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轴系统及电动自行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05448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中轴系统,包括安装于车架上的中轴系统本体,中轴系统本体包括中轴、牙盘、左脚蹬、左曲柄、右脚蹬、右曲柄,车架包括主梁管、左边管、右边管,右边管的下部连接有右边架板,左边管的下部连接有左边架板,左边架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螺纹套,中轴的左端安装有左轴承,左轴承的外部安装有左轴承挡座,左轴承挡座与螺纹套螺纹连接,牙盘固定于中轴上,右边架板的内侧固定连接右轴承挡座,右轴承挡座内设置有右轴承,右轴承安装于中轴的右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中轴的受力支撑点外移,使得中轴可受力矩变强,进而能够防止中轴变形,采用上述结构的中轴系统,能将多余的装配动作留在线下预装配,让线上作业更为方便、快捷;以及一种包括该中轴系统的电动自行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轴系统及电动自行车
本技术涉及电动自行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轴系统及电动自行车。
技术介绍
目前,电动自行车国标法规要求,电动自行车必须要具有脚踏骑行功能,因此,电动自行车的车架1上需安装中轴系统2以实现骑行功能。请参照图1及图2所示,现有中轴系统2的装配顺序如下:Step1:将右轴承挡座3固定在螺纹套管4内;右轴承挡座3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其与螺纹套管4螺纹连接,连接时,需要用扳手拧紧;Step2:将右滚子轴承5套在中轴10上;Step3:将中轴10从左向右穿过螺纹套管4;Step4:当中轴10刚穿出右轴承挡座3一小节时,将牙盘6套上中轴10,此时,中轴10才可继续向右伸,直至中轴限位与右滚子轴承5和右轴承挡座3接触;Step5:将左滚子轴承7穿上中轴10;Step6:将左轴承挡座8固定在螺纹套管4内;左轴承挡座8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其与螺纹套管4螺纹连接,连接时,需要用扳手拧紧;Step7:拧紧止退螺母9;需要用扳手拧紧;Step8:最后通过牙盘紧固螺钉11将牙盘6带紧。中轴系统2装配工作基本完成,最后装上链条12、曲柄13、脚蹬14即可。上述装配方式共有8步,动作过于繁琐,且其螺纹也非普通螺纹,拧紧操作不便;在流水线上作业,大大影响生产效率。此外,由于牙盘6位置的关系,螺纹套管4的长度会比较短,整个中轴系统2由焊接于车架1上的螺纹套管4支撑,此时,脚蹬14与旋转支撑点距离较远,中轴10受踩踏力矩较大,力的传递损耗较大,且容易造成中轴10变形,后期更换中轴10时,还需要将车身覆盖件拆完,才能将左轴承挡座8、右轴承挡座3卸下,给维护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由此,急需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中轴系统及电动自行车,其具有结构简单,装配方便,便于维护的特点。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中轴系统,包括安装于车架上的中轴系统本体,所述中轴系统本体包括中轴、牙盘、左脚蹬、左曲柄、右脚蹬、右曲柄,所述车架包括主梁管、左边管、右边管,所述右边管的下部连接有右边架板,所述左边管的下部连接有左边架板,所述左边架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上开有套孔,所述左边架板上对应所述套孔的位置开有第一通孔,所述中轴的左端端头依次穿过套孔、第一通孔后与左曲柄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左曲柄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左脚蹬,所述中轴的左端安装有左轴承,所述左轴承的外部安装有左轴承挡座,所述左轴承挡座与所述螺纹套螺纹连接,所述牙盘固定于所述中轴上,且所述牙盘在所述中轴的轴向方向上位于所述左边架板、所述右边架板之间,所述右边架板的内侧固定连接右轴承挡座,所述右轴承挡座内设置有右轴承,所述右轴承安装于所述中轴的右端,所述中轴的右端端头与所述右曲柄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右曲柄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右脚蹬。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右轴承为圆锥滚子轴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左轴承为滚子轴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左边架板上固定连接有止退挡片,所述止退挡片包括固定部及止退部,所述固定部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左边架板上,所述止退部与所述固定部相连,且所述止退部的右端面顶压在所述左轴承挡座的左端面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止退部为一体结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左轴承挡座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螺纹套开有套孔,所述套孔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中轴的左端设置有用于限定左轴承位置的第一限位凸环。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中轴的右端设置有用于限定右轴承位置的第二限位凸环。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牙盘通过牙盘紧固螺钉固定于所述中轴上。一种电动自行车,包括如上所述的中轴系统。