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混凝土风井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03421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预制混凝土风井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风井结构根据风管的设计尺寸或按照风管的标准规格尺寸制作,风井内侧为镀锌钢板风管,外侧为钢筋混凝土风道墙体,所述镀锌钢板风管与风道墙体通过“Z”字型加固件连接固定,所述风道墙体与楼板通过预留预埋件焊接的方式连接,楼板的上下层镀锌钢板风管之间采用薄钢板法兰连接,连接完成后用C30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填实填平。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预制混凝土风井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缩小了土建风道的截面积,风井墙体厚度比砖砌风井更薄,减小了风井的占地面积。并且易于施工安装,密封性好,更坚固,适用于装配式建筑,大大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制混凝土风井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预制混凝土风井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尤其适用于装配式建筑中的排烟风井等。
技术介绍
在传统的建筑施工中,风管井一般为土建风道,漏风比较严重,阻力较大。随着《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的发布和实施,要求防排烟系统应采用管道防排烟,且不应采用土建风道。对此,现有行业内普遍的做法是在土建风道内单独设置防排烟风管,这样在土建风道和防排烟风管之间就会留有一定的安装空间,使得土建风道面积增大,进而增加公摊面积;而如果将土建风道尺寸缩小,则又会存在安装空间狭窄,造成防排烟风管在土建风道中安装施工困难、不易安装的问题,同时也不适用于目前正在迅速发展和大力推广的装配式建筑。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预制混凝土风井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解决了土建风道中设置金属风管而导致土建风道面积偏大和在狭窄的土建风道中设置风管施工困、不易安装的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预制混凝土风井结构,包括根据楼板预留风井洞安装尺寸制作的镀锌钢板风管及风道墙板,所述镀锌钢板风管设置在所述风道墙板的内侧,并通过设置在镀锌钢板风管四周的“Z”字型加固件与所述风道墙板固定连接,所述风道墙板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风道墙板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浇筑在镀锌钢板风管的外部四周后与镀锌钢板风管形成一体化风井结构,所述楼板与位于其上部的上层风道墙板和位于其下部的下层风道墙板之间分别通过预留在各自中的预埋件焊接固定,位于所述楼板上层的镀锌钢板风管与位于所述楼板下层的镀锌钢板风管之间通过薄钢板法兰固定连接,所述楼板与其上下层风道墙板之间的空隙设有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层,以保证楼板与一体化风井结构之间的密实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Z”字型加固件分多组布置在所述镀锌钢板风管的长度方向上,相邻两组“Z”字型加固件之间的间距为1000mm,且每组“Z”字型加固件环绕镀锌钢板风管一周设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优选方式,位于所述楼板上层的镀锌钢板风管的底端延伸至楼板底面以下50mm处,以便于与位于所述楼板下层的镀锌钢板风管进行法兰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预埋件包括预埋在所述风道墙板底部四角的第一预埋件、预埋在所述风道墙板顶部四边中心处的第二预埋件、预埋在所述楼板顶面洞口四角的第三预埋件及预埋在所述楼板底面洞口四个洞边中心处的第四预埋件,所述第一预埋件与第三预埋件对应焊接,所述第一预埋件为角钢,所述第三预埋件为与第一预埋件形状相对应的钢板;所述第二预埋件与第四预埋件对应焊接,所述第二预埋件和第四预埋件均为钢板。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上述预制混凝土风井结构的施工方法,其不仅包括现有建筑物风井的施工方法,还包括所述的风井为根据楼板预留风井洞安装尺寸制作的一体化预制混凝土风井结构,所述风井的内侧为镀锌钢板风管,外侧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风道墙板,所述镀锌钢板风管与风道墙板通过设置在镀锌钢板风管四周的“Z”字型加固件固定连接,所述一体化预制混凝土风井结构与楼板之间通过将预留在各自中的预埋件焊接在一起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一体化预制混凝土风井结构与楼板之间的具体连接过程为:在预制风道墙板时,在其底部的四角处预埋第一预埋件和在其顶部的四边中心处预埋第二预埋件;在浇筑楼板时,在其顶面洞口的四角处预埋第三预埋件和在其底面洞口的四个洞边中心处预埋第四预埋件,待一体化预制混凝土风井结构吊装就位后,将所述风道墙板底部的第一预埋件与所述楼板顶面的第三预埋件对应焊接,焊接后进行楼板的施工,待楼板施工完成后,将楼板底面的第四预埋件与位于楼板下层的风道墙板顶部的第二预埋件对应焊接,即完成楼板与上下层风道墙板之间的连接。再有,位于所述楼板上层的镀锌钢板风管的底端延伸至楼板底面以下50mm处,并且与位于楼板下层的镀锌钢板风管采用薄钢板法兰连接,连接完成后,风井与楼板之间的空隙采用C30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填实填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预制混凝土风井结构,是一种根据楼板预留风井洞安装尺寸制作的一体化预制混凝土风井结构,其风管为镀锌钢板风管,内衬在所述风道墙体内部,并与风道墙体之间采用“Z”字型加固件连接,该一体化结构的风井消除了以往风管与风道之间的安装空间,这就大大缩小了风道的截面积,且风道墙体厚度比砖砌风道更薄,进而减小了整个风井的占地面积,减小了公摊面积;并且,本专利技术的预制混凝土风井结构由于是一体化结构,这样就可以在工厂制作完成后运输至现场进行吊装,其上下层风井与楼板之间仅通过预埋在各自中的预埋件焊接在一起即可,具有易于施工安装的优势,同时,上下风井与楼板之间的空隙采用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填实填平,具有密封性好、更坚固的优势;此外,这种一体化预制装配式混凝土风井比较适用于装配式建筑施工,可大大提高施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预制混凝土风井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A向视图。