脱粒管的两侧,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卡板、固定环、固定板、限位板、限位单元、定位单元和按压单元,所述固定环设置在脱粒管内,所述固定环的外壁与脱粒管的内壁连接,所述固定板有两个,两个固定板分别设置在脱粒管两侧的内壁上,所述限位板有两个,两个限位板分别设置在脱粒管两侧的内壁上,所述限位板的一端与固定板连接,所述限位板的另一端与固定环连接,所述固定环和固定板均中空设置,所述卡板有两个,两个卡板分别设置在铰刀的两侧,所述卡板位于固定板和固定环之间;所述定位单元有两个,两个定位单元分别设置在固定环和固定板内,所述定位单元包括挡板和移动板,两个移动板分别设置在固定环和固定板内,所述挡板的一端与移动板连接,所述挡板的另一端位于固定环和固定板之间,两个挡板远离移动板的一端抵靠,两个挡板抵靠的一端向着限位板方向倾斜设置;所述限位单元包括限位杆和第一弹簧,所述限位杆有两个,两个限位杆分别设置在移动板的两端,两个限位杆均穿过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与限位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弹簧设置在移动板远离挡板的一侧,位于固定环内的第一弹簧的一端与移动板连接,位于固定环内的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环连接,位于固定板内的第一弹簧的一端与移动板连接,位于固定板内的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板连接;所述按压单元包括套管、压杆、玻珠螺丝、第二弹簧和拉绳,所述套管设置在脱粒管的外壁上,所述套管位于固定环和固定板之间,所述压杆的一端位于套管内,所述压杆的另一端伸出套管外,所述玻珠螺丝设置在压杆内,所述套管的内壁上设有卡槽,所述玻珠螺丝的滚珠位于卡槽内,所述第二弹簧设置在套管内,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压杆底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套管连接,两个移动板上均设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移动板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穿过脱粒管,所述拉绳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杆伸出脱粒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压杆靠近第二弹簧的一端设有通孔,所述拉绳伸入套管内穿过通孔。为了对挡板进行限位,所述固定环和固定板内均设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上设有方孔,所述挡板穿过方孔,所述挡板与定位杆滑动连接。为了对挡板进行更好的限位,所述挡板的两端设有滑块,所述方孔的两侧设有滑槽,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为了对挡板进行更好的限位,所述滑块的截面为燕尾形,所述滑槽为燕尾槽。为了对压杆实现更好的固定效果,所述玻珠螺丝有两个,两个玻珠螺丝分别设置在压杆的两侧,所述卡槽有两个,两个卡槽与两个玻珠螺丝对应设置。为了使得两个挡板更好的抵靠,所述挡板远离移动板的一端均设有磁铁,两个磁铁正对设置,两个磁铁相吸。为了对脱粒管实现支撑,所述脱粒管上套设有轴承座,所述脱粒管与轴承座内圈固定连接,所述轴承座固定在底座上。为了使得玉米更好的滑落到入料箱底部,所述入料箱底部向着穿孔方向倾斜设置。为了使得推杆能穿过入料箱上的穿孔,所述推杆的直径小于穿孔的直径。为了使得推杆能穿过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内圈的直径大于推杆的直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更换铰刀的玉米脱粒装置,通过脱粒机构实现玉米的脱粒,通过固定机构对铰刀实现固定,与现有的脱粒机构相比,避免了人工脱粒,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与现有的固定机构相比,该固定机构采用纯机械机构,避免了电子元件的使用,提高了稳定性,延长了使用寿命,且通过简单的按压,即可实现挡板的开启和关闭,使得铰刀的安装和拆卸更加方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便于更换铰刀的玉米脱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便于更换铰刀的玉米脱粒装置的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便于更换铰刀的玉米脱粒装置的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便于更换铰刀的玉米脱粒装置的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便于更换铰刀的玉米脱粒装置的挡板与定位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入料箱,3.