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位机构及激光切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4385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定位机构及激光切割机,定位机构包括顶出组件和限位件,所述顶出组件包括顶杆和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固定装设于机床上,所述顶杆与驱动气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件固定装设于工作台上,所述限位件呈U形,包括主体部和两限位部,所述主体部和两限位部围绕形成限位槽。激光切割机包括机床、工作台和如上所述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为多个,多个定位机构中的顶出组件两两相对设置于机床的两侧,多个限位件两两相对设置于工作台的两侧,所述顶杆在驱动气缸的驱动下同时伸出插入限位件的限位槽中实现对工作台定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对工作台进行精准定位,有效提高激光切割机的切割精度,提高激光切割机的切割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定位机构及激光切割机
本技术涉及激光切割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定位机构及激光切割机。
技术介绍
激光切割机是用不可见的光束代替了传统的机械刀,具有精度高,切割快速,不局限于切割图案限制,自动排版节省材料,切口平滑,加工成本低等特点,将逐渐改进或取代于传统的金属切割工艺设备。激光头的机械部分与工件无接触,在工作中不会对工件表面造成划伤;激光切割速度快,切口光滑平整,一般无需后续加工;切割热影响区小,板材变形小,切缝窄(0.1mm~0.3mm);切口没有机械应力,无剪切毛刺;加工精度高,重复性好,不损伤材料表面;数控编程,可加工任意的平面图,可以对幅面很大的整板切割,无需开模具,经济省时。激光切割机具有很多优点,这些优点是其应用在行业越来越广泛,例如机床制造、玩具、医疗器械、航天航空、机箱机柜、薄板切割行业等。现有的激光切割机并未设置对工作台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这样在切割时工作台容易移位,如此会影响激光切割机的切割精度,从而降低激光切割机的切割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定位机构及激光切割机,其能对激光切割机的工作台进行精准定位,有效提高激光切割机的切割精度,提高激光切割机的切割质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定位机构,包括顶出组件和限位件,所述顶出组件包括顶杆和驱动顶杆伸缩的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固定装设于激光切割机的机床上,所述顶杆与驱动气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件固定装设于激光切割机的工作台上,所述限位件呈U形,包括主体部和两自主体部两侧向外延伸形成的限位部,所述主体部和两限位部围绕形成与顶杆适配的限位槽。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驱动气缸包括气缸本体和在气缸本体内前后伸缩活动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前端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第一螺纹,所述顶杆的后端设有与安装槽适配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侧沿设有与第一螺纹适配的第二螺纹,所述顶杆通过安装块与安装槽以及第二螺纹与第一螺纹配合固定安装于活塞杆的前端。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有与顶杆适配的第一通孔,所述顶杆穿过第一通孔与活塞杆固定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气缸本体的前端设有第一螺孔,所述安装板上设有与第一螺孔适配的第二通孔,所述驱动气缸通过螺栓穿过第二通孔与第一螺孔配合固定装设于安装板的后端。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的后端设有第二螺孔,所述安装板设有与第二螺孔适配的第三通孔,所述导向块通过螺栓穿过第三通孔与第二螺孔配合安装于安装板的前端,所述导向块轴向开设有与顶杆适配的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与第一通孔相互连通。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垫块,所述垫块设于安装板和驱动气缸之间,所述垫块上设有与第一螺孔适配的第五通孔,所述驱动气缸通过螺栓先后穿过第二通孔和第五通孔与第一螺孔配合固定装设于安装板的后端,并且所述垫块装设于安装板和驱动气缸之间,所述垫块的轴向开设有与活塞杆适配的第六通孔,所述活塞杆穿过第六通孔与顶杆固定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安装板的下端设有用于将安装板安装在激光切割机的机床上的定位孔,所述安装板的上端设有用于调节顶杆的位置以使顶杆能精准插入限位槽中的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呈弧形状。