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接卡座、电力故障识别装置及注塑模具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9896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力故障识别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接卡座、电力故障识别装置及注塑模具。转接卡座包括外壳和主板;外壳包括主机安装槽体和主板安装槽体;主机安装槽体的内槽壁和主板安装槽体的内槽壁均具有拔模斜度;主机安装槽体的外槽壁平行于主机安装槽体的槽深方向,主板安装槽体的外槽壁平行于主板安装槽体的槽深方向。电力故障识别装置包括上述转接卡座。注塑模具用于注塑上述转接卡座的外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转接卡座、电力故障识别装置及注塑模具,脱模难度及成型难度低,且不易出现缩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接卡座、电力故障识别装置及注塑模具
本技术涉及电力故障识别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转接卡座、电力故障识别装置及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电力故障识别装置是用于识别电力故障的常用装置,该装置主要由故障识别主机和转接卡座组成,转接卡座是设置于故障识别主机与电表之间的转接结构,其包括外壳和主板,外壳主要由安装主机的主机安装槽体和用于安装主板的主板安装槽体构成。转接卡座的外壳的主机安装槽体和主板安装槽体分别由第一模具组件和第二模具组件注塑成型,在对转接卡座的外壳进行注塑的过程中,完成冷却步骤之后,第一模具组件沿主机安装槽体的深度的反方向脱离主机安装槽体,完成主机安装槽体的脱模步骤;现有的转接卡座的主板安装槽体内侧的反止口与槽底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在脱模时,第二模具组件处于主板安装槽体槽内的部分会先走内行位,以适应反止口的存在,然后再沿主板安装槽体的深度的反方向脱离主板安装槽体,完成主板安装槽体的脱模步骤。为了保证转接卡座的外壳能够顺利脱模,在第一模具组件和第二模具组件上均需设置不小于1度的拔模斜度,因此,采用目前的注塑方式形成的转接卡座的外壳的主机安装槽体和主板安装槽体,槽壁的两侧均为存在与具有拔模斜度的模膛对应的斜度,即槽壁的两个侧面均由槽底向槽顶往相互靠近的方向倾斜,如此,槽壁就会由槽底向槽顶逐渐加厚,因转接卡座的外壳对主机安装槽体和主板安装槽体的槽深有一定的要求,不能太浅,故造成外壳的壁厚不均匀,以及槽壁靠近槽底的部分太厚和/或槽壁靠近槽顶的部分太薄的问题。外壳的壁厚不均匀,容易因凝固快慢不均匀而出现缩痕缺陷;外壳上的槽壁厚的部分,容易因加压太大而造成外壳粘到模具上难以脱模;外壳上的槽壁薄的部分,容易出现走胶不顺畅的问题,而产生成型困难的问题。此外,由于转接卡座的外壳对主机安装槽体和主板安装槽体的槽深较深,故而,即便在第一模具组件和第二模具组件已经设置了足够大的拔模斜度,脱模也还是很困难。综上,如何克服现有的转接卡座的外壳的上述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接卡座、电力故障识别装置及注塑模具,以缓解采用现有技术中转接卡座外壳脱模方法获得的转接卡座外壳存在的外壳壁厚不均匀,以及槽壁靠近槽底的部分太厚和/或槽壁靠近槽顶的部分太薄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转接卡座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用于安装故障识别主机的主机安装槽体和用于安装主板的主板安装槽体;所述主机安装槽体的内槽壁和所述主板安装槽体的内槽壁均具有拔模斜度。所述主机安装槽体的外槽壁平行于所述主机安装槽体的槽深方向,所述主板安装槽体的外槽壁平行于所述主板安装槽体的槽深方向。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主机安装槽体的槽壁底端的壁厚为3.4-3.6mm。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主机安装槽体的槽壁顶端的壁厚为3.0-3.2mm。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主板安装槽体的槽壁顶端的壁厚为2.2-2.5mm;所述主板安装槽体的槽壁底端的壁厚为2.6-2.9mm。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主板安装槽体的内槽壁上设置有沿所述主板安装槽体的槽深方向延伸设置的反止口,所述反止口延伸至所述主板安装槽体的槽底。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力故障识别装置,包括故障识别主机和上述的转接卡座,所述故障识别主机安装在所述主机安装槽体内。相应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注塑上述转接卡座的外壳的注塑模具,所述注塑模具包括定模、动模和至少两个外模,所述外模均具有成型面。所述成型面用于所述外壳的主机安装槽体的外槽壁和所述外壳的主板安装槽体的外槽壁的成型,各个所述外模均能分别朝相互背离的方向移动脱模。所述定模用于所述主机安装槽体的内槽壁和槽底的成型,所述动模用于所述主板安装槽体的内槽壁和槽底的成型,所述动模能够朝背离所述定模的方向移动脱模。各个所述外模上的所述成型面均平行于所述定模的移动方向。