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商用车后锁油缸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63700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商用车后锁油缸结构,包括缸体、加热线圈和金属导热层;所述缸体中部外周面套接有金属导热层,且金属导热层外周面设置有加热线圈;所述缸体安装在商用车上;所述温控器安装在商用车驾驶室内部,且温控器上端面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温控器与外部电源为普通电性相连接。加热线圈设置在金属导热层外部,有利于通过控制器将加热线圈开始运作并产生热量,使金属导热层将热量传递给缸体外壁,从而使缸体内部的液压油不会因气温过低而产生黏度大的现象发生,提高了液压油的流动性,且通过在金属导热层下部外周面安装有温控器,使金属导热层温度过高后会自动将加热线圈进行断电,从而有效降低了因加热过高而产生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商用车后锁油缸结构
本技术属于液压油缸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商用车后锁油缸结构。
技术介绍
液压缸是将液压能转变为机械能的、做直线往复运动(或摆动运动)的液压执行元件。它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用它来实现往复运动时,可免去减速装置,并且没有传动间隙,运动平稳,因此在各种机械的液压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液压缸输出力和活塞有效面积及其两边的压差成正比;液压缸基本上由缸筒和缸盖、活塞和活塞杆、密封装置、缓冲装置与排气装置组成。缓冲装置与排气装置视具体应用场合而定,其他装置则必不可少。如申请号:CN201620938643.5本技术公开一种汽车油缸,包括缸座、缸筒、和缸盖,所述缸座上设置有进出油流道,所述缸筒安装在缸座上,所述缸盖固定在缸筒的另一端,所述缸筒上设置有外隔热套,所述缸筒内安装有活塞,所述活塞上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上设置有环槽,所述环槽上固定有密封圈,所述活塞和活塞杆均为中空结构,所述活塞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活塞杆上设置有制冷单元,所述制冷单元包括冷气入口、冷却管路和冷气出口,所述冷却管路延伸至活塞内腔,所述冷气入口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上连接有温控仪,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温控仪连接;该汽车油缸密封性能好,使用寿命长。基于上述专利的检索,以及结合现有技术中的设备发现,液压油缸是商用车上必不可少的液压执行元件,商用车一般是在室外进行工作。而现有的液压油缸在寒冷的冬季气温较低的情况下,会使油缸内部的液压油黏度大,流动性差,最终会导致液压油缸动作缓慢,推动无力的现象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商用车后锁油缸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商用车后锁油缸结构,包括缸体、金属保护层、温控器防尘罩、加长电线、控制器、控制开关、温控器、矩形散热片、加热线圈和金属导热层;所述缸体中部外周面套接有金属导热层,且金属导热层外周面设置有加热线圈;所述金属导热层下部外周面安装有温控器,且温控器上安装有温控器防尘罩;所述加热线圈外周面套接有金属保护层,且金属保护层上下两端内周面均与金属导热层外周面固定相连接;所述金属保护层外周面设置有矩形散热片;所述加热线圈与温控器为普通电性相连接,且温控器通过加长电线与控制器为普通电性相连接;所述缸体安装在商用车上;所述温控器安装在商用车驾驶室内部,且温控器上端面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温控器与外部电源为普通电性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线圈的直径为八毫米至十毫米,且加热线圈在金属导热层外周面呈螺旋状分布。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导热层的厚度为五毫米至七毫米,且金属导热层长度占缸体中缸筒长度的五分之三。进一步的,所述矩形散热片的数量为二十五片,且二十五片所述矩形散热片在金属保护层外周面上呈环形阵列状分布。进一步的,所述温控器上设置有温度金属感应圈,且温控器上温度金属感应圈高度占金属导热层高度的六分之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加热线圈设置在金属导热层外部,有利于通过控制器将加热线圈开始运作并产生热量,使金属导热层将热量传递给缸体外壁,从而使缸体内部的液压油不会因气温过低而产生黏度大的现象发生,提高了液压油的流动性,且通过在金属导热层下部外周面安装有温控器,使金属导热层温度过高后会自动将加热线圈进行断电,从而有效降低了因加热过高而产生的安全隐患。