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水双冷的电驱动总成和新能源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1273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1 0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水双冷的电驱动总成和新能源汽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水冷电机绕组发热严重和减速器油温过高的问题。所述电驱动总成包括电机组件、减速器组件、水冷组件和油冷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三条输油通道将润滑油导入到电机的前后绕组上,使电机的冷却性能得到提升;同时减速器腔与电机腔无需密封,避免了电机轴高速油封的使用,降低了驱动总成的成本,提高了传动效率;电机的冷却液通过减速器的热交换器对润滑油进行冷却,解决了新能源减速器持续高速运转时的散热问题,进而提高了齿轮及轴承的寿命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水双冷的电驱动总成和新能源汽车
本技术涉及驱动总成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水双冷的电驱动总成和新能源汽车。
技术介绍
随着石油短缺、大气污染、国家能源安全等问题的日趋严重,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其中电机减速器驱动总成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之一,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布局具有重要影响。新能源汽车用电机减速器驱动总成具有高转速和高功率密度的特点,同时对可靠性、冷却、润滑等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目前电机的冷却主要靠水套中的循环冷却液对定子进行冷却,而绕组依靠自然散热进行降温,没有直接进行冷却,致使电机无法在最大功率下长时间运行;目前减速器的冷却依靠风冷散热,冷却效果不佳,尤其在高转速区间运行时温升很快,容易造成内部零件的提前失效。同时终端客户对整车的续航里程及性能要求不断提高,要求电驱动系统兼具良好的动力性能和平顺性,在提高转矩密度的同时,设计一套高效的冷却系统迫在眉睫,以满足市场的发展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油水双冷的电驱动总成和新能源汽车,以便解决或者至少部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油水双冷的电驱动总成,包括电机组件、减速器组件、水冷组件和油冷组件;所述电机组件包括电机壳体、电机轴、定子;所述减速器组件包括减速器壳体,所述减速器壳体连接在电机壳体的后端;所述水冷组件包括电机水套和热交换器;所述电机水套与所述电机壳体一体铸造成型,所述电机水套上设置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热交换器设置在所述减速器壳体下端,所述热交换器设置有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油冷组件包括油输送装置、输油通道和回油通道;所述油输送装置设置在减速器壳体底部,所述输油通道连通所述电机壳体内部和所述减速器壳体内部,所述回油通道设置在电机壳体底部。可选的,所述油输送装置为一个或多个齿轮,和/或,所述油输送装置为一个或多个喷嘴。可选的,所述输油通道包括第一输油通道,所述第一输油通道包括第一储油池、第一进油口、第一油道和第一出油口;所述第一进油口设置在所述电机壳体上方的减速器壳体的前端面上部,所述第一储油池设置在所述第一进油口的下方,所述第一油道为油管或与所述电机水套铸造成型,所述第一油道在所述电机壳体上部前端开设有第一出油口,且所述第一出油口的位置正对所述定子的前绕组。可选的,所述输油通道包括第二输油通道,所述第二输油通道包括第二储油池、第二进油口、第二油道和第二出油口;所述第二进油口设置在所述电机壳体上方的减速器壳体的前端面靠近所述电机壳体的部位,所述第二储油池设置在所述第二进油口的下方,所述第二油道为油管或在所述减速器前端壳体以及所述电机壳体上部相交处铸造成型,所述第二出油口设置在所述电机壳体上部后端,且所述第二出油口的位置正对所述电机定子的后绕组。可选的,所述输油通道包括第三输油通道,所述第三输油通道为电机轴后端轴承形成的油道。可选的,在如下任一处或几处位置设置强磁性体:所述输油通道的进油口处、所述减速器壳体底部、所述电机轴后端轴承的前侧。可选的,所述水冷组件还包括水管,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所述第二进水口通过所述水管连通。可选的,在所述电机水套和所述热交换器之间的壳体内还铸造形成第二水道和第三水道,所述第二水道与所述第二进水口密封连接或一体成型,所述第三水道与所述第二出水口密封连接或一体成型。可选的,所述热交换器与所述减速器壳体一体铸造成型,或者所述热交换器安装在所述减速器壳体底部。本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油水双冷的电驱动总成。