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殷雅静专利>正文

具有润滑井下钢丝绳功能的吊装起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0703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1 00:00
一种具有润滑井下钢丝绳功能的吊装起重装置,包括起重组件、支撑组件和润滑组件;一对支撑组件左右对称设置,每组支撑组件包括滑轨和支撑板;润滑组件包括润滑块和润滑板;润滑块上设有上下布置供钢丝绳穿过的贯穿孔,贯穿孔的中部设有与贯穿孔同轴的第二环形槽,润滑块上设有前后贯穿的注油孔,注油孔与第二环形槽、贯穿孔连通;沿贯穿孔的轴线、润滑块被均匀分割为前部分和后部分;润滑板为半弧形结构,并设有均匀布置的多个润滑孔,一对润滑板对应固定设置在润滑块前部分和后部分上的第二环形槽上,润滑孔与第二环形槽连通。本装置实现钢丝绳在吊装的同时对其进行高效润滑,并且拆装方便,避免钢丝绳的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润滑井下钢丝绳功能的吊装起重装置
本技术涉及井下吊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润滑井下钢丝绳功能的吊装起重装置。
技术介绍
钢丝绳吊装装置具有强度高、自重轻、工作平稳、不易骤然整根折断等特点,而广泛应用于煤炭、运输、建筑、旅游等诸多行业。钢丝绳在使用中易出现磨损、锈蚀、断丝以及绳径局部变大变小等损伤,给工业生产及设备运行带来安全隐患,严重的还会造成人员伤亡。尤其井下吊装时,其潮湿环境居多,因此需要对钢丝绳进行润滑处理,以保障其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韧性,避免因长时间使用或环境影响造成钢丝绳本身破坏的情况,传统钢丝绳润滑,通过人工定时进行涂敷,这样不仅效率低,而且钢丝绳摆动也具有危险性,而且一些润滑设备,拆卸繁琐,并且钢丝绳的摆动影响其润滑,造成润滑效果不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润滑井下钢丝绳功能的吊装起重装置,实现钢丝绳吊装的高效润滑,避免其摆动造成润滑的不均匀,并且拆装方便,避免对钢丝绳的损伤。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具有润滑井下钢丝绳功能的吊装起重装置包括起重组件,所述起重组件包括起重电机、固定架、卷筒和钢丝绳,起重电机固定设置在固定架上,其输出端与转动安装在固定架内、轴线左右布置的卷筒一端连接,钢丝绳一端绕设在卷筒上并与卷筒连接;还包括支撑组件和润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为一对,一对支撑组件左右对称设置,每组支撑组件包括滑轨和支撑板,滑轨前后布置的安装在固定架下端并位于卷筒下方,支撑板向内布置并滑动设置在滑轨上;一对上下布置的支撑轴分别连接一对支撑板;所述润滑组件包括润滑块和润滑板;所述润滑块上设有一对通孔,并通过一对通孔对应滑动设置在一对支撑轴上;润滑块上设有上下布置供钢丝绳穿过的贯穿孔,贯穿孔的中部设有与贯穿孔同轴的第二环形槽,润滑块上设有前后贯穿的注油孔,注油孔与第二环形槽、贯穿孔连通;沿贯穿孔的轴线、润滑块被均匀分割为前部分和后部分,其前部分一端与后部分一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另一端设有安装孔并通过穿过的螺栓锁紧固定;所述润滑板为半弧形结构,并设有均匀布置的多个润滑孔,一对润滑板对应固定设置在润滑块前部分和后部分上的第二环形槽上,润滑孔与第二环形槽连通。进一步的,所述润滑块的前部分和后部分之间设有密封垫。进一步的,所述润滑块的贯穿孔的上下部分别设有与其同轴线的第一环形槽,每个第一环形槽内均设有擦拭棉。进一步的,所述贯穿孔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弧形倒角。