矩形散热片设置在金属保护层外部,通过矩形散热片,使缸体内部的液压油温度过高时得到及时有效的降温,从而使缸体内部液压油的黏度、润滑性和耐磨性均处于良好状态,提高了液压油缸的使用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轴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去掉加长电线和控制器后轴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图2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缸体和加热线圈轴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去掉加长电线和控制器后前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图5中B-B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图6中C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1、缸体;2、金属保护层;3、温控器防尘罩;4、加长电线;5、控制器;6、控制开关;7、温控器;8、矩形散热片;9、加热线圈;10、金属导热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7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商用车后锁油缸结构,包括缸体1、金属保护层2、温控器防尘罩3、加长电线4、控制器5、控制开关6、温控器7、矩形散热片8、加热线圈9和金属导热层10;所述缸体1中部外周面套接有金属导热层10,且金属导热层10外周面设置有加热线圈9,如附图4所示;所述金属导热层10下部外周面安装有温控器7,且温控器7上安装有温控器防尘罩3如附图1至附图2所示;所述加热线圈9外周面套接有金属保护层2,且金属保护层2上下两端内周面均与金属导热层10外周面固定相连接,如附图7所示;所述金属保护层2外周面设置有矩形散热片8,如附图3所示;所述加热线圈9与温控器7为普通电性相连接,且温控器7通过加长电线4与控制器5为普通电性相连接,如附图1所示;所述缸体1安装在商用车上;所述温控器7安装在商用车驾驶室内部,且温控器7上端面设置有控制开关6;所述温控器7与外部电源为普通电性相连接。其中,所述加热线圈9的直径为八毫米至十毫米,且加热线圈9在金属导热层10外周面呈螺旋状分布,如附图4所示,通过加热线圈9,使金属导热层10产生热量,并通过金属导热层10将热量传递到缸体1外壁,从而使缸体1内部的液压油不会因气温过低而产生黏度大的现象发生,提高了液压油的流动性,从而使缸体1内部的液压油不会因气温过低而产生黏度大的现象发生。其中,所述金属导热层10的厚度为五毫米至七毫米,且金属导热层10长度占缸体1中缸筒长度的五分之三,如附图4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商用车后锁油缸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商用车后锁油缸结构包括缸体(1)、金属保护层(2)、温控器防尘罩(3)、加长电线(4)、控制器(5)、控制开关(6)、温控器(7)、矩形散热片(8)、加热线圈(9)和金属导热层(10);所述缸体(1)中部外周面套接有金属导热层(10),且金属导热层(10)外周面设置有加热线圈(9);所述金属导热层(10)下部外周面安装有温控器(7),且温控器(7)上安装有温控器防尘罩(3);所述加热线圈(9)外周面套接有金属保护层(2),且金属保护层(2)上下两端内周面均与金属导热层(10)外周面固定相连接;所述金属保护层(2)外周面设置有矩形散热片(8);所述加热线圈(9)与温控器(7)为普通电性相连接,且温控器(7)通过加长电线(4)与控制器(5)为普通电性相连接;所述缸体(1)安装在商用车上;所述温控器(7)安装在商用车驾驶室内部,且温控器(7)上端面设置有控制开关(6);所述温控器(7)与外部电源为普通电性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商用车后锁油缸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商用车后锁油缸结构包括缸体(1)、金属保护层(2)、温控器防尘罩(3)、加长电线(4)、控制器(5)、控制开关(6)、温控器(7)、矩形散热片(8)、加热线圈(9)和金属导热层(10);所述缸体(1)中部外周面套接有金属导热层(10),且金属导热层(10)外周面设置有加热线圈(9);所述金属导热层(10)下部外周面安装有温控器(7),且温控器(7)上安装有温控器防尘罩(3);所述加热线圈(9)外周面套接有金属保护层(2),且金属保护层(2)上下两端内周面均与金属导热层(10)外周面固定相连接;所述金属保护层(2)外周面设置有矩形散热片(8);所述加热线圈(9)与温控器(7)为普通电性相连接,且温控器(7)通过加长电线(4)与控制器(5)为普通电性相连接;所述缸体(1)安装在商用车上;所述温控器(7)安装在商用车驾驶室内部,且温控器(7)上端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平徐祖建王鹏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赞博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