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移动换电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5301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移动换电车,包括车体、底盘及控制系统,所述底盘上设置车厢,其特点是:所述车厢后端为出入口,所述出入口处设置换电托盘及其升降翻转驱动机构,所述车厢内设置存放电池的电池架,所述电池架有多层电池位,每层所述电池位至少能放置一块电池,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升降翻转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换电托盘以水平状态升降实现装卸电池,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升降翻转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换电托盘翻转至水平或垂直状态打开或关闭所述车厢后端的出入口。装载和卸载电池方便、快捷、机动灵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汽车移动换电车
本技术属于电动汽车换电设备制造
,具体说是一种电动汽车移动换电车。
技术介绍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电动汽车以电动机代替燃油机,通过蓄电池供电,由电机驱动而无需变速箱,具有节能环保、操纵和维修方便、运行可靠、噪音低等优点。随着电动汽车的大规模推广应用,电动汽车充电的需求量大增,应用场景也越来越复杂。目前主要采用布设固定式充电或换电站的方式,为电动汽车充电或换电,建设固定式充电或换电站就要涉及城市建设规划、土地审批、环境评价、道路、电力供应等诸多方面,因此,立项、审批程序也很复杂。建设固定式充电或换电站周期长、占地面积大、投资极大、难以在城市干道上大量建设。同时,电动汽车需要开到固定式充电或换电站充电或更换电池,既浪费能源,又缩短了电动汽车有效续驶里程,并且极不方便。在实际充电场景中,除去充电设施铺设不足问题,固定充电桩还存在诸多无法应用的黑色地带(如:无法安装固定充电桩的老旧小区、景区、高速路等盲点区域),而这就是充电行业的痛点所在。目前,在电动汽车发展及市场需求下,越来越多的车企都提出了换电解决方案,但是,这些换电方案的换电点都是固定的,需要在固定换电站进行换电,且站点较大,因成本和模式等方面的问题,不易推广,难以盈利。虽然也有用车带着充电设备去为电动汽车充电的方案,但是,带充电设备的车必须等待缺电的电动汽车充电好才能走,等待时间长,使用效率低,增加了成本,也不易推广。因此,本领域亟待设计一种电动汽车移动换电车,适合装载换电电池为电动汽车更换电池,且装载和卸载方便、快捷、机动灵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移动换电车,装载和卸载电池方便、快捷、机动灵活。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电动汽车移动换电车,包括车体、底盘及控制系统,所述底盘上设置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后端为出入口,所述出入口处设置换电托盘及其升降翻转驱动机构,所述车厢内设置存放电池的电池架,所述电池架有多层电池位,每层所述电池位至少能放置一块电池,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升降翻转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换电托盘以水平状态升降实现装卸电池,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升降翻转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换电托盘翻转至水平或垂直状态打开或关闭所述车厢后端的出入口。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底盘上设置底盘托架,所述车厢以可拆卸方式安装在所述底盘托架上,所述底盘托架上设置车厢锁紧机构,所述车厢的底部设置4个千斤顶。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车厢内靠近所述出入口两侧垂直设置两根升降滑轨,两根所述升降滑轨上端通过导轨横梁连接,所述导轨横梁上设置两个导轨横梁滑轮,所述升降滑轨上设置沿其上下滑动的升降滑块,两块所述升降滑块通过一连接横杆连接,所述换电托盘的底边与所述升降滑块通过铰接轴铰接,所述换电托盘翻转角度范围至少为0-90°,所述升降翻转驱动机构包括顶升电机及绞盘电机,所述顶升电机设置在车厢内靠近所述出入口中间位置,所述顶升电机的升降杆上端设置一根横轴,所述横轴两端各设置一个滑轮,有两根升降拉索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横杆连接,两根所述升降拉索另一端分别绕过上方对应的滑轮与所述电池架或车厢底部连接;所述电池架顶部设置所述绞盘电机,所述绞盘电机传动轴驱动一横向设置的绞盘转轴,所述绞盘转轴两端上分别设置绞盘,有两根斜拉索分别与所述换电托盘的顶边两端连接,两根所述斜拉索另一端分别卷绕在对应一侧所述绞盘上,所述绞盘电机的控制端及顶升电机的控制端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的改进:两根所述升降滑轨设置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设置滑动轮,所述滑动轮的转轴与所述升降滑块连接,所述车厢内的顶升电机两侧各设置一个单列多层电池位的电池架,所述电池架为长方体形的框架,所述电池位为长方体型腔体,所述电池位内放置的所述电池为长方体形。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换电托盘上均匀布置的若干万向轮,所述电池架上的电池位底部两侧设置滚动轮。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车厢后部为出入口框,所述出入口框内设置所述出入口,所述出入口框的底面低于所述底盘托架,所述出入口为矩形,所述换电托盘为略大于所述出入口的矩形。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控制系统中设置控制升降翻转驱动机构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车厢外侧或车体上的驾驶室内,所述控制器上设置顶升按钮和换电托盘开关按钮,所述顶升按钮分别连接顶升电机控制器和绞盘电机控制器,所述顶升电机控制器与顶升电机连接,所述绞盘电机控制器与绞盘电机连接;所述换电托盘开关按钮只与绞盘电机控制器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本技术电动汽车移动换电车在底盘上设置车厢,车厢内设置存放电池的电池架,电池架有多层电池位,用于放置电池;车厢后端的出入口处设置换电托盘及升降翻转驱动机构。