进一步的,所述润滑板上朝内设有润滑弧,润滑弧的截面为半球形结构,并且润滑孔设置在润滑弧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具有润滑井下钢丝绳功能的吊装起重装置由于将润滑块被分割成前部分和后部分,对应的安装在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内的擦拭棉、润滑板也均匀分割成前后两部分,通过直接打开润滑块将钢丝绳放入贯穿孔中滑动限位,不仅方便对钢丝绳的拆装,避免钢丝绳穿孔造成的繁琐,而且可以根据适用情况方便更换擦拭棉和润滑板;由于将润滑剂从注油孔进入,并可在第二环形槽内进行储存,通过润滑板的上的润滑孔对钢丝绳的周面进行润滑涂抹,使得钢丝绳润滑更加均匀,再通过擦拭棉进一步对润滑剂进行均涂敷,实现对钢丝绳的高效均匀润滑,更加高效,另外润滑块上可设有速度感应装置,通过对钢丝绳速度的监测实现控制器控制注入润滑剂量的多少,并可进行实时调整,方便操作;由于设置支撑组件,润滑组件可以左右滑动设置在支撑轴上实现其跟随钢丝绳进行左右摆动,安装支撑轴的支撑板前后滑动设置在滑轨上可实现其跟随钢丝绳前后摆动,使得润滑组件安装更加灵活,避免钢丝绳摆动时与润滑组件接触无法调整,造成相互损伤;本具有润滑井下钢丝绳功能的吊装起重装置,实现钢丝绳吊装的高效润滑,避免其摆动造成润滑的不均匀,并且拆装方便,避免对钢丝绳的损伤。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左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润滑组件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润滑组件剖面示意图;图中:11、起重电机,12、固定架,13、卷筒,14、钢丝绳,21、滑轨,22、支撑板,23、支撑轴,3、润滑组件,31、润滑块,32、通孔,33、注油孔,34、贯穿孔,35、第一环形槽,36、第二环形槽,41、擦拭棉,42、润滑板,43、润滑弧,44、润滑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具有润滑井下钢丝绳功能的吊装起重装置包括起重组件、支撑组件和润滑组件3;所述起重组件包括起重电机11、固定架12、卷筒13和钢丝绳14,起重电机11固定设置在固定架12上,其输出端与转动安装在固定架12内、轴线左右布置的卷筒13一端连接,钢丝绳14一端绕设在卷筒13上并与卷筒13连接;所述支撑组件为一对,一对支撑组件左右对称设置,每组支撑组件包括滑轨21和支撑板22,滑轨21前后布置的安装在固定架12下端并位于卷筒13下方,支撑板22向内布置并滑动设置在滑轨21上;一对上下布置的支撑轴23分别连接一对支撑板22;所述润滑组件3包括润滑块31和润滑板42;所述润滑块31上设有一对通孔32,并通过一对通孔32对应滑动设置在一对支撑轴23上;润滑块31上设有上下布置的贯穿孔34,贯穿孔34的中部设有与贯穿孔34同轴的第二环形槽36,润滑块31上设有前后贯穿的注油孔33,注油孔33与第二环形槽36、贯穿孔34连通;沿贯穿孔34的轴线、润滑块31被均匀分割为前部分和后部分,其前部分一端与后部分一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另一端设有安装孔并通过穿过的螺栓锁紧固定;所述润滑板42为半弧形结构,并设有均匀布置的多个润滑孔44,一对润滑板42对应固定设置在润滑块31前部分和后部分上的第二环形槽36上,润滑孔44与第二环形槽36连通。