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水器内管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9897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净水器内管成型模具,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分布的第一腔管、第二腔管和第三腔管,所述第三腔管的顶部沿轴线呈中心对称分布有若干个夹持板;通过设置由第一腔管、第二腔管、第三腔管和夹持板组成的净水器内管成型模具,其中第一腔管的外壁开设两个环形卡槽,环形卡槽之间开设通孔,用于安装供料机构,料管插入到通孔内,向管腔内部供料,用于与内部的模芯配合,形成净水器内管,由第二腔管向第三腔管方向逐渐收窄,根据净水器内管的壁厚特点分布,使第三腔管的壁厚较薄,导热散热快,使第三腔管内壁成型区域的物料能够顺畅流动,填充均匀,成品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净水器内管成型模具
本技术属于注塑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净水器内管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模具的结构虽然由于塑料品种和性能、塑料制品的形状和结构以及注射机的类型等不同而可能千变万化,但是基本结构是一致的,模具主要由浇注系统、调温系统、成型零件和结构零件组成,其中浇注系统和成型零件是与塑料直接接触部分,并随塑料和制品而变化,是塑模中最复杂,变化最大,要求加工光洁度和精度最高的部分。目前针对净水器内管的加工模具,由于净水器内管的壁厚不一致,因此模具的厚度也不均一,当模具厚度不同时,其冷却散热效果会存在差异,导致融化的物料在腔内流动不顺畅,造成模腔内部填充不良,存在气泡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净水器内管成型模具,根据净水管内管的特点,将模具的壁厚设计与净水管壁厚匹配,使模具内部各处的散热均均一,成品率高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净水器内管成型模具,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分布的第一腔管、第二腔管和第三腔管,所述第三腔管的顶部沿轴线呈中心对称分布有若干个夹持板,所述第一腔管、第二腔管、第三腔管和夹持板一体成型,所述第一腔管、第二腔管、第三腔管和夹持板的内部开设有上下贯通的管腔,所述第一腔管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贯穿管腔的通孔,若干所述夹持板之间具有收窄槽,相邻两个所述夹持板被收窄槽分隔,所述收窄槽延伸至第三腔管与夹持板的连接处,所述第三腔管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一端延伸至第三腔管与第二腔管的连接处,另一端与夹持板连通,所述导向槽数量为收窄槽数量的1/2,相邻两个导向槽之间间隔分布一个收窄槽,所述第二腔管与第三腔管连接处的外壁具有收窄部,所述收窄部包括沿第二腔管至第三腔管方向分布的弧形坡面、环形凸块和倾斜面,所述第二腔管与第三腔管之间通过弧形坡面、倾斜面收窄,所述弧形坡面、倾斜面之间具有环形凸块。优选的,所述第一腔管上远离第二腔管的一端固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外壁具有两个平行的切削面。优选的,所述第一腔管的外侧壁顶端与底端开设有环形卡槽,两个所述环形卡槽深度相同。优选的,所述第一腔管与所述安装座的连接处开设有阶梯槽,所述阶梯槽的内侧倒有圆角。优选的,所述收窄槽数量为八个,所述收窄槽贯穿夹持板至管腔。优选的,所述导向槽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所述导向槽均匀分布在第三腔管的外侧壁,所述导向槽的深度小于第三腔管的壁厚。优选的,所述通孔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通孔位于同一直线上。优选的,所述收窄槽为“V”字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由第一腔管、第二腔管、第三腔管和八个夹持板组成的净水器内管成型模具,其中第一腔管的外壁开设两个环形卡槽,环形卡槽之间开设通孔,用于安装供料机构,料管插入到通孔内,向管腔内部供料,用于与内部的模芯配合,形成净水器内管,由第二腔管向第三腔管方向逐渐收窄,根据净水器内管的壁厚特点分布,使第三腔管的壁厚较薄,导热散热快,使第三腔管内壁成型区域的物料能够顺畅流动,填充均匀,成品率高。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第三腔管和夹持板部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腔管;101、通孔;102、环形卡槽;103、管腔;104、阶梯槽;11、安装座;2、第二腔管;21、收窄部;211、倾斜面;212、环形凸块;213、弧形坡面;3、第三腔管;301、导向槽;4、夹持板;401、收窄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净水器内管成型模具,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分布的第一腔管1、第二腔管2和第三腔管3,第三腔管3的顶部沿轴线呈中心对称分布有若干个夹持板4,第一腔管1、第二腔管2、第三腔管3和夹持板4一体成型,第一腔管1、第二腔管2、第三腔管3和夹持板4的内部开设有上下贯通的管腔103,第一腔管1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贯穿管腔103的通孔101,若干夹持板4之间具有收窄槽401,相邻两个夹持板4被收窄槽401分隔,收窄槽401延伸至第三腔管3与夹持板4的连接处,第三腔管3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导向槽301,导向槽301的一端延伸至第三腔管3与第二腔管2的连接处,另一端与夹持板4连通,导向槽301数量为收窄槽401数量的1/2,相邻两个导向槽301之间间隔分布一个收窄槽401,第二腔管2与第三腔管3连接处的外壁具有收窄部21,收窄部21包括沿第二腔管2至第三腔管3方向分布的弧形坡面213、环形凸块212和倾斜面211,第二腔管2与第三腔管3之间通过弧形坡面213、倾斜面211收窄,弧形坡面213、倾斜面211之间具有环形凸块212。