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9268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37
在电动压缩机的分割型的外壳中,无论是否夹着垫圈,均可将外壳之间电连接,确保外壳之间的等电位。夹在外壳之间的垫圈(16)构成为包括金属基材和覆盖上述金属基材的两面的橡胶层。此外,垫圈(16)呈环状,在其内缘侧和外缘侧分别具有环状的筋条(101、102)。此处,在两面的筋条(101、102)之间设置将橡胶层的一部分去除以使金属基材露出而成的电连接部(金属基材露出部)(109)。凸面(105)一侧的金属基材露出部(109)设置于螺栓通孔(107)的边缘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动压缩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将电动马达和压缩机构收容于外壳内的电动压缩机,尤其涉及所述外壳沿所述电动马达的轴向分割为多个并且隔着垫圈被接合的类型的电动压缩机。
技术介绍
作为电动压缩机,已知一种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逆变器一体型电动压缩机。上述电动压缩机包括:外壳(主体壳体),上述外壳对电动马达和压缩机构进行收容;一端开口的逆变器壳体,上述逆变器壳体对电动马达驱动用的逆变器进行收容;以及盖状的逆变器罩,上述逆变器罩将逆变器壳体的开口部封堵。它们均是金属制的。此处,使作为密封件的垫圈夹在逆变器壳体和逆变器罩彼此的环状的接合面之间,来将逆变器壳体和逆变器罩接合。然而,垫圈因表面的橡胶层而具有绝缘性。因而,需要使逆变器壳体与逆变器罩电连接。因此,在任一方的环状的接合面上的、比垫圈更靠内侧的位置处设置作为电连接部的凸部,并使两者直接接触。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5-01757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然而,作为电动压缩机的框体结构,存在如下类型的框体结构:对电动马达和压缩机构进行收容的外壳被分割为对电动马达进行收容的第一外壳和对压缩机构进行收容的第二外壳,上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隔着垫圈被接合。在具有上述类型的框体结构的电动压缩机的情况下,在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之间可能会产生电位差,在产品的交货处,由于人与它们接触使得电流流过,可能会带来不适感。因此,要求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的等电位化。作为等电位化的对策,可以想到与专利文献1中的对策同样地,在第一外壳或第二外壳的环状的接合面上的、比垫圈更靠内侧的位置处,设置作为电连接部的凸部。然而,在无法将环状的接合面的宽度(外壳的壁厚)设置得较大的情况下,专利文献1的对策较为困难。此外,在逆变器壳体和逆变器罩的情况下,还可考虑到设置从逆变器壳体的内底部立起的突出部,并通过使上述突出部的前端与逆变器罩的内表面抵接,来进行电连接(参考本申请人的日本专利特愿2017-109158号)。然而,由于在所述第一外壳内具有电动马达,在所述第二外壳内具有压缩机构,因此,在外壳内设置电连接部较为困难。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其目的在于通过比较简单的结构实现对电动马达进行收容的第一外壳与对压缩机构进行收容的第二外壳的等电位化。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电动压缩机包括:金属制的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对电动马达进行收容;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外壳对被所述电动马达驱动的压缩机构进行收容;以及环状的垫圈,所述垫圈夹在所述第一外壳的环状的接合面与所述第二外壳的环状的接合面之间。此外,其特征是,所述垫圈具有电连接部,所述电连接部能够实现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的电连接。最好是所述垫圈构成为包括金属基材和覆盖所述金属基材的两面的橡胶层,所述电连接部是分别形成于所述垫圈的两面并将所述橡胶层的一部分去除而使所述金属基材露出的金属基材露出部。此外,最好是所述垫圈在其内缘侧和外缘侧分别具有环状的筋条,并且在所述筋条之间具有对所述第一外壳和所述第二外壳进行紧固的螺栓的通孔,所述金属基材露出部形成于所述筋条之间。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垫圈自身(周向的一部分且宽度方向的一部分)设置电连接部,能够在不增大接合面的宽度的情况下实施,并能够实现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等电位化。尤其,通过在垫圈设置金属基材露出部,能够极简单地实施。此外,由于设置在筋条之间,因此,能够避免对密封性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电动压缩机的纵剖视图。图2是相当于图1的A-A向视图的垫圈的主视图。