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多级泵空间导叶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6341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式多级泵空间导叶体,包括外壳体、内壳体;特点是所述的外壳体右端设置有连接法兰,内壳体中间位置设置有导叶轮毂,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设置有导叶叶片;所述的导叶叶片末端沿轴向设置有延伸段;所述的导叶轮毂的右侧设置有次级叶轮,次级叶轮与外壳体相配合连接,次级叶轮左端设置为叶轮进口;所述的次级叶轮上设置有若干叶轮叶片,叶轮叶片进口与叶轮进口之间设置有间距,叶轮叶片出口与次级叶轮右端齐平。优点是结构简单,更加彻底地消除次级叶轮进口流体的速度旋转分量,降低流体的湍流强度,改善叶轮进口流动状态,降低叶轮导叶过渡区域的水力损失,并显著增加了下一级级叶轮的扬程,提高了泵运行平稳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式多级泵空间导叶体
本技术涉及泵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式多级泵空间导叶体。
技术介绍
空间导叶体在长轴潜水泵、液下泵、导叶式混流泵中应用广泛,其作用是将首级叶轮的流体收集转换为压力能并输送至下一级叶轮,同时将径向流动改为轴向流动,并消除圆周速度分量。但根据目前所有的资料来看,由于有限叶片数条件下,流动并不能完全遵循导叶出口流线趋势,必然存在速度的圆周分量。在泵基本方程式中,叶轮进口速度若存在旋转分量,即,导致下一级叶轮扬程H显著降低,进而对整泵的性能有较大损耗。空间导叶体与叶轮为动静匹配关系,其过渡区流动结构复杂,易发生流动分离。立式多级泵空间导叶体内的水力损失约占泵内水力损失约至40%~50%,是泵内流动损失最多的过流部件。现有技术的空间导叶体存在着无法消除次级叶轮进口流体的速度旋转分量,叶轮导叶过渡区域的水力损失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立式多级泵空间导叶体,结构紧凑,稳定性好,使用效果好,解决了以上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的技术要求,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立式多级泵空间导叶体,包括外壳体、内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体右端设置有连接法兰,内壳体中间位置设置有导叶轮毂,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设置有导叶叶片,导叶叶片设置为弧形曲面;所述的导叶叶片末端沿轴向设置有延伸段;所述的导叶轮毂的右侧设置有次级叶轮,次级叶轮与外壳体相配合连接,次级叶轮左端设置为叶轮进口;所述的次级叶轮上设置有若干叶轮叶片,叶轮叶片进口与叶轮进口之间设置有间距,叶轮叶片出口与次级叶轮右端齐平。优选的:所述的导叶叶片末端的延伸段包括导叶叶片长延伸段和导叶叶片短延伸段,导叶叶片长延伸段的末端设置在叶轮进口与叶轮叶片进口之间,导叶叶片短延伸段的末端与叶轮进口齐平。优选的:所述的导叶叶片长延伸段和导叶叶片短延伸段的出口边与导叶轮毂的右端面平行。优选的:所述的导叶叶片长延伸段和导叶叶片短延伸段间隔分布。优选的:所述的导叶叶片长延伸段的末端与次级叶轮之间设置有间隙。优选的:所述的导叶叶片沿同一方向弯曲。优选的:所述的导叶叶片的数量设置为偶数片。优选的:所述的外壳体与连接法兰之间设置加强筋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一种立式多级泵空间导叶体,与传统结构相比:外壳体右端设置有连接法兰,保证多级立式多级泵空间导叶体精准装配;导叶叶片长延伸段的末端设置在叶轮进口与叶轮叶片进口之间,导叶叶片短延伸段的末端与叶轮进口齐平;有效避免次级叶轮进口入流排挤恶化;导叶叶片长延伸段和导叶叶片短延伸段间隔分布,保证次级叶轮入流对称;导叶叶片长延伸段的末端与次级叶轮之间设置有间隙,有效避免伸入叶轮的导叶叶片长延伸段尾缘与旋转的叶轮发生摩擦或抱死而引发结构破坏;本技术结构简单,通过延长导叶叶片的出口位置,更加彻底地消除次级叶轮进口流体的速度旋转分量,降低流体的湍流强度,改善叶轮进口流动状态,降低叶轮导叶过渡区域的水力损失,并显著增加了下一级级叶轮的扬程,提高了泵运行平稳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导叶轮毂及导叶叶片结构示意图;在图中:1.外壳体;2.内壳体;3.连接法兰;4.导叶轮毂;5.导叶叶片;5-1.导叶叶片长延伸段;5-2.导叶叶片短延伸段;6.次级叶轮;7.叶轮进口;8.叶轮叶片;9.叶轮叶片进口;10.叶轮叶片出口;11.