图3为第一预埋件的设置位置图。图4为第二预埋件的设置位置图。图5为第三预埋件的设置位置图。图6为第四预埋件的设置位置图。图7为楼板与上下层风道墙体的预埋件之间连接方式示意图。图中所示:1-镀锌钢板风管,2-风道墙板,3-楼板,4-“Z”字型加固件,5-预埋件,5.1-第一预埋件,5.2-第二预埋件,5.3-第三预埋件,5.4-第四预埋件,6-薄钢板法兰,7-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层,8-装修抹灰面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预制混凝土风井结构,该风井是根据风管的设计尺寸或按照风管的标准规格尺寸制作的一体化结构,一个预制风井的长度为一个建筑层高,其结构包括镀锌钢板风管1及风道墙板2,所述镀锌钢板风管1设置在风道墙板2的内侧,且通过“Z”字型加固件4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的镀锌钢板风管1是由镀锌钢板围成的矩形风管结构,其镀锌钢板厚度应满足《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中第6.2.1条的要求,在镀锌钢板风管1的外部沿镀锌钢板风管1的长度方向上铆接多组“Z”字型加固件4,每组所述“Z”字型加固件4环绕镀锌钢板风管1一周,其数量根据实际需求设定,相邻两组“Z”字型加固件4之间的间距为1000mm;所述风道墙板2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其混凝土等级为C25,所述风道墙板2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浇筑在镀锌钢板风管1的外部四周后与镀锌钢板风管1构成了一体化风井结构,而它们之间的“Z”字型加固件4进一步加固了镀锌钢板风管1与风道墙板2之间的连接,防止脱落。进一步地,所述“Z”字型加固件4采用钢筋折弯而成,为了保证风道墙体2的使用强度,在所述风道墙体2中配有竖向钢筋和水平环向钢筋,其数量可根据具体的建筑施工要求确定。...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混凝土风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楼板(3)预留风井洞安装尺寸制作的镀锌钢板风管(1)及风道墙板(2),所述镀锌钢板风管(1)设置在所述风道墙板(2)的内侧,并通过设置在镀锌钢板风管(1)四周的“Z”字型加固件(4)与所述风道墙板(2)固定连接,所述风道墙板(2)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风道墙板(2)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浇筑在镀锌钢板风管(1)的外部四周后与镀锌钢板风管(1)形成一体化风井结构,所述楼板(3)与位于其上部的上层风道墙板(2)和位于其下部的下层风道墙板(2)之间分别通过预留在各自中的预埋件(5)焊接固定,位于所述楼板(3)上层的镀锌钢板风管(1)与位于所述楼板(3)下层的镀锌钢板风管(1)之间通过薄钢板法兰(6)固定连接,所述楼板(3)与其上下层风道墙板(2)之间的空隙设有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层(7),以保证楼板(3)与一体化风井结构之间的密实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混凝土风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楼板(3)预留风井洞安装尺寸制作的镀锌钢板风管(1)及风道墙板(2),所述镀锌钢板风管(1)设置在所述风道墙板(2)的内侧,并通过设置在镀锌钢板风管(1)四周的“Z”字型加固件(4)与所述风道墙板(2)固定连接,所述风道墙板(2)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风道墙板(2)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浇筑在镀锌钢板风管(1)的外部四周后与镀锌钢板风管(1)形成一体化风井结构,所述楼板(3)与位于其上部的上层风道墙板(2)和位于其下部的下层风道墙板(2)之间分别通过预留在各自中的预埋件(5)焊接固定,位于所述楼板(3)上层的镀锌钢板风管(1)与位于所述楼板(3)下层的镀锌钢板风管(1)之间通过薄钢板法兰(6)固定连接,所述楼板(3)与其上下层风道墙板(2)之间的空隙设有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层(7),以保证楼板(3)与一体化风井结构之间的密实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混凝土风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Z”字型加固件(4)分多组布置在所述镀锌钢板风管(1)的长度方向上,相邻两组“Z”字型加固件(4)之间的间距为1000mm,且每组“Z”字型加固件(4)环绕镀锌钢板风管(1)一周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制混凝土风井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楼板(3)上层的镀锌钢板风管(1)的底端延伸至楼板(3)底面以下50mm处,以便于与位于所述楼板(3)下层的镀锌钢板风管(1)进行法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混凝土风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件(5)包括预埋在所述风道墙板(2)底部四角的第一预埋件(5.1)、预埋在所述风道墙板(2)顶部四边中心处的第二预埋件(5.2)、预埋在所述楼板(3)顶面洞口四角的第三预埋件(5.3)及预埋在所述楼板(3)底面洞口四个洞边中心处的第四预埋件(5.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预制混凝土风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埋件(5.1)与第三预埋件(5.3)对应焊接,所述第一预埋件(5.1)为角钢,所述第三预埋件(5.3)为与第一预埋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谌伟杨明朱琴何振华蒋颖张美聪谢首祥张丽莎赵倩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