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高效加工的精密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49713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高效加工的精密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的顶部贯穿设有导管,导管的内侧设有导杆,导杆的顶部固定有限位板,导杆的底部连接有浮板,导管的顶部固定有密封壳体,导管的一侧设有真空泵,真空泵与密封壳体之间通过管道相连通,真空泵的另一侧连接有三通管,下模的一侧底部连接有注塑管,三通管的下端连接有连接管,上模的一侧上端连接有上进水管,上模的另一侧底部连接有上出水管,上模的内侧环绕设有上冷却水管,下模的一侧上端连接有下进水管,下模的另一侧底部连接有下出水管,下模的内侧环绕设有下冷却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模具和内部的塑料液体降温,能够加速产品成型,提高注塑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高效加工的精密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高效加工的精密模具。
技术介绍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随着塑料工业的飞速发展和通用与工程塑料在强度等方面的不断提高,塑料制品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塑料产品的用量也正在上升,塑料模具是一种生产塑料制品的工具,它由几组零件部分构成,这个组合内有成型模腔,注塑时,模具装夹在注塑机上,熔融塑料被注入成型模腔内,并在腔内冷却定型,然后上下模分开,经由顶出系统将制品从模腔顶出离开模具,最后模具再闭合进行下一次注塑,整个注塑过程是循环进行的,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模具都已具有操作简单、加工强度高、使用时间长等优点,基本能够满足大部分的生产需求,然而,对于大多数的注塑模具而言,一方面,在进行塑料注塑的时候,模具内部的空气不易排出,而且容易混到液体塑料的内部,使得注塑时间较长,且注塑产品质量可能出现问题,另一方面,为了使得注塑产品能够快速的成型,需要利用冷却水对其降温,这样使得模具长时间处于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导致模具生锈,再一方面,普通的模具为了增加使用寿命避免被摔坏,从而使用防护垫或其他装置进场对模具的保护,然而在生产的过程中防护垫容易被模具的高温烫坏,并且防护垫降低的模具的散热效果,不利于产品的快速凝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效加工的精密模具,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高效加工的精密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的顶部贯穿设有导管,所述导管的内侧设有导杆,所述导杆的顶部固定有限位板,所述导杆的底部连接有浮板,所述导管的顶部固定有密封壳体,所述导管的一侧设有真空泵,所述真空泵与所述密封壳体之间通过管道相连通,所述真空泵的另一侧连接有三通管,所述下模的一侧底部连接有注塑管,所述三通管的下端连接有连接管,所述上模的一侧上端连接有上进水管,所述上模的另一侧底部连接有上出水管,所述上模的内侧环绕设有上冷却水管,所述上冷却水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进水管和所述上出水管连接,所述下模的一侧上端连接有下进水管,所述下模的另一侧底部连接有下出水管,所述下模的内侧环绕设有下冷却水管,所述下冷却水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下进水管和所述下出水管连接。优选的,所述上模的内侧顶部开设有与所述浮板相适配的凹槽。优选的,所述下模的底部固定有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底部设有防滑垫。优选的,所述三通管上设有阀门。优选的,所述下模的内侧底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一侧与所述注塑管连接,且另一侧与所述连接管连接。优选的,所述空腔内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远离所述注塑管的一侧连接有压缩弹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一种具有高效加工的精密模具,将高温塑料液体通过注塑管注入,打开阀门和开关,真空泵将上模和下模之间的空气依次通过导管、连接管和三通管排到外面,塑料液体在注塑压力和模具内部吸力的双重作用下流进模具内部,由于内部的空气被抽出,避免出现空气混到液体塑料的内部、注塑时间较长、注塑产品质量不良的情况,从而能够快速将模具内部注满,当塑料液体的液面到达浮板后,浮板在浮力下向上移动至凹槽内侧,能够避免塑料液体溢出,从而保护导管,当上模与下模之间注满塑料液体后,使得活动板两侧的液压相等,此时活动板在压缩弹簧的拉力下移动到注塑管端部,使得模具内不会有多余的塑料液体,提高注塑质量,便于脱模,通过上进水管和下进水管注水,冷却水进入上冷却水管和下冷却水管内对模具和内部的塑料液体降温,能够加速产品成型,提高注塑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具有高效加工的精密模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具有高效加工的精密模具的导杆的安装示意图。