图3是上述垫圈的后视图。图4是图2的B部分的放大图。图5是图4的C-C剖视图。图6是图4的D-D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电动压缩机的纵剖视图。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压缩机是卧式类型(压缩中心轴水平)的,装入到车用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回路,将制冷剂吸入,并将其进行压缩后排出。在制冷剂中混入有润滑油。电动压缩机1的外壳在压缩机中心轴方向上被分割为多个,由前外壳(第一外壳)2、中间外壳(第二外壳)3和后外壳(第三外壳)4构成。它们以后述的方式被紧固为一体。前外壳2呈大致圆筒状,在轴向中间具有分隔壁5。在前外壳2的分隔壁5的图中的右方形成有电动马达收容空间,在其中收容有电动马达6。电动马达6构成为包括:转轴6a,上述转轴6a自由旋转地支承于前外壳2内的中心部;带永久磁铁的转子6b,上述转子6b围绕转轴6a安装;以及带电磁线圈的定子6c,上述定子6c被固定并保持于前外壳2的内壁,并将转子6b包围。在前外壳2的分隔壁5的图中的左方形成有逆变器收容空间,在其中收容有逆变器(电动马达用的驱动电路)7。逆变器7一边将来自外部电源的直流电流转换为交流电流,一边对朝向电动马达6的供电进行控制。更为详细地,逆变器7包括:电容器,上述电容器使来自外部电源的直流电压平滑;功率模块,上述功率模块通过PWM控制(为了模拟获得正弦波在一定周期内产生对脉冲宽度进行调制后的电压的控制),将来自所述电容器的直流电压转换为交流电压,并供给至电动马达6的定子6c一侧的线圈;以及功率模块控制电路,上述功率模块控制电路对上述功率模块进行控制,以基于来自外部的空调控制装置的控制信号来对电动马达6进行驱动。前外壳2的逆变器收容空间的开口部(换言之,逆变器壳体的开口部)被盖状的逆变器罩8封闭。中间外壳3呈大致圆筒状,并将被电动马达6驱动的压缩机构9收容于内部。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构9是涡旋式的压缩机构,包括定涡盘构件10、动涡盘构件11和曲柄机构部12。定涡盘构件10和动涡盘构件11以分别在端板10a、11a上一体形成有涡旋环绕件10b、11b的方式相互在中心轴方向上相对配置。通过电动马达6的转轴6a经由曲柄机构部12使动涡盘构件11在绕压缩机中心轴的圆轨道上公转运动,并阻止其自转。由此,一边使形成于定涡盘构件10的涡旋环绕件10b与动涡盘构件11的涡旋环绕件11b之间的流体槽的容积从外周侧向内周侧减少,一边移动,在外周侧吸入到流体槽的流体(即制冷剂气体)被压缩。在前外壳2或中间外壳3的外壁设置有制冷剂的吸入端口(未图示)。从上述吸入端口吸入的制冷剂在前外壳2内流通,在对电动马达6进行润滑和冷却(以及隔着分隔壁5对逆变器7进行冷却)之后,向中间外壳3内流通,并从涡旋环绕件10b、11b的外周侧吸入到流体槽中,以供压缩。压缩后的制冷剂从设置于定涡盘构件10的端板10a的中央部的带单向阀的排出孔13排出。后外壳4相对于中间外壳3配置成盖状,并在与固定于中间外壳3的定涡盘构件10的端板10a之间形成制冷剂的排出室14。因而,被压缩机构9压缩后的制冷剂从排出孔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压缩机,包括:/n金属制的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对电动马达进行收容;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外壳对被所述电动马达驱动的压缩机构进行收容;以及环状的垫圈,所述垫圈夹在所述第一外壳的环状的接合面与所述第二外壳的环状的接合面之间,/n其特征在于,/n所述垫圈具有电连接部,所述电连接部能够实现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的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222 JP 2017-2460201.一种电动压缩机,包括:
金属制的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对电动马达进行收容;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外壳对被所述电动马达驱动的压缩机构进行收容;以及环状的垫圈,所述垫圈夹在所述第一外壳的环状的接合面与所述第二外壳的环状的接合面之间,
其特征在于,
所述垫圈具有电连接部,所述电连接部能够实现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的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垫圈构成为包括金属基材和覆盖所述金属基材的两面的橡胶层,
所述电连接部是分别形成于所述垫圈的两面并将所述橡胶层的一部分去除以使所述金属基材露出而成的金属基材露出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压缩机,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部哲也
申请(专利权)人:三电汽车部件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