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装盘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0166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装盘生产线,其特征是,包括离心盘,所述离心盘通过一第一输送线连接有第二输送线,所述第二输送线处设置有推料机构,所述第二输送线一侧平行设置有第三输送线,所述第二输送线和第三输送线之间设置有间距调整机构,所述第三输送线的一端设置有上料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自动装盘生产线结构简单,能够将一堆散乱的袋装产品,整齐排列的放到Tray盘中,节省了人力,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装盘生产线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装盘生产线,属于机械加工

技术介绍
市面上的许多产品通常由多个部分配装构成:即包括袋装产品和托盘。目前,采用较多的配装生产方式还停留在由工人手动将袋装产品装入托盘中。该种传统手动操作方式不仅会造成工人劳动强度大,导致生产效率低,而且极易因为长时间工作疲劳之后,出现多装、少装甚至错装的问题发生,造成产品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装盘生产线。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自动装盘生产线,包括离心盘,所述离心盘通过一第一输送线连接有第二输送线,所述第二输送线处设置有推料机构,所述第二输送线一侧平行设置有第三输送线,所述第二输送线和第三输送线之间设置有间距调整机构,所述第三输送线的一端设置有上料机构。所述的一种自动装盘生产线,所述第二输送线包括两个步进电机分别驱动的左输送线和右输送线,所述左输送线和右输送线处均设置有间距调整机构和推料机构。所述的一种自动装盘生产线,所述间距调整机构包括与第二输送线相连的第一板和与第三输送线相连的第二板,所述第一板设置有两个,第二板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板与第二板相连,且第二板相对于第一板倾斜设置。所述的一种自动装盘生产线,所述推料机构包括第一推料气缸和第一推料气缸驱动的第一推板,所述第一推板处还设置有第二推料气缸和第二推料气缸驱动的第二推板。所述的一种自动装盘生产线,所述上料机构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可在支撑架上移动的机械手,所述机械手包括双轴气缸和双轴气缸驱动的吸盘。所述的一种自动装盘生产线,所述工作台上还设置有第一放料处和第二放料处,所述第一放料处位于机械手的下方,所述第二放料处设置有无杆气缸。所述的一种自动装盘生产线,所述第三输送线为双链条输送线。所述的一种自动装盘生产线,所述第一输送线包括两条竖直输送线和一条水平输送线。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自动装盘生产线结构简单,能够将一堆散乱的袋装产品,整齐排列的放到Tray盘中,节省了人力,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第一输送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第二输送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推料机构和间距调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第三输送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离心盘,2、第一输送线,21、竖直输送线,22、水平输送线,3、第二输送线,31、左输送线,32、右输送线,33、步进电机,4、推料机构,41、第一推料气缸,42、第一推板,43、第二推料气缸,44、第二推板,5、第三输送线,6、间距调整机构,61、第一板,62、第二板,7、上料机构,71、工作台,72、支撑架,73、双轴气缸,74、吸盘,75、第一放料处,76、第二放料处,8、物料,9、Tray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所示,本技术的一种自动装盘生产线,包括离心盘1,所述离心盘1通过一第一输送线2连接有第二输送线3,所述第二输送线3处设置有推料机构4,所述第二输送线3一侧平行设置有第三输送线5,所述第二输送线3和第三输送线5之间设置有间距调整机构6,所述第三输送线5的一端设置有上料机构7。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输送线3包括两个步进电机33分别驱动的左输送线31和右输送线32,所述左输送线31和右输送线32处均设置有间距调整机构6和推料机构4。通过步进电机33单步移动将物料8有次序的收集,方便推到Tray盘9中。更进一步地,所述间距调整机构6包括与第二输送线3相连的第一板61和与第三输送线5相连的第二板62,所述第一板设置有两个61,第二板设置有两个62,所述第一板61与第二板62相连,且第二板62相对于第一板61倾斜设置。通过第一板61和第二板62可以调节物料8之间的距离,方便物料8进入Tray盘9,不散掉,不倾斜。更进一步地,所述推料机构4包括第一推料气缸41和第一推料气缸驱动的第一推板42,所述第一推板42处还设置有第二推料气缸43和第二推料气缸43驱动的第二推板44。在使用时,第一推料气缸41带动第一推板42将物料8推到间距调整机构6处,然后地儿推料气缸43推动第二推板44将物料8推动到第三输送线5上。更进一步地,所述上料机构7包括工作台71,所述工作台71上设置有支撑架72,所述支撑架72上设置有可在支撑架72上移动的机械手,所述机械手包括双轴气缸73和双轴气缸73驱动的吸盘74。在使用时,双轴气缸73带动吸盘74移动,吸盘74吸取Tray盘9,再在支撑架72上移动,移动至所需位置将Tray盘9放下。更进一步地,吸盘74包括侧拉吸盘和提升吸盘。更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台71上还设置有第一放料处75和第二放料处76,所述第一放料处75位于机械手的下方,所述第二放料处76设置有无杆气缸(未示出)。通过无杆气缸可将第二放料处76的Tray盘9拉到第一放料处75,从而方便机械手抓取Tray盘9。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输送线5为双链条输送线。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送线2包括两条竖直输送线21和一条水平输送线22。将从离心盘出来的料通过速度差把料之间的距离拉开,方便下一步收料。本技术的生产线在使用时,散乱的袋装物料8放置在离心盘1内,物料8经过离心盘1依次进入第一输送线2,经过第一输送线2的物料8被收集到一起,然后通过推料机构4先将物料8推入间距调整机构6,上料机构7将Tray盘9上料到第三输送线5上,物料8经过间距调整机构6后再被推入第三输送线5的Tray盘上,完成整个包装过程。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装盘生产线,其特征是,包括离心盘,所述离心盘通过一第一输送线连接有第二输送线,所述第二输送线处设置有推料机构,所述第二输送线一侧平行设置有第三输送线,所述第二输送线和第三输送线之间设置有间距调整机构,所述第三输送线的一端设置有上料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装盘生产线,其特征是,包括离心盘,所述离心盘通过一第一输送线连接有第二输送线,所述第二输送线处设置有推料机构,所述第二输送线一侧平行设置有第三输送线,所述第二输送线和第三输送线之间设置有间距调整机构,所述第三输送线的一端设置有上料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装盘生产线,其特征是,所述第二输送线包括两个步进电机分别驱动的左输送线和右输送线,所述左输送线和右输送线处均设置有间距调整机构和推料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动装盘生产线,其特征是,所述间距调整机构包括与第二输送线相连的第一板和与第三输送线相连的第二板,所述第一板设置有两个,第二板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板与第二板相连,且第二板相对于第一板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动装盘生产线,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飞龙陈俊宪
申请(专利权)人:铭研苏州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