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BC-PEG-TP联合光动力在治疗骨肉瘤中的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77020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19
TPBC‑PEG‑TP联合光动力在治疗骨肉瘤中的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Ph响应纳米载体双还原单羟基四苯基卟啉(TPBC)‑聚乙二醇纳米胶束(ethylene glycol methoxy poly,PEG)包被雷公藤甲素(TP)(TPBC‑PEG‑TP)联合光动力在制备治疗骨肉瘤生长和转移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用于预防和治疗骨肉瘤发生、发展、转移、耐药的新型肿瘤靶向递送系统联合光动力治疗,可有效解决骨肉瘤死亡率高、存活时间短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TPBC-PEG-TP联合光动力在治疗骨肉瘤中的用途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Ph响应纳米载体双还原单羟基四苯基卟啉(TPBC)-聚乙二醇纳米胶束(ethyleneglycolmethoxypoly,PEG)包被雷公藤甲素(TP)(TPBC-PEG-TP)联合光动力在治疗骨肉瘤生长和转移方面的用途。
技术介绍
骨肉瘤(Osteosarcoma,OS),是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有两个发病高峰,分别为10-14岁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儿童/青少年和65岁以上老年人,儿童/青少年多发。骨肉瘤临床以疼痛、肿块、肢体活动障碍为主要症状,其临床病理改变为骨质破坏,表现为溶骨性,其病程改变具有恶性度高、异质性高、生长迅速、早期转移的特点。由于骨肉瘤早期疼痛不明显,呈进展性改变,因此前期经常被误诊而延误病情的诊治。近年来随着新辅助化疗等多样化综合疗法的运用,患者5年生存率提高至60%-70%,但10%-20%骨肉瘤患者在确诊时即为转移性,其5年生存率只有20%,手术治疗后80%的患者出现转移。由于骨肉瘤恶性程度高、发病因素复杂、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缺乏临床有效治疗药物,以及广泛存在耐药性,对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巨大的痛苦和经济压力,因此寻找一种毒副作用较小且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极为迫切。pH响应型纳米载体因具有智能的酸敏或碱敏释药性能,已成为当前一类重要的多功能纳米载体,并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特别是酸敏性纳米载体,可用于肿瘤弱酸微环境的药物控释,因而对药物的定点释放和癌症的靶向治疗等生物医学应用发挥了积极作用。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又称雷公藤内酯醇,是从卫矛科植物雷公藤中提取的一种环氧二萜内酯化合物,是雷公藤提取物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广谱、高效抗肿瘤作用,但因其副作用大,限制了临床使用。光动力疗法,原称光辐射疗法,是一种用特定波长的光照射一定的光敏物质后产生一系列化学、物理、生物反应,用于诊断和治疗肿瘤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希望提供可用于预防和治疗骨肉瘤(osteosarcoma)发生、发展、转移、耐药的一种新型肿瘤靶向递送系统联合光动力治疗,用于效解决骨肉瘤死亡率高、存活时间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提出基于:确定了不同浓度TPBC-PEG-TP处理骨肉瘤细胞143B和U2OS,经光照后,光动力与pH响应释放的TP协同抑制骨肉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通过CCK8试剂盒检测,发现光动力与pH响应释放的TP剂量依赖性协同抑制骨肉瘤细胞存活率;通过细胞克隆形成检测,发现光动力与pH响应释放的TP剂量依赖性协同抑制骨肉瘤细胞克隆形成;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光动力与pH响应释放的TP剂量依赖性协同使骨肉瘤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用于预防和治疗骨肉瘤发生、发展、转移、耐药的新型肿瘤靶向递送系统联合光动力治疗,可有效解决骨肉瘤高死亡率、存活时间短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显示利用紫外检测TPBC-PEG胶束的特征。