控制系统控制升降翻转驱动机构驱动换电托盘升降实现装卸电池,控制系统控制升降翻转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换电托盘翻转实现打开或关闭出入口。其结构紧凑、装载和卸载电池方便、快捷。2、本技术一种电动汽车移动换电车换电替代固定式换电站,换电地点是可以变化的,便于将电池送至需要换电的区域,由换电车去找需要换电的电动汽车为其换电,摆脱了场地限制,机动灵活。很快为目标车辆加满电,无需长时间等待,提高了换电效率。3、本技术一种电动汽车移动换电车的车厢可以与车体分离,车厢独立放置在地面上,车体可以独自行驶去拉其他的车厢,提高了效率。4、本技术一种电动汽车移动换电车装载的电池可以在电价谷期(如深夜)充电,在白天为电动汽车换电,能降低电动汽车的用电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电动汽车移动换电车打开车厢后端出入口后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电动汽车移动换电车中电池架、换电托盘及升降翻转驱动机构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电动汽车移动换电车关闭车厢后端出入口后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电动汽车移动换电车中的车厢与车体分离状态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电动汽车移动换电车中的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图中的序号为:图中的序号为:1-换电托盘、1.1-万向轮、1.2-铰接轴、2-斜拉索、3-升降滑块、4-升降滑轨、4.1-滑动轮、5-电池架、6-升降拉索、7-顶升电机、7.1-顶升电机升降杆、8-车体、9-车厢、10-连接横杆、11-底盘托架、12-绞盘电机、13-绞盘、14-导轨横梁、15-绞盘转轴、16-滑轮、17-换电仓、18-千斤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1-换电托盘、1.1-万向轮、1.2-铰接轴、2-斜拉索、3-升降滑块、4-升降滑轨、4.1-导轨轮、5-电池架、6-升降拉索、7-顶升电机、7.1-顶升电机升降杆、8-车体、9-车厢、10-连接横杆、11-底盘托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汽车移动换电车,包括车体、底盘及控制系统,所述底盘上设置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后端为出入口,所述出入口处设置换电托盘及其升降翻转驱动机构,所述车厢内设置存放电池的电池架,所述电池架有多层电池位,每层所述电池位至少能放置一块电池,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升降翻转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换电托盘以水平状态升降实现装卸电池,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升降翻转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换电托盘翻转至水平或垂直状态打开或关闭所述车厢后端的出入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移动换电车,包括车体、底盘及控制系统,所述底盘上设置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后端为出入口,所述出入口处设置换电托盘及其升降翻转驱动机构,所述车厢内设置存放电池的电池架,所述电池架有多层电池位,每层所述电池位至少能放置一块电池,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升降翻转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换电托盘以水平状态升降实现装卸电池,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升降翻转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换电托盘翻转至水平或垂直状态打开或关闭所述车厢后端的出入口。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移动换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上设置底盘托架,所述车厢以可拆卸方式安装在所述底盘托架上,所述底盘托架上设置车厢锁紧机构,所述车厢的底部设置4个千斤顶。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汽车移动换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内靠近所述出入口两侧垂直设置两根升降滑轨,两根所述升降滑轨上端通过导轨横梁连接,所述导轨横梁上设置两个导轨横梁滑轮,所述升降滑轨上设置沿其上下滑动的升降滑块,两块所述升降滑块通过一连接横杆连接,所述换电托盘的底边与所述升降滑块通过铰接轴铰接,所述换电托盘翻转角度范围至少为0-90°,所述升降翻转驱动机构包括顶升电机及绞盘电机,所述顶升电机设置在车厢内靠近所述出入口中间位置,所述顶升电机的升降杆上端设置一根横轴,所述横轴两端各设置一个滑轮,有两根升降拉索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横杆连接,两根所述升降拉索另一端分别绕过上方对应的滑轮与所述电池架或车厢底部连接;所述电池架顶部设置所述绞盘电机,所述绞盘电机传动轴驱动一横向设置的绞盘转轴,所述绞盘转轴两端上分别设置绞盘,有两根斜拉索分别与所述换电托盘的顶边两端连接,两根所述斜拉索另一端分别卷绕在对应一侧所述绞盘上,所述绞盘电机的控制端及顶升电机的控制端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


4.按照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同鑫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联合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