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顶出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4971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两次顶出模具,包括模仁、第一顶针、第一顶针板及第二顶针板;模仁设置有用于成型产品的型腔;第一顶针设置有用于生成产品的扣位的凸起,第一顶针设置有凸起的一端插入模仁并伸入型腔中,第一顶针可在模仁中滑动;第二顶针插入模仁并可在模仁中滑动,第二顶针与产品的边缘相抵;第一顶针板安装有第一顶针并驱动第一顶针移动;第二顶针板安装有第二顶针并驱动第二顶针移动;第一顶针板设置在模仁与第二顶针板之间;第一顶针板与第二顶针板之间设置有间隙。产品已经顶出型腔,则型腔对产品的外部没有压力,当第二顶针将产品顶出时,大大减小了内扣与凸起之间的干涉,防止内扣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两次顶出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两次顶出模具。
技术介绍
某些小型产品的内扣在进行脱模时,由于空间太小,无法设计型芯进行脱模,但是,若对该位置进行硬脱模,容易造成产品内扣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两次顶出模具,能够对小型产品的内扣进行脱模。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两次顶出模具,包括:模仁,设置有用于成型产品的型腔;第一顶针,设置有用于生成产品的扣位的凸起,所述第一顶针设置有凸起的一端插入所述模仁并伸入所述型腔中,所述第一顶针可在所述模仁中滑动;第二顶针,插入所述模仁并可在所述模仁中滑动,所述第二顶针与产品的边缘相抵;第一顶针板,安装有所述第一顶针并驱动所述第一顶针移动;第二顶针板,安装有所述第二顶针并驱动所述第二顶针移动;所述第一顶针板设置在所述模仁与所述第二顶针板之间;所述第一顶针板与所述第二顶针板之间设置有间隙。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两次顶出模具,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模仁先分离,然后使产品暴露,再利用第一顶针板带动第一顶针将产品从型腔中顶出,再利用第二顶针板带动第二顶针将产品从第一顶针中顶出,由于产品已经顶出型腔,则型腔对产品的外部没有压力,当第二顶针将产品顶出时,大大减小了内扣与凸起之间的干涉,防止内扣损坏。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顶针板与所述第二顶针板之间设置有机械开闭器。利用机械开闭器控制第一顶针板与第二顶针板之间的固定或分离,使安装模具更加方便。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模仁包括上模仁及下模仁,所述下模仁安装在下模板上,所述下模板设置有若干根导柱,所述第一顶针板与所述第二顶针板均与所述导柱滑动连接。利用导柱的导向保证第一顶针板与第二顶针板的运动方向维持在出模的方向,防止模具中的零件发生干涉。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模仁中设置有冷却水道。方便对模具的型腔进行冷却。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模仁中设置有浇道,所述浇道与所述型腔连通。由浇道内注入熔融的原料对产品进行加工。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一顶针与型腔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二顶针与型腔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模仁-10;上模仁-11;下模仁-12;型腔-40;第一顶针-20;凸起-22;第二顶针-30;第一顶针板-21;第二顶针板-31;导柱-50;冷却水道-60;浇道-7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两次顶出模具,包括:模仁10,设置有用于成型产品的型腔40,其中,所述模仁10包括上模仁11及下模仁12;参照图2,第一顶针20,设置有用于生成产品的扣位的凸起22,所述第一顶针20设置有凸起22的一端插入所述模仁10并伸入所述型腔40中,所述第一顶针20可在所述模仁10中滑动;参照图3,第二顶针30,插入所述模仁10并可在所述模仁10中滑动,所述第二顶针30与产品的边缘相抵;第一顶针板21,安装有所述第一顶针20并驱动所述第一顶针20移动;第二顶针板31,安装有所述第二顶针30并驱动所述第二顶针30移动;所述第一顶针板21设置在所述模仁10与所述第二顶针板31之间;所述第一顶针板21与所述第二顶针板31之间设置有间隙。在实际使用时,上模仁11和下模仁12先分离,然后使产品暴露,再利用第一顶针板21带动第一顶针20将产品从型腔40中顶出,再利用第二顶针板31带动第二顶针30将产品从第一顶针20中顶出,由于产品已经顶出型腔40,则型腔40对产品的外部没有压力,当第二顶针30将产品顶出时,因此大大减小了内扣与凸起22之间的干涉,防止内扣损坏。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顶针板21与所述第二顶针板31之间设置有机械开闭器。利用机械开闭器控制第一顶针板21与第二顶针板31之间的固定或分离,使安装模具更加方便。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下模仁12安装在下模板上,所述下模板设置有若干根导柱50,所述第一顶针板21与所述第二顶针板31均与所述导柱50滑动连接。利用导柱50的导向保证第一顶针板21与第二顶针板31的运动方向维持在出模的方向,防止模具中的零件发生干涉。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模仁10中设置有冷却水道60。在加工过程中对模具的型腔40进行冷却。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模仁10中设置有浇道70,所述浇道70与所述型腔40连通。由浇道70内注入熔融的原料对产品进行加工。上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
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两次顶出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模仁(10),设置有用于成型产品的型腔(40);/n第一顶针(20),设置有用于生成产品的扣位的凸起(22),所述第一顶针(20)设置有凸起(22)的一端插入所述模仁(10)并伸入所述型腔(40)中,所述第一顶针(20)可在所述模仁(10)中滑动;/n第二顶针(30),插入所述模仁(10)并可在所述模仁(10)中滑动,所述第二顶针(30)与产品的边缘相抵;/n第一顶针板(21),安装有所述第一顶针(20)并驱动所述第一顶针(20)移动;/n第二顶针板(31),安装有所述第二顶针(30)并驱动所述第二顶针(30)移动;/n所述第一顶针板(21)设置在所述模仁(10)与所述第二顶针板(31)之间;/n所述第一顶针板(21)与所述第二顶针板(31)之间设置有间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两次顶出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仁(10),设置有用于成型产品的型腔(40);
第一顶针(20),设置有用于生成产品的扣位的凸起(22),所述第一顶针(20)设置有凸起(22)的一端插入所述模仁(10)并伸入所述型腔(40)中,所述第一顶针(20)可在所述模仁(10)中滑动;
第二顶针(30),插入所述模仁(10)并可在所述模仁(10)中滑动,所述第二顶针(30)与产品的边缘相抵;
第一顶针板(21),安装有所述第一顶针(20)并驱动所述第一顶针(20)移动;
第二顶针板(31),安装有所述第二顶针(30)并驱动所述第二顶针(30)移动;
所述第一顶针板(21)设置在所述模仁(10)与所述第二顶针板(31)之间;
所述第一顶针板(21)与所述第二顶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志军金波卜宗嫦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纬硕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