脱粒管,4.铰刀,5.气缸,6.推杆,7.电机,8.主齿轮,9.次齿轮,10.卡板,11.固定环,12.固定板,13.限位板,14.挡板,15.移动板,16.限位杆,17.第一弹簧,18.套管,19.压杆,20.玻珠螺丝,21.第二弹簧,22.拉绳,23.连杆,24.定位杆,25.滑块,26.磁铁。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所示,一种便于更换铰刀的玉米脱粒装置,包括底座1、入料箱2、脱粒管3、铰刀4、脱粒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入料箱2设置在底座1上方,所述脱粒管3设置在入料箱2的一侧,所述铰刀4为管状,所述铰刀4设置在脱粒管3内,所述脱粒管3下方设有出料口,所述脱粒机构包括推动组件和旋转组件;该装置使用时,将玉米倒入入料箱2内,因入料箱2底部倾斜设置,入料箱2底部仅能容纳一根玉米,该根玉米正好位于入料箱2底部的穿孔处,通过固定机构将铰刀4安装固定在脱粒管3内,通过脱离机构实现使得铰刀4将玉米进行脱粒,玉米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更换铰刀的玉米脱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入料箱(2)、脱粒管(3)、铰刀(4)、脱粒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入料箱(2)设置在底座(1)上方,所述脱粒管(3)设置在入料箱(2)的一侧,所述铰刀(4)为管状,所述铰刀(4)设置在脱粒管(3)内,所述脱粒管(3)下方设有出料口,所述脱粒机构包括推动组件和旋转组件;/n所述推动组件包括气缸(5)和推杆(6),所述气缸(5)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气缸(5)位于入料箱(2)的一侧,所述推杆(6)设置在气缸(5)的气杆上,所述推杆(6)与气缸(5)的气杆同轴设置,所述入料箱(2)底部设有穿孔,所述推杆(6)穿过穿孔;/n所述旋转组件包括电机(7)、主齿轮(8)和次齿轮(9),所述电机(7)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电机(7)位于入料箱(2)远离气缸(5)的一侧,所述主齿轮(8)安装在电机(7)上,所述次齿轮(9)套设在脱粒管(3)上,所述次齿轮(9)与脱粒管(3)固定连接,所述次齿轮(9)与主齿轮(8)啮合;/n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两个固定组件,两个固定组件分别设置在脱粒管(3)的两侧,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卡板(10)、固定环(11)、固定板(12)、限位板(13)、限位单元、定位单元和按压单元,所述固定环(11)设置在脱粒管(3)内,所述固定环(11)的外壁与脱粒管(3)的内壁连接,所述固定板(12)有两个,两个固定板(12)分别设置在脱粒管(3)两侧的内壁上,所述限位板(13)有两个,两个限位板(13)分别设置在脱粒管(3)两侧的内壁上,所述限位板(13)的一端与固定板(12)连接,所述限位板(13)的另一端与固定环(11)连接,所述固定环(11)和固定板(12)均中空设置,所述卡板(10)有两个,两个卡板(10)分别设置在铰刀(4)的两侧,所述卡板(10)位于固定板(12)和固定环(11)之间;/n所述定位单元有两个,两个定位单元分别设置在固定环(11)和固定板(12)内,所述定位单元包括挡板(14)和移动板(15),两个移动板(15)分别设置在固定环(11)和固定板(12)内,所述挡板(14)的一端与移动板(15)连接,所述挡板(14)的另一端位于固定环(11)和固定板(12)之间,两个挡板(14)远离移动板(15)的一端抵靠,两个挡板(14)抵靠的一端向着限位板(13)方向倾斜设置;/n所述限位单元包括限位杆(16)和第一弹簧(17),所述限位杆(16)有两个,两个限位杆(16)分别设置在移动板(15)的两端,两个限位杆(16)均穿过移动板(15),所述移动板(15)与限位杆(16)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弹簧(17)设置在移动板(15)远离挡板(14)的一侧,位于固定环(11)内的第一弹簧(17)的一端与移动板(15)连接,位于固定环(11)内的第一弹簧(17)的另一端与固定环(11)连接,位于