一种激光切割机,包括机床、工作台和如上所述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为多个,多个定位机构中的顶出组件两两相对设置于机床的两侧,多个限位件两两相对设置于工作台的两侧,所述顶杆在驱动气缸的驱动下同时伸出插入限位件的限位槽中实现对工作台定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安装于激光切割机的机床上的顶出组件和安装于激光切割机的工作台上的限位件配合能实现对激光切割机的工作台进行精准定位,有效提高激光切割机的切割精度,提高激光切割机的切割质量;所述安装板的下端设有用于将安装板安装在激光切割机的机床上的定位孔,所述安装板的上端设有用于调节顶杆的位置以使顶杆能精准插入限位槽中的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呈弧形状,这样能微微调整顶出组件的安装位置,以使顶杆能精准插入限位槽中,从而提高本定位机构的运行稳定性,提高对激光切割机的工作台的定位精准度,进一步提高激光切割机的切割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之实施例的组装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之顶出组件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之顶出组件的安装状态图;图4为本技术之限位件的结构图。图中:1-机床,2-工作台,3-顶出组件,31-顶杆,311-安装块,32-驱动气缸,321-气缸本体,322-活塞杆,33-安装板,331-定位孔,332-调节槽,34-导向块,35-垫块,4-限位件,41-主体部,42-限位部,43-限位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4所示,一种定位机构,包括顶出组件3和限位件4,所述顶出组件3包括顶杆31和驱动顶杆31伸缩的驱动气缸32,所述驱动气缸32固定装设于激光切割机的机床1上,所述顶杆31与驱动气缸32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件4固定装设于激光切割机的工作台2上,所述限位件4呈U形,包括主体部41和两自主体部41两侧向外延伸形成的限位部42,所述主体部41和两限位部42围绕形成与顶杆31适配的限位槽4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驱动气缸32包括气缸本体321和在气缸本体321内前后伸缩活动的活塞杆322,所述活塞杆322的前端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第一螺纹,所述顶杆31的后端设有与安装槽适配的安装块311,所述安装块311的侧沿设有与第一螺纹适配的第二螺纹,所述顶杆31通过安装块311与安装槽以及第二螺纹与第一螺纹配合固定安装于活塞杆322的前端。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安装板33,所述安装板33设有与顶杆31适配的第一通孔,所述顶杆31穿过第一通孔与活塞杆322固定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气缸本体321的前端设有第一螺孔,所述安装板33上设有与第一螺孔适配的第二通孔,所述驱动气缸32通过螺栓穿过第二通孔与第一螺孔配合固定装设于安装板33的后端。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导向块34,所述导向块34的后端设有第二螺孔,所述安装板33设有与第二螺孔适配的第三通孔,所述导向块34通过螺栓穿过第三通孔与第二螺孔配合安装于安装板33的前端,所述导向块34轴向开设有与顶杆31适配的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与第一通孔相互连通。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垫块35,所述垫块35设于安装板33和驱动气缸32之间,所述垫块35上设有与第一螺孔适配的第五通孔,所述驱动气缸32通过螺栓先后穿过第二通孔和第五通孔与第一螺孔配合固定装设于安装板33的后端,并且所述垫块35装设于安装板33和驱动气缸32之间,所述垫块35的轴向开设有与活塞杆322适配的第六通孔,所述活塞杆322穿过第六通孔与顶杆31固定连接。...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出组件和限位件,所述顶出组件包括顶杆和驱动顶杆伸缩的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固定装设于激光切割机的机床上,所述顶杆与驱动气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件固定装设于激光切割机的工作台上,所述限位件呈U形,包括主体部和两自主体部两侧向外延伸形成的限位部,所述主体部和两限位部围绕形成与顶杆适配的限位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出组件和限位件,所述顶出组件包括顶杆和驱动顶杆伸缩的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固定装设于激光切割机的机床上,所述顶杆与驱动气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件固定装设于激光切割机的工作台上,所述限位件呈U形,包括主体部和两自主体部两侧向外延伸形成的限位部,所述主体部和两限位部围绕形成与顶杆适配的限位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气缸包括气缸本体和在气缸本体内前后伸缩活动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前端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第一螺纹,所述顶杆的后端设有与安装槽适配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侧沿设有与第一螺纹适配的第二螺纹,所述顶杆通过安装块与安装槽以及第二螺纹与第一螺纹配合固定安装于活塞杆的前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有与顶杆适配的第一通孔,所述顶杆穿过第一通孔与活塞杆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本体的前端设有第一螺孔,所述安装板上设有与第一螺孔适配的第二通孔,所述驱动气缸通过螺栓穿过第二通孔与第一螺孔配合固定装设于安装板的后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定位机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玉东李荣飞尹怀化刘小冬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力星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