进一步的,所述润滑块31的前部分和后部分之间设有密封垫;密封垫可以将润滑块31前部分和后部分安装时有效进行压紧,避免其之间的间隙造成润滑剂的渗出;进一步的,所述润滑块31的贯穿孔34的上下部分别设有与其同轴线的第一环形槽35,每个第一环形槽35内均设有擦拭棉41;当润滑剂从润滑板42上的润滑孔44内对钢丝绳14进行润滑时,通过一对第一环形槽35内擦拭棉41不仅实现将钢丝绳14表面的煤尘等杂质进行擦拭,而且实现将钢丝绳14上的润滑剂进行的擦拭,使得润滑更加均匀;进一步的,所述贯穿孔34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弧形倒角;设置弧形倒角避免贯穿孔34两端对钢丝绳14的刚性接触对钢丝绳14的损伤,因此实现对其平滑过渡;进一步的,所述润滑板42上朝内设有润滑弧43,润滑弧43的截面为半球形结构,并且润滑孔44设置在润滑弧43上;当对钢丝绳14进行润滑时,由于设置润滑弧43,可以通过润滑弧43与钢丝绳14进行接触,并且润滑弧43截面为半球形结构,因此与钢丝绳14润滑接触时更加平顺,避免润滑板42上出现棱角对移动的钢丝绳14造成损伤;本一种具有润滑井下钢丝绳功能的吊装起重装置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具有润滑井下钢丝绳功能的吊装起重装置,包括起重组件,所述起重组件包括起重电机(11)、固定架(12)、卷筒(13)和钢丝绳(14),起重电机(11)固定设置在固定架(12)上,其输出端与转动安装在固定架(12)内、轴线左右布置的卷筒(13)一端连接,钢丝绳(14)一端绕设在卷筒(13)上并与卷筒(13)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组件和润滑组件(3);/n所述支撑组件为一对,一对支撑组件左右对称设置,每组支撑组件包括滑轨(21)和支撑板(22),滑轨(21)前后布置的安装在固定架(12)下端并位于卷筒(13)下方,支撑板(22)向内布置并滑动设置在滑轨(21)上;/n一对上下布置的支撑轴(23)分别连接一对支撑板(22);/n所述润滑组件(3)包括润滑块(31)和润滑板(42);所述润滑块(31)上设有一对通孔(32),并通过一对通孔(32)对应滑动设置在一对支撑轴(23)上;润滑块(31)上设有上下布置供钢丝绳(14)穿过的贯穿孔(34),贯穿孔(34)的中部设有与贯穿孔(34)同轴的第二环形槽(36),润滑块(31)上设有前后贯穿的注油孔(33),注油孔(33)与第二环形槽(36)、贯穿孔(34)连通;/n沿贯穿孔(34)的轴线、润滑块(31)被均匀分割为前部分和后部分,其前部分一端与后部分一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另一端设有安装孔并通过穿过的螺栓锁紧固定;/n所述润滑板(42)为半弧形结构,并设有均匀布置的多个润滑孔(44),一对润滑板(42)对应固定设置在润滑块(31)前部分和后部分上的第二环形槽(36)上,润滑孔(44)与第二环形槽(36)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润滑井下钢丝绳功能的吊装起重装置,包括起重组件,所述起重组件包括起重电机(11)、固定架(12)、卷筒(13)和钢丝绳(14),起重电机(11)固定设置在固定架(12)上,其输出端与转动安装在固定架(12)内、轴线左右布置的卷筒(13)一端连接,钢丝绳(14)一端绕设在卷筒(13)上并与卷筒(13)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组件和润滑组件(3);
所述支撑组件为一对,一对支撑组件左右对称设置,每组支撑组件包括滑轨(21)和支撑板(22),滑轨(21)前后布置的安装在固定架(12)下端并位于卷筒(13)下方,支撑板(22)向内布置并滑动设置在滑轨(21)上;
一对上下布置的支撑轴(23)分别连接一对支撑板(22);
所述润滑组件(3)包括润滑块(31)和润滑板(42);所述润滑块(31)上设有一对通孔(32),并通过一对通孔(32)对应滑动设置在一对支撑轴(23)上;润滑块(31)上设有上下布置供钢丝绳(14)穿过的贯穿孔(34),贯穿孔(34)的中部设有与贯穿孔(34)同轴的第二环形槽(36),润滑块(31)上设有前后贯穿的注油孔(33),注油孔(33)与第二环形槽(36)、贯穿孔(34)连通;
沿贯穿孔(34)的轴线、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雅静
申请(专利权)人:殷雅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