固定板(12)内的第一弹簧(17)的一端与移动板(15)连接,位于固定板(12)内的第一弹簧(17)的另一端与固定板(12)连接;/n所述按压单元包括套管(18)、压杆(19)、玻珠螺丝(20)、第二弹簧(21)和拉绳(22),所述套管(18)设置在脱粒管(3)的外壁上,所述套管(18)位于固定环(11)和固定板(12)之间,所述压杆(19)的一端位于套管(18)内,所述压杆(19)的另一端伸出套管(18)外,所述玻珠螺丝(20)设置在压杆(19)内,所述套管(18)的内壁上设有卡槽,所述玻珠螺丝(20)的滚珠位于卡槽内,所述第二弹簧(21)设置在套管(18)内,所述第二弹簧(21)的一端与压杆(19)底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21)的另一端与套管(18)连接,两个移动板(15)上均设有连杆(23),所述连杆(23)的一端与移动板(15)连接,所述连杆(23)的另一端穿过脱粒管(3),所述拉绳(2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杆(23)伸出脱粒管(3)的一端连接,所述压杆(19)靠近第二弹簧(21)的一端设有通孔,所述拉绳(22)伸入套管(18)内穿过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更换铰刀的玉米脱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入料箱(2)、脱粒管(3)、铰刀(4)、脱粒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入料箱(2)设置在底座(1)上方,所述脱粒管(3)设置在入料箱(2)的一侧,所述铰刀(4)为管状,所述铰刀(4)设置在脱粒管(3)内,所述脱粒管(3)下方设有出料口,所述脱粒机构包括推动组件和旋转组件;
所述推动组件包括气缸(5)和推杆(6),所述气缸(5)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气缸(5)位于入料箱(2)的一侧,所述推杆(6)设置在气缸(5)的气杆上,所述推杆(6)与气缸(5)的气杆同轴设置,所述入料箱(2)底部设有穿孔,所述推杆(6)穿过穿孔;
所述旋转组件包括电机(7)、主齿轮(8)和次齿轮(9),所述电机(7)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电机(7)位于入料箱(2)远离气缸(5)的一侧,所述主齿轮(8)安装在电机(7)上,所述次齿轮(9)套设在脱粒管(3)上,所述次齿轮(9)与脱粒管(3)固定连接,所述次齿轮(9)与主齿轮(8)啮合;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两个固定组件,两个固定组件分别设置在脱粒管(3)的两侧,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卡板(10)、固定环(11)、固定板(12)、限位板(13)、限位单元、定位单元和按压单元,所述固定环(11)设置在脱粒管(3)内,所述固定环(11)的外壁与脱粒管(3)的内壁连接,所述固定板(12)有两个,两个固定板(12)分别设置在脱粒管(3)两侧的内壁上,所述限位板(13)有两个,两个限位板(13)分别设置在脱粒管(3)两侧的内壁上,所述限位板(13)的一端与固定板(12)连接,所述限位板(13)的另一端与固定环(11)连接,所述固定环(11)和固定板(12)均中空设置,所述卡板(10)有两个,两个卡板(10)分别设置在铰刀(4)的两侧,所述卡板(10)位于固定板(12)和固定环(11)之间;
所述定位单元有两个,两个定位单元分别设置在固定环(11)和固定板(12)内,所述定位单元包括挡板(14)和移动板(15),两个移动板(15)分别设置在固定环(11)和固定板(12)内,所述挡板(14)的一端与移动板(15)连接,所述挡板(14)的另一端位于固定环(11)和固定板(12)之间,两个挡板(14)远离移动板(15)的一端抵靠,两个挡板(14)抵靠的一端向着限位板(13)方向倾斜设置;
所述限位单元包括限位杆(16)和第一弹簧(17),所述限位杆(16)有两个,两个限位杆(16)分别设置在移动板(15)的两端,两个限位杆(16)均穿过移动板(15),所述移动板(15)与限位杆(16)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弹簧(17)设置在移动板(15)远离挡板(14)的一侧,位于固定环(11)内的第一弹簧(17)的一端与移动板(15)连接,位于固定环(11)内的第一弹簧(17)的另一端与固定环(11)连接,位于固定板(12)内的第一弹簧(17)的一端与移动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小娟
申请(专利权)人:郭小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