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电路板的组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13316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1 0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印刷电路板的组合结构,包括PCB联板本体,所述PCB联板本体包括U形板、多个子板和固定杆,多个子板均位于U形板内,相邻的两个子板活动接触,U形板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一矩形槽,子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矩形块,矩形块的底部延伸至对应的第一矩形槽内,子板的底部与U形板的底部内壁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子板的顶部与U形板的顶部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固定杆的底部与U形板的顶部活动接触,固定杆的底部开设有凹槽,凹槽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U形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快速的将PCB联板本体上损坏的子板取出,且便于快速的对子板进行安装并固定,满足使用需求,有利于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印刷电路板的组合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路板
,尤其涉及一种印刷电路板的组合结构。
技术介绍
印刷电路板又称PCB线路板,PCB线路板的制造有着非常复杂的工艺,以一个普通六层板为例,要经过近20道大工序,和近百道小工序,大工序大致为开料、内层线路、内层蚀刻、A0I测试、表面棕化、钻孔、沉铜/板电、外层图形转移、图形电镀、外层蚀刻、A0I测试、阻抗测试、阻焊、字符、阻抗测试、表面处理(喷锡、沉金、0SP等)、成型、开短路测试、包装出货,其中,任一道工序异常时都可能会造成PCB单元报废,现在普遍实现了自动贴片生产,现有的PCB线路板大都要求多个PCB子板组合拼在一起生产,形成联板出货。但是现有的PCB联板不便于快速拆卸,当多个PCB子板中一个PCB子板出现损坏时,不便于将损坏的一个PCB子板从PCB联板上取下并进行更换,降低了生产的效率,不能满足使用需要,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印刷电路板的组合结构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印刷电路板的组合结构。为了实现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印刷电路板的组合结构,包括PCB联板本体,所述PCB联板本体包括U形板(1)、多个子板(2)和固定杆(3),其特征在于,多个子板(2)均位于U形板(1)内,相邻的两个子板(2)活动接触,U形板(1)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一矩形槽,子板(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矩形块,矩形块的底部延伸至对应的第一矩形槽内,子板(2)的底部与U形板(1)的底部内壁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子板(2)的顶部与U形板(1)的顶部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固定杆(3)的底部与U形板(1)的顶部活动接触,固定杆(3)的底部开设有凹槽(4),凹槽(4)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U形杆(5),U形杆(5)的顶部与多个子板(2)的顶部相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刷电路板的组合结构,包括PCB联板本体,所述PCB联板本体包括U形板(1)、多个子板(2)和固定杆(3),其特征在于,多个子板(2)均位于U形板(1)内,相邻的两个子板(2)活动接触,U形板(1)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一矩形槽,子板(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矩形块,矩形块的底部延伸至对应的第一矩形槽内,子板(2)的底部与U形板(1)的底部内壁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子板(2)的顶部与U形板(1)的顶部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固定杆(3)的底部与U形板(1)的顶部活动接触,固定杆(3)的底部开设有凹槽(4),凹槽(4)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U形杆(5),U形杆(5)的顶部与多个子板(2)的顶部相接触,凹槽(4)内设有两个L形卡杆(6),两个L形卡杆(6)对称设置,U形杆(5)滑动套设在两个L形卡杆(6)上,L形卡杆(6)的底部与U形杆(5)的底部内壁滑动连接,U形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位于凹槽(4)内的三角块(7),两个三角块(7)对称设置,两个三角块(7)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为倾斜面,两个三角块(7)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卡槽(8),两个L形卡杆(6)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延伸至对应的卡槽(8)内并嵌套有滚珠,滚珠与对应的三角块(7)的倾斜面相适配,两个L形卡杆(6)中一个L形卡杆(6)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移动块(9),凹槽(4)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L形固定杆(10),移动块(9)滑动套设在L形固定杆(10)上,L形固定杆(10)的一侧内壁与移动块(9)的一侧之间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弹簧(11),弹簧(11)活动套设在L形固定杆(10)上,移动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石炼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晶维鑫电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