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动模上开设有用于所述主板安装槽体上的反止口成型的注塑槽,所述注塑槽延伸至所述动模形成所述主板安装槽体的槽底的一端。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定模的拔模度均为0.1-0.2度,和/或,所述动模的拔模度为0.1-0.2度。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动模上设置与用于将所述外壳顶出的顶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提供的转接卡座,包括外壳,外壳包括用于安装故障识别主机的主机安装槽体和用于安装主板的主板安装槽体,主机安装槽体的内槽壁和主板安装槽体的内槽壁均具有拔模斜度,以保证顺利脱模,同时,还可使得主机安装槽体与故障识别主机仍能良好配合,并使得主板安装槽体与主板也仍能良好配合。主机安装槽体的外槽壁平行于主机安装槽体的槽深方向,主板安装槽体的外槽壁平行于主板安装槽体的槽深方向,即主机安装槽体的外槽壁和主板安装槽体的外槽壁均不具有拔模斜度,从而,外壳的壁厚较均匀,以缓解外壳的槽壁易出现缩痕的问题,提高外壳成型后的质量;主机安装槽体和/或主板安装槽体的槽壁靠近槽底的部分厚度均便于减小到合适大小,以缓解槽壁太厚的位置易粘到模具上的问题,降低脱模难度;主机安装槽体和/或主板安装槽体的槽壁靠近槽顶的部分厚度均便于增大到合适大小,以缓解槽壁太薄的位置走胶不顺畅的问题,降低成型难度。本技术提供的电力故障识别装置,主要由故障识别主机和上述转接卡座组成,故障识别主机安装在主机安装槽体内。因此,本技术提供的电力故障识别装置因包含有上述转接卡座,而具有上述转接卡座的所有优点,脱模难度及成型难度低,且不易出现缩痕。本技术提供的注塑模具,主要由定模、动模和至少两个外模组成,上述定模、动模与各个外模合模后能够形成用于注塑转接卡座外壳的模膛。各个外模至少用于转接卡座外壳的主机安装槽体的外槽壁和转接卡座外壳的主板安装槽体的外槽壁的成型,其中,外模用于主机安装槽体的外槽壁成型的面以及用于主板安装槽体的外槽壁成型的面均为成型面,在进行脱模时,各个外模分别朝相互背离的方向移动,完成每个外模与转接卡座外壳的分离。定模用于主机安装槽体的内槽壁和槽底的成型,动模用于主板安装槽体的内槽壁和槽底的成型,动模能够朝背离定模的方向移动脱模,完成定模与转接卡座外壳的分离;最终,转接卡座外壳会悬于动模上,此时,只需将转接卡座外壳取下即可。也就是说,各个外模的开模方向不同于主机安装槽体的槽壁的延伸方向,也不同于成型的转接卡座外壳的主机安装槽体的槽壁的延伸方向,因此,每个外模都不需要设置拔模斜度,各个外模上的成型面可均平行于定模的移动方向设置。因此,本技术提供的注塑模具注塑出的转接卡座外壳的主机安装槽体的外槽壁和主板安装槽体的外槽壁便不存在拔模斜度,从而,可便于减小转接卡座外壳的槽壁两端的壁厚差,以缓解转接卡座外壳壁厚不均的问题,进而,缓解转接卡座外壳的槽壁易出现缩痕的问题,提高转接卡座外壳成型后的质量。此外,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接卡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0);/n所述外壳(10)包括用于安装故障识别主机的主机安装槽体(11)和用于安装主板的主板安装槽体(12);所述主机安装槽体(11)的内槽壁和所述主板安装槽体(12)的内槽壁均具有拔模斜度;/n所述主机安装槽体(11)的外槽壁平行于所述主机安装槽体(11)的槽深方向,所述主板安装槽体(12)的外槽壁平行于所述主板安装槽体(12)的槽深方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接卡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0);
所述外壳(10)包括用于安装故障识别主机的主机安装槽体(11)和用于安装主板的主板安装槽体(12);所述主机安装槽体(11)的内槽壁和所述主板安装槽体(12)的内槽壁均具有拔模斜度;
所述主机安装槽体(11)的外槽壁平行于所述主机安装槽体(11)的槽深方向,所述主板安装槽体(12)的外槽壁平行于所述主板安装槽体(12)的槽深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安装槽体(11)的槽壁底端的壁厚为3.4-3.6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接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安装槽体(11)的槽壁顶端的壁厚为3.0-3.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安装槽体(12)的槽壁顶端的壁厚为2.2-2.5mm;所述主板安装槽体(12)的槽壁底端的壁厚为2.6-2.9mm。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转接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安装槽体(12)的内槽壁上设置有沿所述主板安装槽体(12)的槽深方向延伸设置的反止口(13),所述反止口(13)延伸至所述主板安装槽体(12)的槽底。


6.一种电力故障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故障识别主机和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忠阳尹旭谢海兵徐鉴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振中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