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电站无故障地坑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75856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核电站无故障地坑泵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核电站无故障地坑泵,结构简单,故障率低,避免了复杂的操作,降低了维护成本。电机和电机支架相连接,电机支架与轴承支架相连接,角接触球轴承安装在轴承支架的上端,圆柱滚子轴承安装在轴承支架的下端,轴安装在角接触球轴承和圆柱滚子轴承内圈上,轴的一端与电机输出轴通过联轴器相连接,轴承盖安装在轴承支架上,支撑管与轴承支架相连接,泵盖与支撑管相连接,盖口环固定在泵盖上,叶轮安装在轴的下端,泵体与泵盖相连接,体口环固定在泵体上,吸入管与泵体相连接,过滤网安装在吸入管下端,出液管与泵体相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电站无故障地坑泵
本技术涉及一种核电站无故障地坑泵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核电站无故障地坑泵。
技术介绍
核电站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液,为了保证核电站的正常运行,必须及时排除这些废液,传统的泵结构设计采用了大量密封件,密封件在设备运行时磨损严重,经常更换;其次,设备初次使用时要进行排气或者倒灌等操作,费时费力,且维护成本高,所以设计一种核电站无故障地坑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核电站无故障地坑泵,结构简单,故障率低,避免了复杂的操作,降低了维护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涉及一种核电站无故障地坑泵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核电站无故障地坑泵包括电机、电机支架、角接触球轴承、轴承支架、圆柱滚子轴承、轴承盖、出液管、轴、支撑管、泵盖、盖口环、叶轮、体口环、泵体、过滤网和吸入管,结构简单,故障率低,避免了复杂的操作,降低了维护成本。电机和电机支架相连接,电机支架与轴承支架相连接,角接触球轴承安装在轴承支架的上端,圆柱滚子轴承安装在轴承支架的下端,轴安装在角接触球轴承和圆柱滚子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核电站无故障地坑泵,包括电机(1)、电机支架(2)、角接触球轴承(3)、轴承支架(4)、圆柱滚子轴承(5)、轴承盖(6)、出液管(7)、轴(8)、支撑管(9)、泵盖(10)、盖口环(11)、叶轮(12)、体口环(13)、泵体(14)、过滤网(15)和吸入管(16),其特征在于:电机(1)和电机支架(2)相连接,电机支架(2)与轴承支架(4)相连接,角接触球轴承(3)安装在轴承支架(4)的上端,圆柱滚子轴承(5)安装在轴承支架(4)的下端,轴(8)安装在角接触球轴承(3)和圆柱滚子轴承(5)内圈上,轴(8)的一端与电机(1)输出轴通过联轴器相连接,轴承盖(6)通过螺钉安装在轴承支架(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电站无故障地坑泵,包括电机(1)、电机支架(2)、角接触球轴承(3)、轴承支架(4)、圆柱滚子轴承(5)、轴承盖(6)、出液管(7)、轴(8)、支撑管(9)、泵盖(10)、盖口环(11)、叶轮(12)、体口环(13)、泵体(14)、过滤网(15)和吸入管(16),其特征在于:电机(1)和电机支架(2)相连接,电机支架(2)与轴承支架(4)相连接,角接触球轴承(3)安装在轴承支架(4)的上端,圆柱滚子轴承(5)安装在轴承支架(4)的下端,轴(8)安装在角接触球轴承(3)和圆柱滚子轴承(5)内圈上,轴(8)的一端与电机(1)输出轴通过联轴器相连接,轴承盖(6)通过螺钉安装在轴承支架(4)上,支撑管(9)一端与轴承盖(6)相连接,泵盖(10)与支撑管(9)相连接,盖口环(11)固定在泵盖(10)上,叶轮(12)通过薄螺母安装在轴(8)的下端,泵体(14)与泵盖(10)相连接,体口环(13)固定在泵体(14)上,吸入管(16)上端与泵体(14)相连接,过滤网(15)安装在吸入管(16)下端,叶轮(12)与盖口环(11)和体口环(13)之间有间隙,出液管(7)与泵体(14)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广录石文宁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鸿泽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