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8445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车灯,包括:光源;散射膜,位于所述光源的出光侧;以及控制电路,与所述散射膜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向所述散射膜输出不同的电压,以控制所述散射膜在透明状态与非透明状态之间切换。上述汽车车灯设置有位于光源的出光侧的散射膜,使得光源所发出的灯光穿透散射膜后射出,通过控制电路向散射膜输入不同的电压,使得散射膜在透明状态和非透明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从而满足不同的配光法规,达到汽车车灯作为第一信号灯使用和作为第二信号灯使用之间进行切换的目的。相对于传统的汽车车灯,上述汽车车灯成本低,对汽车车灯内部的空间要求减小,也不会出现利用改变占空比方式使得光源出现闪烁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车灯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灯光
,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车灯。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汽车技术的日益发展,人们对汽车外观也更加注重,因此,对车灯的空间和集成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汽车车灯技术中,通过光源驱动模块对光源进行占空比的控制,以将光源发出的灯光切换为不同光强,最终呈现不同亮度,使得同一个光源可以作为不同作用的灯光使用,以达到更加有效的利用车灯空间及更高的集成度的目的。例如,利用同一个光源,通过切换光源发出的灯光的光强,以实现后位置灯及制动灯的切换,或者实现日间行车灯及前位置灯的切换的目的。然而,传统的汽车车灯技术中需要大量电子元器件以形成复杂的光源驱动模块,成本较高,控制模块体积较大使得占用空间大,并且控制占空比的方式容易使光源出现闪烁,对监测设备要求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至少一个问题,提供一种汽车车灯。一种汽车车灯,包括:光源;散射膜,位于所述光源的出光侧;以及控制电路,与所述散射膜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向所述散射膜输出不同的电压,以控制所述散射膜在透明状态与非透明状态之间切换。上述汽车车灯设置有位于光源的出光侧的散射膜,使得光源所发出的灯光穿透散射膜后射出,通过控制电路向散射膜输入不同的电压,使得散射膜在透明状态和非透明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从而满足不同的配光法规,达到汽车车灯作为第一信号灯使用和作为第二信号灯使用之间进行切换的目的。相对于传统的汽车车灯,上述汽车车灯通过改变散射膜的透明度改变最终汽车车灯射出灯光的亮度,无需复杂的光源驱动模块,使得减少电子控制机构,降低成本;并且对汽车车灯内部的空间要求减小;也不会出现利用改变占空比方式使得光源出现闪烁的问题;由于本实施例中的汽车车灯不必改变光源本身的亮度,因此对原始光源也没有破坏,有利于延长汽车灯光的使用寿命;此外,在汽车车灯作为第一信号灯和第二信号灯使用时,散射膜分别呈现透明状态和非透明状态,即汽车车灯能够呈现不同的外观,使得增加汽车车灯的美感。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在所述汽车车灯作为第一信号灯时向所述散射膜输出第一电压,以使得所述散射膜处于透明状态;所述第一电压的范围为48V~220V。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射膜呈透明状态时,所述散射膜的透明度范围为75%~10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射膜呈透明状态时,所述散射膜的透明度为10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在所述汽车车灯作为第二信号灯时向所述散射膜输出第二电压,以使得所述散射膜处于非透明状态;所述第二电压的范围为0V。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射膜呈非透明状态时,所述散射膜的透明度范围为1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射膜呈非透明状态时,所述散射膜的透明度为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射膜包括至少两层透明塑料膜以及位于所述相邻所述透明塑料膜之间的液晶膜材料。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源包括LED灯,所述汽车车灯还包括控制所述LED灯的电路板,所述LED灯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电路板用于控制所述LED灯的亮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汽车车灯还包括灯体,所述灯体内部具有容纳腔,所述灯体上设有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的开口;所述光源以及所述散射膜均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光源的出光面朝向所述开口,所述控制电路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或者设置于所述灯体外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汽车车灯还包括配光镜,所述配光镜覆盖所述开口。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例中汽车车灯的透视图。图2为一实施例中汽车车灯在作为第一信号灯使用时的透视图。图3为一实施例中汽车车灯在作为第二信号灯使用时的透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以及“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形成在另一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或者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传统的汽车车灯技术中,通过光源驱动模块对光源进行占空比的控制,以将光源发出的灯光切换为不同光强,最终呈现不同亮度,使得同一个光源可以作为不同作用的灯光使用,以达到更加有效的利用车灯空间及更高的集成度的目的。例如,利用同一个光源,通过切换光源发出的灯光的光强,以实现后位置灯及制动灯的切换,或者实现日间行车灯及前位置灯的切换的目的。然而,传统的汽车车灯技术中需要大量电子元器件以形成复杂的光源驱动模块,成本较高,控制模块体积较大使得占用空间大,并且控制占空比的方式容易使光源出现闪烁,对监测设备要求高。基于上述至少一个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通过在汽车车灯中设置于散射膜,通过改变散射膜的透明度,以改变光源发出的灯光在穿透散射膜后的光强,最终呈现不同亮度,从而利用一个光源就可以达到在第一信号灯和第二信号灯之间切换的目的的汽车车灯。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汽车车灯的透视图。如图1所示,汽车车灯100包括光源110、散射膜120以及控制电路(图未示出)。示例性的,光源110包括多个LED灯,LED灯的数量可以根据汽车车灯100的最大亮度需求进行选择,LED灯的颜色可以根据汽车车灯100的作用进行选择,并且这些LED灯的颜色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当汽车车灯100需要作为制动灯和后位置灯使用时,可以采用红色的LED灯;当汽车车灯100需要作为日间行车灯和前位置灯使用时,可以采用白色的LED灯和/或红色的LED灯。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充气灯泡、卤钨灯泡等作为光源110,并且可以配合滤光片改变灯光颜色。散射膜120位于光源110的出光侧,光源110所发出的灯光穿透散射膜120后射出。通过改变散射膜120的透明度可以改变穿透散射膜120后射出的灯光亮度、灯光照射角度范围等。控制电路与散射膜120电连接。控制电路用于向散射膜120输出不同的电压以控制散射膜120在透明状态和非透明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例如,控制电路可以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源、开关以及可调电阻。散射膜120与可调电阻连接。通过开关控制电源与散射膜120的通断,从而给散射膜120通电或者断电,并且在开关闭合时,利用可调电阻可以调节控制电路输出给散射膜120的电压大小。具体包括,在汽车车灯100作为第一信号灯使用时,控制电路向散射膜120输出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车灯,其特征在于,包括:/n光源;/n散射膜,位于所述光源的出光侧;以及/n控制电路,与所述散射膜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向所述散射膜输出不同的电压,以控制所述散射膜在透明状态与非透明状态之间切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车灯,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源;
散射膜,位于所述光源的出光侧;以及
控制电路,与所述散射膜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向所述散射膜输出不同的电压,以控制所述散射膜在透明状态与非透明状态之间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在所述汽车车灯作为第一信号灯时向所述散射膜输出第一电压,以使得所述散射膜处于透明状态;所述第一电压的范围为48V~220V。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射膜呈透明状态时,所述散射膜的透明度范围为75%~1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射膜呈透明状态时,所述散射膜的透明度为1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在所述汽车车灯作为第二信号灯时向所述散射膜输出第二电压,以使得所述散射膜处于非透明状态;所述第二电压的范围为0V。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灯,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舒陈侃李栋材蒋晨阳周诵杰
申请(专利权)人: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