采用上述油冷系统和水冷系统的电机减速器驱动总成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的电驱动总成取消了电机轴上的高速油封,减少了零件数量,降低成本,同时避免了油封的摩擦损耗,提高了总成的效率;本技术公开的油冷组件将减速器内的润滑油通过多条通道导入电机的前后绕组上,使得电机绕组温度降低,能够在最大功率下长时间运行;本技术的水冷组件将电机定子冷却液导入到减速器的散热器中,对减速器润滑油进行冷却,保证减速器在高转速下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油水双冷电驱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沿A-A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油水双冷电驱动总成的立体图。图中各附图标记分别表示:1、减速器壳体,2、油输送装置,3、热交换器,4、第二出水口,5、中间轴承,6、第二油道,7、强磁性体,8、强磁性体,9、后绕组,10、第一进水口,11、第一油道,12、电机水套,13、前绕组,14、定子,15、转子,16、回油通道,17、回油通道口,18、水管,19、第二进水口,20、强磁性体,21、第一储油池,22、第二储油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为了更清楚地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特规定图1中左侧为前端或前侧,右侧为后端或后侧。实施例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1公开了一种油水双冷的电驱动总成,包括电机组件、减速器组件、水冷组件和油冷组件;电机组件包括电机壳体、电机轴、定子14,定子14上设置有绕组;减速器组件包括减速器壳体1,减速器壳体1设置在电机壳体的后端。减速器壳体1和电机壳体的连接结构可参见图1和图3。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水冷组件主要包括电机水套12和热交换器3,电机水套和热交换器之间可以连接在一起,也可以分别串联。其中,电机水套12可以与电机壳体一体铸造成型,当然也可以通过装配的方式套设在电机壳体上,电机水套12上设置有第一进水口10和第一出水口,热交换器3设置在减速器壳体1下端,热交换器3设置有第二进水口19和第二出水口4。其中电机水套12可以与热交换器3连接,比如通过管道或者设置在减速器壳体1内的通道将电机水套12中的冷却液导入热交换器3内,冷却液经过循环后通过第二出水口4流回车辆储液罐。当然,电机水套12和热交换器3也可以分别通过管道连接车辆储液罐。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油冷组件包括油输送装置2、输油通道和回油通道16;油输送装置设置在减速器壳体1底部,输油通道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水双冷的电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驱动总成包括电机组件、减速器组件、水冷组件和油冷组件;所述电机组件包括电机壳体、电机轴、定子;所述减速器组件包括减速器壳体,所述减速器壳体连接在电机壳体的后端;/n所述水冷组件包括电机水套和热交换器;所述电机水套与所述电机壳体一体铸造成型,所述电机水套上设置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热交换器设置在所述减速器壳体下端,所述热交换器设置有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n所述油冷组件包括油输送装置、输油通道和回油通道;所述油输送装置设置在减速器壳体底部,所述输油通道连通所述电机壳体内部和所述减速器壳体内部,所述回油通道设置在电机壳体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水双冷的电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驱动总成包括电机组件、减速器组件、水冷组件和油冷组件;所述电机组件包括电机壳体、电机轴、定子;所述减速器组件包括减速器壳体,所述减速器壳体连接在电机壳体的后端;
所述水冷组件包括电机水套和热交换器;所述电机水套与所述电机壳体一体铸造成型,所述电机水套上设置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热交换器设置在所述减速器壳体下端,所述热交换器设置有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
所述油冷组件包括油输送装置、输油通道和回油通道;所述油输送装置设置在减速器壳体底部,所述输油通道连通所述电机壳体内部和所述减速器壳体内部,所述回油通道设置在电机壳体底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输送装置为一个或多个齿轮,和/或,所述油输送装置为一个或多个喷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油通道包括第一输油通道,所述第一输油通道包括第一储油池、第一进油口、第一油道和第一出油口;所述第一进油口设置在所述电机壳体上方的减速器壳体的前端面上部,所述第一储油池设置在所述第一进油口的下方,所述第一油道为油管或与所述电机水套铸造成型,所述第一油道在所述电机壳体上部前端开设有第一出油口,且所述第一出油口的位置正对所述定子的前绕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油通道包括第二输油通道,所述第二输油通道包括第二储油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文余平杨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精进电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