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在附图中:一种立式多级泵空间导叶体,包括外壳体1、内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体1右端设置有连接法兰3,内壳体2中间位置设置有导叶轮毂4,外壳体1与内壳体2之间设置有导叶叶片5,导叶叶片5设置为弧形曲面;所述的导叶叶片5末端沿轴向设置有延伸段;所述的导叶轮毂4的右侧设置有次级叶轮6,次级叶轮6与外壳体1相配合连接,次级叶轮6左端设置为叶轮进口7;所述的次级叶轮6上设置有若干叶轮叶片8,叶轮叶片进口9与叶轮进口7之间设置有间距,叶轮叶片出口10与次级叶轮6右端齐平。所述的导叶叶片5末端的延伸段包括导叶叶片长延伸段5-1和导叶叶片短延伸段5-2,导叶叶片长延伸段5-1的末端设置在叶轮进口7与叶轮叶片进口9之间,导叶叶片短延伸段5-2的末端与叶轮进口7齐平。所述的导叶叶片长延伸段5-1和导叶叶片短延伸段5-2的出口边与导叶轮毂4的右端面平行;所述的导叶叶片长延伸段5-1和导叶叶片短延伸段5-2间隔分布;所述的导叶叶片长延伸段5-1的末端与次级叶轮6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的导叶叶片5沿同一方向弯曲;所述的导叶叶片5的数量设置为偶数片;所述的外壳体1与连接法兰3之间设置加强筋板11。本技术的具体实施:结合图1、2,本技术所述的立式多级泵空间导叶体包括外壳体、内壳体、轮毂、连接法兰和导叶叶片。导叶叶片采用传统的理论方法或CFturbo、TurboDesign等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设计而成。延伸而成的长叶片与短叶片数目一致,各为3~5片,且间隔分布,即绕轴心对称。长叶片延伸至次级叶轮进口与其叶片进口中间位置,伸入叶轮部分径向尺寸减小10%,并进行圆弧过渡处理;短叶片延伸至次级叶轮进口;本技术可用于深井潜水泵、熔盐泵等液下泵,结构可靠性好,材料采用耐腐蚀不锈钢;成型方式可为整体铸造或由部分冲压焊接而成。外壳体右端设置有连接法兰,保证多级立式多级泵空间导叶体精准装配;导叶叶片长延伸段的末端设置在叶轮进口与叶轮叶片进口之间,导叶叶片短延伸段的末端与叶轮进口齐平;有效避免次级叶轮进口入流排挤恶化;导叶叶片长延伸段和导叶叶片短延伸段间隔分布,保证次级叶轮入流对称;导叶叶片长延伸段的末端与次级叶轮之间设置有间隙,有效避免伸入叶轮的导叶叶片长延伸段尾缘与旋转的叶轮发生摩擦或抱死而引发结构破坏;本技术结构简单,通过延长导叶叶片的出口位置,更加彻底地消除次级叶轮进口流体的速度旋转分量,降低流体的湍流强度,改善叶轮进口流动状态,降低叶轮导叶过渡区域的水力损失,并显著增加了下一级级叶轮的扬程,提高了泵运行平稳性。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描述,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式多级泵空间导叶体,包括外壳体(1)、内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体(1)右端设置有连接法兰(3),内壳体(2)中间位置设置有导叶轮毂(4),外壳体(1)与内壳体(2)之间设置有导叶叶片(5),导叶叶片(5)设置为弧形曲面;所述的导叶叶片(5)末端沿轴向设置有延伸段;所述的导叶轮毂(4)的右侧设置有次级叶轮(6),次级叶轮(6)与外壳体(1)相配合连接,次级叶轮(6)左端设置为叶轮进口(7);所述的次级叶轮(6)上设置有若干叶轮叶片(8),叶轮叶片进口(9)与叶轮进口(7)之间设置有间距,叶轮叶片出口(10)与次级叶轮(6)右端齐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多级泵空间导叶体,包括外壳体(1)、内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体(1)右端设置有连接法兰(3),内壳体(2)中间位置设置有导叶轮毂(4),外壳体(1)与内壳体(2)之间设置有导叶叶片(5),导叶叶片(5)设置为弧形曲面;所述的导叶叶片(5)末端沿轴向设置有延伸段;所述的导叶轮毂(4)的右侧设置有次级叶轮(6),次级叶轮(6)与外壳体(1)相配合连接,次级叶轮(6)左端设置为叶轮进口(7);所述的次级叶轮(6)上设置有若干叶轮叶片(8),叶轮叶片进口(9)与叶轮进口(7)之间设置有间距,叶轮叶片出口(10)与次级叶轮(6)右端齐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多级泵空间导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叶叶片(5)末端的延伸段包括导叶叶片长延伸段(5-1)和导叶叶片短延伸段(5-2),导叶叶片长延伸段(5-1)的末端设置在叶轮进口(7)与叶轮叶片进口(9)之间,导叶叶片短延伸段(5-2)的末端与叶轮进口(7)齐平。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光国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麟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