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面竖管承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6113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楼面竖管承重结构,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是:包括用于固定箍紧竖管的抱箍,所述抱箍的两侧分别设有型钢支架,所述型钢支架远离抱箍的一端与楼面之间设有承重板,所述承重板面积大于型钢支架端部面积,所述承重板位于楼层横梁上方且与楼面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楼面竖管承重结构,通过设置抱箍和型钢支架对竖管进行固定连接后并进行支撑,降低底部竖管的承重,避免底部竖管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楼面竖管承重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楼面竖管承重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可利用土地面积越来越少,各式建筑普遍高层化。在高层建筑中,消防、给水、供暖、供冷等系统应用广泛,各种管道的铺设也同步增大,由于高层建筑中的分支分流众多,因此消防、暖通、生活给水等主立管道都以大管径才能满足系统需求。竖管由于其直径大、自重大,一般设置在管道井内,避免其裸露影响建筑整体的观感,在高层建筑中,管道的叠加使其重量成倍增大,随着楼层的增高,位于下侧的管道所承受的压力会越来越大,从而造成管道容易损坏。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楼面竖管承重结构,通过设置抱箍和型钢支架对竖管进行固定连接后并进行支撑,降低底部竖管的承重,避免底部竖管损坏。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楼面竖管承重结构,包括用于固定箍紧竖管的抱箍,所述抱箍的两侧分别设有型钢支架,所述型钢支架远离抱箍的一端与楼面之间设有承重板,所述承重板面积大于型钢支架端部面积,所述承重板位于楼层横梁上方且与楼面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抱箍将竖管和型钢支架进行连接,实现型钢支架对竖管的支撑,保证竖管稳定安装的同时,减少对位于底部的竖管的损坏,通过设置承重板,增大型钢支架端部压力的受压面积,从而减小对楼面的损坏,同时将承重板设置在楼层横梁上方,从而增大楼面的承载能力,降低型钢支架对竖管周侧的楼板的压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重板与型钢支架插接,所述型钢支架呈L型,所述型钢支架远离抱箍的一端朝向承重板且其端部沿其宽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插条,所述承重板对应插条开设有与插条插接配合的插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型钢支架上设置插条,在承重板上设置插槽,从而方便将型钢支架与承重板进行连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槽包括沿承重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纵向槽和沿承重板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横向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相互垂直设置的纵向槽和横向槽,从而方便承重板在型钢支架上安装方位的调整,使得承重板能够更好地将型钢支架对其施加的压力传递到楼层横梁上。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纵向槽设置于承重板中部,所述横向槽设置于承重板的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纵向槽和横向槽在承重板上的安装位置,使得承重板与楼层横梁的接触面积增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条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截面呈燕尾型,所述插槽的内壁与插条的侧壁抵触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插条的形状,从而使得插条与插槽插接后,插条只能沿插槽的长度方向滑动,保证型钢支架与承重板之间稳定连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抱箍包括两块端部通过螺栓螺母固定连接的箍片和固定设置于箍片外侧中部的连接块,所述抱箍通过连接块与型钢支架连接,所述连接块的上下两侧与箍片之间设有多块加强块,多块所述加强块与箍片和连接块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抱箍由两个箍片通过螺栓进行组合,方便抱箍在竖管铺设完成后进行安装,通过设置连接块将型钢支架与抱箍进行连接,通过在连接块的上下两侧设置加强块,增强连接块和型钢支架之间的连接强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型钢支架朝向抱箍一端开设有U字槽,所述连接块置于U字槽内,所述型钢支架通过多个螺栓螺母配合与连接块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型钢支架上开设U字槽,并使得连接块置于U字槽内,从而使得型钢支架与连接块的连接位置保持稳定,型钢支架与连接块通过螺栓螺母连接,从而使得型钢支架与抱箍呈可拆卸设置,便于对型钢支架或抱箍进行更换。