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0841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1 0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换热装置。换热装置用于与待换热件进行换热,换热装置包括:导热结构,导热结构具有安装孔,安装孔的孔口处设置有扩口部,导热结构与待换热件接触并与其进行热量交换;换热管道,换热管道穿设在安装孔内,换热管道内用于流通换热介质,换热介质在换热管道和/或安装孔内流通,以与导热结构进行换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换热装置易发生割管现象,影响换热装置正常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换热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换热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换热装置的换热管道穿设在导热结构内,换热介质在换热管道内流动,换热介质通过换热管道与导热结构进行热量交换,导热结构与待换热件直接接触并与其进行热量交换,进而实现换热装置对待换热件的冷却或加热。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在换热装置运行过程中,换热管道与导热结构之间会发生相对运动,换热管道与导热结构的连接处易发生导热结构割管的现象,易造成换热管道的结构损坏,影响换热装置的正常使用及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换热装置易发生割管现象,影响换热装置正常使用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换热装置,换热装置用于与待换热件进行换热,换热装置包括:导热结构,导热结构具有安装孔,安装孔的孔口处设置有扩口部,导热结构与待换热件接触并与其进行热量交换;换热管道,换热管道穿设在安装孔内,换热管道内用于流通换热介质,换热介质在换热管道和/或安装孔内流通,以与导热结构进行换热。进一步地,安装孔为通孔,通孔的两个孔口处均设置有扩口部。进一步地,扩口部为倒圆结构,倒圆结构的半径R大于或等于0.1mm。进一步地,扩口部为倒角结构,倒角结构的宽度C大于或等于0.1mm。进一步地,换热管道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直管段、弧形管段及第二直管段,第一直管段包括第一变径段,第一变径段与安装孔过盈配合,第二直管段包括第二变径段,第二变径段与安装孔过盈配合。进一步地,扩口部为环形结构,安装孔为圆孔,环形结构的中心轴线与圆孔的轴线同轴设置。进一步地,沿导热结构至环形结构的方向上,环形结构的内径逐渐增大,且环形结构的最小内径大于或等于圆孔的孔径。进一步地,环形结构的横截面为多边形;或环形结构的横截面为由曲线段和直线段组成的平面图形。进一步地,安装孔为通孔,导热结构为板状结构,板状结构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通孔的两个孔口分别位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上,环形结构包括第三表面和与第三表面连接的第四表面,第三表面与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相贴合,第四表面为弧面;或第四表面包括多个顺次连接的平面,且相邻的两个平面之间呈夹角设置。进一步地,换热管道包括第一直管段、弧形管段及第二直管段,第一直管段和第二直管段伸入安装孔内且与安装孔焊接,弧形管段的两端均伸入安装孔内与安装孔焊接,换热介质经由第一直管段或第二直管段进入安装孔内。进一步地,换热装置还包括:减磨件,减磨件设置在扩口部的表面上。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导热结构的安装孔的孔口处设置有扩口部,在换热装置运行过程中,即使换热管道相对于导热结构发生振动或晃动,换热管道与扩口部接触,进而增大了换热管道与导热结构之间的接触面积,也避免安装孔的锐边与换热管道直接接触而发生割管现象,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换热装置易发生割管现象,影响换热装置正常使用的问题,延长了换热装置的使用寿命,保证换热装置能够正常使用。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换热装置的实施例一的主视图;图2示出了图1中的换热装置的仰视图;图3示出了图1中的换热装置的局部放大图;图4示出了图3中的换热装置去除换热管道后的局部放大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换热装置的实施例二的导热结构的剖视图;以及图6示出了图5中的换热装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导热结构;11、安装孔;111、孔口;12、第一表面;13、第二表面;20、换热管道;21、第一直管段;22、弧形管段;23、第二直管段;30、扩口部;31、第四表面。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左、右”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换热装置易发生割管现象,影响换热装置正常使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换热装置。