图中:1、上模;2、下模;3、导管;4、导杆;5、限位板;6、浮板;7、密封壳体;8、真空泵;9、三通管;10、注塑管;11、连接管;12、上进水管;13、上出水管;14、上冷却水管;15、下进水管;16、下出水管;17、下冷却水管;18、凹槽;19、固定底座;20、防滑垫;21、阀门;22、空腔;23、活动板;24、压缩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2所示,一种具有高效加工的精密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所述上模1的顶部贯穿设有导管3,所述导管3的内侧设有导杆4,所述导杆4的顶部固定有限位板5,所述导杆4的底部连接有浮板6,所述导管3的顶部固定有密封壳体7,所述导管3的一侧设有真空泵8,所述真空泵8与所述密封壳体7之间通过管道相连通,所述真空泵8的另一侧连接有三通管9,所述下模2的一侧底部连接有注塑管10,所述三通管9的下端连接有连接管11,所述上模1的一侧上端连接有上进水管12,所述上模1的另一侧底部连接有上出水管13,所述上模1的内侧环绕设有上冷却水管14,所述上冷却水管1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进水管12和所述上出水管13连接,所述下模2的一侧上端连接有下进水管15,所述下模2的另一侧底部连接有下出水管16,所述下模2的内侧环绕设有下冷却水管17,所述下冷却水管17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下进水管15和所述下出水管16连接。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上模1的内侧顶部开设有与所述浮板6相适配的凹槽18。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下模2的底部固定有固定底座19,所述固定底座19的底部设有防滑垫20。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三通管9上设有阀门21。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下模2的内侧底部设有空腔22,所述空腔22的一侧与所述注塑管10连接,且另一侧与所述连接管11连接。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空腔22内设有活动板23,所述活动板远离所述注塑管10的一侧连接有压缩弹簧24。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具有高效加工的精密模具,在使用时,将高温塑料液体通过注塑管10注入,打开阀门13和开关9,真空泵8将上模1和下模2之间的空气依次通过导管8、连接管11和三通管12排到外面,塑料液体在注塑压力和模具内部吸力的双重作用下流进模具内部,由于内部的空气被抽出,避免出现空气混到液体塑料的内部、注塑时间较长、注塑产品质量不良的情况,从而能够快速将模具内部注满,当塑料液体的液面到达浮板19后,浮板19在浮力下向上移动至凹槽18内侧,能够避免塑料液体溢出,从而保护导管8,当上模1与下模2之间注满塑料液体后,使得活动板24两侧的液压相等,此时活动板24在压缩弹簧24的拉力下移动到注塑管10端部,使得模具内不会有多余的塑料液体,提高注塑质量,便于脱模,通过上进水管12和下进水管15注水,冷却水进入上冷却水管14和下冷却水管17内对模具和内部的塑料液体降温,能够加速产品成型,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高效加工的精密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的顶部贯穿设有导管(3),所述导管(3)的内侧设有导杆(4),所述导杆(4)的顶部固定有限位板(5),所述导杆(4)的底部连接有浮板(6),所述导管(3)的顶部固定有密封壳体(7),所述导管(3)的一侧设有真空泵(8),所述真空泵(8)与所述密封壳体(7)之间通过管道相连通,所述真空泵(8)的另一侧连接有三通管(9),所述下模(2)的一侧底部连接有注塑管(10),所述三通管(9)的下端连接有连接管(11),所述上模(1)的一侧上端连接有上进水管(12),所述上模(1)的另一侧底部连接有上出水管(13),所述上模(1)的内侧环绕设有上冷却水管(14),所述上冷却水管(1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进水管(12)和所述上出水管(13)连接,所述下模(2)的一侧上端连接有下进水管(15),所述下模(2)的另一侧底部连接有下出水管(16),所述下模(2)的内侧环绕设有下冷却水管(17),所述下冷却水管(17)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下进水管(15)和所述下出水管(16)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高效加工的精密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的顶部贯穿设有导管(3),所述导管(3)的内侧设有导杆(4),所述导杆(4)的顶部固定有限位板(5),所述导杆(4)的底部连接有浮板(6),所述导管(3)的顶部固定有密封壳体(7),所述导管(3)的一侧设有真空泵(8),所述真空泵(8)与所述密封壳体(7)之间通过管道相连通,所述真空泵(8)的另一侧连接有三通管(9),所述下模(2)的一侧底部连接有注塑管(10),所述三通管(9)的下端连接有连接管(11),所述上模(1)的一侧上端连接有上进水管(12),所述上模(1)的另一侧底部连接有上出水管(13),所述上模(1)的内侧环绕设有上冷却水管(14),所述上冷却水管(1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进水管(12)和所述上出水管(13)连接,所述下模(2)的一侧上端连接有下进水管(15),所述下模(2)的另一侧底部连接有下出水管(16),所述下模(2)的内侧环绕设有下冷却水管(17),所述下冷却水管(17)的两端分别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俊南孙学华吴伟霓粟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恒佳精密模具注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