图2显示利用紫外检测TPBC-PEG胶束对triptolide(TP)的包载率。图3显示利用纳米粒度分析仪检测TPBC-PEG和TPBC-PEG-TP的粒径大小。图4显示利用质谱分析仪分析不同pH值条件下释放出来TP的量检测TPBC-PEG-TP的pH响应。图5显示利用CCK8试剂盒检测不同浓度TP处理骨肉瘤细胞后的存活率。图6显示利用CCK8试剂盒检测不同浓度TPBC-PEG-TP处理骨肉瘤细胞后的存活率。图7显示利用CCK8试剂盒检测光动力与TP药物化疗协同抑制骨肉瘤细胞存活率。图8显示利用细胞克隆实验检测光动力与TP药物化疗协同抑制骨肉瘤细胞克隆形成。图9显示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光动力与TP药物化疗协同将骨肉瘤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这些实施例应理解为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记载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效变化和修改同样落入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①紫外检测TPBC的吸收范围扩宽至近红外区,随着波长数的增加,其对肿瘤的组织穿透性增强,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在740nm处吸收峰强度较强,且接上peg以后不影响吸收峰(如图1所示)。②通过紫外检测分析发现TPBC-PEG胶束对triptolide(TP)的包载率为6.85%(如图2显示)。③纳米粒度分析仪检测TPBC-PEG和TPBC-PEG-TP胶束的粒径大小分别为118nm和170nm(如图3所示)。④质谱分析不同pH环境中,TPBC-PEG-TP胶束中TP的释放量,结果发现在4.0-7.4范围内,PH值越低,释放出雷公藤的量越多(如图4所示)。⑤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存活率取生长状态良好、处于对数生长期的骨肉瘤细胞消化,电子计数仪计数,96孔板铺板,调整细胞密度至5000个细胞/孔(100μl/孔,50000个细胞/ml),37℃、5%CO2培养箱中培养不少于24h后(细胞贴壁、状态良好),加入梯度浓度的TP、TPBC-PEG或TPBC-PEG-TP,光照或不光照(功率150mW、5-8min),37℃培养箱共同培养24h后,加入10μl/孔CCK8溶液,混匀、避光孵育1-2h,使用酶标仪在450nm处检测液孔吸光度(O.D值)。结果发现光动力与pH响应释放的TP剂量依赖性协同抑制骨肉瘤细胞存活率(如图5-图7所示)。⑥细胞克隆实验取生长状态良好、处于对数生长期的骨肉瘤细胞消化,电子计数仪计数,12孔板铺板,调整细胞密度至300个细胞/孔(1ml/孔)37℃、5%CO2培养箱中培养不少于24h后(细胞贴壁、状态良好),加入TP浓度100nM所对应的TP,TPBC-PEG-TP,37℃培养箱共同培养24h后,有或者无光照(功率150mW,5-8min)后换液,放入37℃培养,每天显微镜下观察,每两天换一次培养基,7-9天后,吸取旧的培养基,pbs清洗一遍,每孔加入1ml多聚甲醛,放摇床上固定10min后,加入1ml10%的结晶紫染色,摇床上放置10min后,倒置显微镜下拍照,计数。结果发现光动力与pH响应释放的TP剂量依赖性协同抑制骨肉瘤细胞克隆形成(如图8所示)。⑦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骨肉瘤细胞以1*105个/ml的浓度接种到6孔板,培养24h,分别用不同浓度的TPBC-PEG-TP处理细胞,光照和不光照(功率150mW、5-8min)后培养24h;Trypsin消化细胞,收集细胞,用70%冰乙醇固定细胞,4℃过夜;RnaseA37℃处理细胞30min;PI4℃避光孵育30min;BDC6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结果发现光动力与pH响应释放的TP剂量依赖性协同使骨肉瘤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如图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Ph响应纳米载体双还原单羟基四苯基卟啉-聚乙二醇纳米胶束载体包被雷公藤甲素联合光动力在制备治疗骨肉瘤生长和转移药物中的用途。/n

【技术特征摘要】
1.Ph响应纳米载体双还原单羟基四苯基卟啉-聚乙二醇纳米胶束载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燕萍张伟安王拥军王雯艺胡少朴常君丽支文兰王晓波梁倩倩刘书芬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