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4所示,换热装置用于与待换热件进行换热,换热装置包括导热结构10和换热管道20。其中,导热结构10具有安装孔11,安装孔11的孔口111处设置有扩口部30,导热结构10与待换热件接触并与其进行热量交换。换热管道20穿设在安装孔11内,换热管道20内用于流通换热介质,换热介质在换热管道20内流通,以与导热结构10进行换热。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导热结构的安装孔11的孔口111处设置有扩口部30,在换热装置运行过程中,即使换热管道20相对于导热结构10发生振动或晃动,换热管道20与扩口部30接触,进而增大了换热管道20与导热结构10之间的接触面积,也避免安装孔11的锐边与换热管道20直接接触而发生割管现象,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换热装置易发生割管现象,影响换热装置正常使用的问题,延长了换热装置的使用寿命,保证换热装置能够正常使用。如图2至图4所示,安装孔11为通孔,通孔的两个孔口111处均设置有扩口部30。具体地,换热管道20穿设在安装孔11内,上述设置保证换热管道20与两个孔口111之间均不会发生割管现象,进一步提升了换热装置的使用可靠性。在本实施例中,扩口部30为倒圆结构,倒圆结构的半径R大于或等于0.1mm。这样,上述结构的结构简单,容易加工、实现,降低了扩口部30的加工成本,进而降低了换热装置的加工成本。同时,倒圆结构的上述半径设置一方面使得倒圆结构的加工更加容易、简便;另一方面保证倒圆结构不会割伤换热管道20。需要说明的是,扩口部30的类型不限于此。可选地,扩口部30为倒角结构,倒角结构的宽度C大于或等于0.1mm。这样,上述结构的结构简单,容易加工、实现,降低了扩口部30的加工成本,进而降低了换热装置的加工成本。同时,倒角结构的上述宽度设置一方面使得倒角结构的加工更加容易、简便;另一方面保证倒角结构不会割伤换热管道20。如图1所示,换热管道20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直管段21、弧形管段22及第二直管段23,第一直管段21包括第一变径段,第一变径段与安装孔11过盈配合,第二直管段23包括第二变径段,第二变径段与安装孔11过盈配合。这样,在换热管道20与导热结构10完成安装后,第一变径段和第二变径段的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用于与待换热件进行换热,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包括:/n导热结构(10),所述导热结构(10)具有安装孔(11),所述安装孔(11)的孔口(111)处设置有扩口部(30),所述导热结构(10)与所述待换热件接触并与其进行热量交换;/n换热管道(20),所述换热管道(20)穿设在所述安装孔(11)内,所述换热管道(20)内用于流通换热介质,所述换热介质在所述换热管道(20)和/或所述安装孔(11)内流通,以与所述导热结构(10)进行换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用于与待换热件进行换热,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包括:
导热结构(10),所述导热结构(10)具有安装孔(11),所述安装孔(11)的孔口(111)处设置有扩口部(30),所述导热结构(10)与所述待换热件接触并与其进行热量交换;
换热管道(20),所述换热管道(20)穿设在所述安装孔(11)内,所述换热管道(20)内用于流通换热介质,所述换热介质在所述换热管道(20)和/或所述安装孔(11)内流通,以与所述导热结构(10)进行换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11)为通孔,所述通孔的两个孔口(111)处均设置有所述扩口部(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口部(30)为倒圆结构,所述倒圆结构的半径R大于或等于0.1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口部(30)为倒角结构,所述倒角结构的宽度C大于或等于0.1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道(20)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直管段(21)、弧形管段(22)及第二直管段(23),所述第一直管段(21)包括第一变径段,所述第一变径段与所述安装孔(11)过盈配合,所述第二直管段(23)包括第二变径段,所述第二变径段与所述安装孔(11)过盈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口部(30)为环形结构,所述安装孔(11)为圆孔,所述环形结构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圆孔的轴线同轴设置。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乐强贺宇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盾安禾田金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