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其通过将中轴的受力支撑点外移,使得中轴可受力矩变强,进而能够防止中轴变形,且将中轴系统与车架的安装位置移到车架边管的外侧后,能够便于售后维修更换,无需拆车身覆盖件,此外,采用上述结构的中轴系统,能将多余的装配动作留在线下预装配,让线上作业更为方便、快捷,从而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中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中轴系统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轴系统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请参照图3及图4所示,图3为本技术中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轴系统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于本实施例中,一种中轴系统,包括安装于车架101上的中轴系统本体102,所述中轴系统本体102包括中轴110、牙盘106、左脚蹬116、左曲柄115、右脚蹬114、右曲柄113,所述车架101包括主梁管、左边管118、右边管119,所述右边管119的下部连接有右边架板121,所述左边管118的下部连接有左边架板120,所述左边架板120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螺纹套104,所述螺纹套104上开有套孔,所述左边架板120上对应所述套孔的位置开有第一通孔,所述中轴110的左端端头依次穿过套孔、第一通孔后与左曲柄11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左曲柄11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左脚蹬116,所述中轴110的左端安装有左轴承107,所述左轴承107的外部安装有左轴承挡座108,所述左轴承挡座108与所述螺纹套104螺纹连接,具体的,所述左轴承挡座108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套孔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所述牙盘106通过牙盘紧固螺钉111固定于所述中轴110上,且所述牙盘106在所述中轴110的轴向方向上位于所述左边架板120、所述右边架板121之间,所述右边架板121的内侧固定连接右轴承挡座103,所述右轴承挡座103内设置有右轴承105,所述右轴承105安装于所述中轴110的右端,所述中轴110的右端端头与所述右曲柄11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右曲柄11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右脚蹬114。本实施例中,右轴承105为圆锥滚子轴承,采用分离型轴承,可实现预装配,具体的,可将右轴承105的内圈预装于中轴上,将右轴承105的外圈预装于右轴承挡座103内。本实施例中,所述左轴承107为滚子轴承。为了保证连接的可靠性,本实施例中,所述左边架板120上固定连接有止退挡片109,所述止退挡片109包括固定部及止退部,所述固定部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左边架板120上,所述止退部与所述固定部相连,且所述止退部的右端面顶压在所述左轴承挡座108的左端面上。为了便于生产制造,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止退部为一体结构。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轴系统,包括安装于车架上的中轴系统本体,所述中轴系统本体包括中轴、牙盘、左脚蹬、左曲柄、右脚蹬、右曲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主梁管、左边管、右边管,所述右边管的下部连接有右边架板,所述左边管的下部连接有左边架板,所述左边架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上开有套孔,所述左边架板上对应所述套孔的位置开有第一通孔,所述中轴的左端端头依次穿过套孔、第一通孔后与左曲柄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左曲柄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左脚蹬,所述中轴的左端安装有左轴承,所述左轴承的外部安装有左轴承挡座,所述左轴承挡座与所述螺纹套螺纹连接,所述牙盘固定于所述中轴上,且所述牙盘在所述中轴的轴向方向上位于所述左边架板、所述右边架板之间,所述右边架板的内侧固定连接右轴承挡座,所述右轴承挡座内设置有右轴承,所述右轴承安装于所述中轴的右端,所述中轴的右端端头与所述右曲柄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右曲柄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右脚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轴系统,包括安装于车架上的中轴系统本体,所述中轴系统本体包括中轴、牙盘、左脚蹬、左曲柄、右脚蹬、右曲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主梁管、左边管、右边管,所述右边管的下部连接有右边架板,所述左边管的下部连接有左边架板,所述左边架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上开有套孔,所述左边架板上对应所述套孔的位置开有第一通孔,所述中轴的左端端头依次穿过套孔、第一通孔后与左曲柄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左曲柄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左脚蹬,所述中轴的左端安装有左轴承,所述左轴承的外部安装有左轴承挡座,所述左轴承挡座与所述螺纹套螺纹连接,所述牙盘固定于所述中轴上,且所述牙盘在所述中轴的轴向方向上位于所述左边架板、所述右边架板之间,所述右边架板的内侧固定连接右轴承挡座,所述右轴承挡座内设置有右轴承,所述右轴承安装于所述中轴的右端,所述中轴的右端端头与所述右曲柄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右曲柄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右脚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右轴承为圆锥滚子轴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轴承为滚子轴承。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化雷
申请(专利权)人:雅迪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