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型钢支架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减重槽,所述减重槽内固定设有多个角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型钢支架上开设减重槽,从而减小型钢支架的自重,减小楼面的负重,通过在减重槽内设置角钢,从而增强型钢支架的强度,减小减重槽的开设对型钢支架自身强度的影响。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通过设置型钢支架和抱箍对竖管进行支撑,从而降低底部竖管受损情况的发生,通过设置承重板并使得承重板位于楼层横梁上方,从而降低型钢支架和承重板对竖管进行支撑时对竖管周边楼面的负重影响;通过设置型钢支架与承重板插接设置,方便型钢支架与承重板的连接,设置插槽在承重板上的布置,方便型钢支架在承重板上安装位置的调整,保证承重板与楼层横梁尽可能大的接触面积;通过设置抱箍与型钢支架之间的连接关系,从而方便对型钢支架和抱箍的更换与拆卸。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部分爆炸图,主要显示了抱箍的组成结构及其与型钢支架之间的连接关系;图3是图2中A部局部放大图。图中,1、抱箍;11、箍片;12、连接块;13、加强块;14、摩擦层;2、型钢支架;21、插条;22、U字槽;23、加强筋;24、减重槽;25、角钢;3、承重板;31、插槽;311、纵向槽;312、横向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楼面竖管承重结构,包括用于固定箍紧竖管的抱箍1,抱箍1的两侧分别设有型钢支架2,型钢支架2和抱箍1置于管道井内。通过抱箍1将竖管和型钢支架2进行连接,实现型钢支架2对竖管的支撑,保证竖管稳定安装的同时,减少对位于底部的竖管的损坏。参照图1和图2,抱箍1包括两块端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的箍片11和固定设置于箍片11外侧中部的连接块12,抱箍1通过连接块12与型钢支架2固定连接。连接块12与型钢支架2采用焊接连接,为保证连接块12在型钢支架2上安装的稳定性,连接块12的上下两侧与箍片11之间设有多块加强块13,多块加强块13的侧壁分别与箍片11和连接块12固定连接,且位于连接块12上下两侧的加强块13关于连接块12对称设置,从而增强连接块12和型钢支架2之间的连接强度。箍片11内侧固定设有摩擦层14,通过摩擦层14增大抱箍1与竖管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增强抱箍1与竖管之间的连接强度。参照图2,型钢支架2朝向抱箍1一端开设有U字槽22,连接块12置于U字槽22内,且型钢支架2与箍片11外壁抵触,型钢支架2通过多个螺栓螺母配合与连接块12固定连接,螺栓贯穿型钢支架2和连接块12后螺纹配合螺帽。本实施例中螺栓为三个,且三个螺栓的中心点连线呈三角形设置,从而增强型钢支架2与连接块12之间连接的稳定性。由于连接块12对位于U字槽22下方的型钢支架2施加压力,因此位于U字槽22下方的型钢支架2固定有加强筋23,当型钢支架2与连接块12连接时,加强筋23的端部与箍片11抵触,保证型钢支架2的强度。参照图1和图2,由于竖管在安装时需要对楼板进行开洞,为降低型钢支架2对竖管周侧的楼板的压力,保证楼板结构的稳定性,型钢支架2位于楼面上方,且型钢支架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楼面竖管承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箍紧竖管的抱箍(1),所述抱箍(1)的两侧分别设有型钢支架(2),所述型钢支架(2)远离抱箍(1)的一端与楼面之间设有承重板(3),所述承重板(3)面积大于型钢支架(2)端部面积,所述承重板(3)位于楼层横梁上方且与楼面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楼面竖管承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箍紧竖管的抱箍(1),所述抱箍(1)的两侧分别设有型钢支架(2),所述型钢支架(2)远离抱箍(1)的一端与楼面之间设有承重板(3),所述承重板(3)面积大于型钢支架(2)端部面积,所述承重板(3)位于楼层横梁上方且与楼面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面竖管承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板(3)与型钢支架(2)插接,所述型钢支架(2)呈L型,所述型钢支架(2)远离抱箍(1)的一端朝向承重板(3)且其端部沿其宽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插条(21),所述承重板(3)对应插条(21)开设有与插条(21)插接配合的插槽(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楼面竖管承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31)包括沿承重板(3)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纵向槽(311)和沿承重板(3)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横向槽(3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楼面竖管承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槽(311)设置于承重板(3)中部,所述横向槽(312)设置于承重板(3)的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房桂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兴元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