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由第一腔管1、第二腔管2、第三腔管3和八个夹持板4组成的净水器内管成型模具,其中第一腔管1的长度为3mm,第二腔管2的长度为2mm,第三腔管3的长度为6.2mm,夹持板4的长度为0.8mm,模具的总长度为12mm,其中第一腔管1的外壁开设两个环形卡槽102,环形卡槽102之间开设通孔101,用于安装供料机构,环形卡槽102用于将供料机构安装定位,防止滑动,料管插入到通孔101内,向管腔103内部供料,用于与内部的模芯配合,形成净水器内管,由第二腔管2向第三腔管3方向逐渐收窄,根据净水器内管的壁厚特点分布,使第三腔管3的壁厚较薄,导热散热快,使第三腔管3内壁成型区域的物料能够顺畅流动,填充均匀,成品率高。具体的,第一腔管1上远离第二腔管2的一端固设有安装座11,安装座11的外壁具有两个平行的切削面,通过在第一腔管1的底部设置一个安装座11,可以用于安装固定第一腔管1,将第一腔管1固定在模座上,且安装座11的外壁具有两个平行的切削面,能够快速对第一腔管1的方向进行定位。具体的,第一腔管1的外侧壁顶端与底端开设有环形卡槽102,两个环形卡槽102深度相同,环形卡槽102的深度为0.3mm,用于安装供料机构的卡箍,将骨料机构稳定的卡合安装在第一腔管1上。具体的,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净水器内管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分布的第一腔管(1)、第二腔管(2)和第三腔管(3),所述第三腔管(3)的顶部沿轴线呈中心对称分布有若干个夹持板(4),所述第一腔管(1)、第二腔管(2)、第三腔管(3)和夹持板(4)一体成型,所述第一腔管(1)、第二腔管(2)、第三腔管(3)和夹持板(4)的内部开设有上下贯通的管腔(103),所述第一腔管(1)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贯穿管腔(103)的通孔(101),若干所述夹持板(4)之间具有收窄槽(401),相邻两个所述夹持板(4)被收窄槽(401)分隔,所述收窄槽(401)延伸至第三腔管(3)与夹持板(4)的连接处,所述第三腔管(3)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导向槽(301),所述导向槽(301)的一端延伸至第三腔管(3)与第二腔管(2)的连接处,另一端与夹持板(4)连通,所述导向槽(301)数量为收窄槽(401)数量的1/2,相邻两个导向槽(301)之间间隔分布一个收窄槽(401),所述第二腔管(2)与第三腔管(3)连接处的外壁具有收窄部(21),所述收窄部(21)包括沿第二腔管(2)至第三腔管(3)方向分布的弧形坡面(213)、环形凸块(212)和倾斜面(211),所述第二腔管(2)与第三腔管(3)之间通过弧形坡面(213)、倾斜面(211)收窄,所述弧形坡面(213)、倾斜面(211)之间具有环形凸块(2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净水器内管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分布的第一腔管(1)、第二腔管(2)和第三腔管(3),所述第三腔管(3)的顶部沿轴线呈中心对称分布有若干个夹持板(4),所述第一腔管(1)、第二腔管(2)、第三腔管(3)和夹持板(4)一体成型,所述第一腔管(1)、第二腔管(2)、第三腔管(3)和夹持板(4)的内部开设有上下贯通的管腔(103),所述第一腔管(1)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贯穿管腔(103)的通孔(101),若干所述夹持板(4)之间具有收窄槽(401),相邻两个所述夹持板(4)被收窄槽(401)分隔,所述收窄槽(401)延伸至第三腔管(3)与夹持板(4)的连接处,所述第三腔管(3)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导向槽(301),所述导向槽(301)的一端延伸至第三腔管(3)与第二腔管(2)的连接处,另一端与夹持板(4)连通,所述导向槽(301)数量为收窄槽(401)数量的1/2,相邻两个导向槽(301)之间间隔分布一个收窄槽(401),所述第二腔管(2)与第三腔管(3)连接处的外壁具有收窄部(21),所述收窄部(21)包括沿第二腔管(2)至第三腔管(3)方向分布的弧形坡面(213)、环形凸块(212)和倾斜面(211),所述第二腔管(2)与第三腔管(3)之间通过弧形坡面(213)、倾斜面(211)收窄,所述弧形坡面(213)、倾斜面(211)之间具有环形凸块(2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友全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铭腾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