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无机房电梯井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75059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既有建筑综合改造技术领域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无机房电梯井道,是一种既有建筑实现安全、快速加装电梯的设备,主要是解决混凝土电梯井道存在的施工工期长,受天气的影响严重,建造成本高,既有建筑加装电梯难以实现的技术难点,在需要安装电梯的既有建筑墙体外部开挖基础坑,坑底夯实后做适当厚度的垫层,把预制的加装梯基础座安装在垫层上,回填基础座四周空隙、夯实,分段安装钢结构井道架体,连接各段井道架体,美化井道架体,安装连廊架体,电梯井道制作完成,优势在于施工周期短,施工速度快,对原住户的日常生活影响小,电梯安装自由灵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无机房电梯井道
本技术涉及既有建筑综合改造
,具体为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无机房电梯井道。
技术介绍
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垂直升降电梯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习惯上不论其驱动方式如何,将电梯作为建筑物内垂直交通运输工具的总称。按速度可分低速电梯(4米/秒以下)、快速电梯4~12米/秒)和高速电梯(12米/秒以上)。19世纪中期开始出现液压电梯,至今仍在低层建筑物上应用。1852年,美国的E.G.奥蒂斯研制出钢丝绳提升的安全升降机。80年代,驱动装置有进一步改进,如电动机通过蜗杆传动带动缠绕卷筒、采用平衡重等。19世纪末,采用了摩擦轮传动,大大增加电梯的提升高度。20世纪末电梯采用永磁同步曳引机作为动力。大大缩小了机房占地,并且具有能耗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无机房电梯井道,包括电梯井道基坑(1)、电梯井道基座(2)、底部钢结构井道架体(3)、中间段钢结构井道架体(4)、顶部钢结构井道架体(5)、钢结构井道架体连接结构(6)、候梯棚(7)、连廊架体(8)和建筑墙体(9),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井道基坑(1)设在建筑墙体(9)外侧,所述电梯井道基座(2)安装在电梯井道基坑(1)内,四周用三七灰土或混凝土填实,所述底部钢结构井道架体(3)与电梯井道基座(2)通过预埋件焊接在一起,所述中间段钢结构井道架体(4)设有多组,所述底部钢结构井道架体(3)、中间段钢结构井道架体(4)和顶部钢结构井道架体(5)均通过钢结构井道架体连接结构(6)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无机房电梯井道,包括电梯井道基坑(1)、电梯井道基座(2)、底部钢结构井道架体(3)、中间段钢结构井道架体(4)、顶部钢结构井道架体(5)、钢结构井道架体连接结构(6)、候梯棚(7)、连廊架体(8)和建筑墙体(9),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井道基坑(1)设在建筑墙体(9)外侧,所述电梯井道基座(2)安装在电梯井道基坑(1)内,四周用三七灰土或混凝土填实,所述底部钢结构井道架体(3)与电梯井道基座(2)通过预埋件焊接在一起,所述中间段钢结构井道架体(4)设有多组,所述底部钢结构井道架体(3)、中间段钢结构井道架体(4)和顶部钢结构井道架体(5)均通过钢结构井道架体连接结构(6)依次焊接在一起,所述候梯棚(7)安装在建筑墙体(9)最底层层门上方,所述连廊架体(8)安装在建筑墙体(9)除一层外的每组层门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无机房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井道基坑(1)包括坑道(11)和垫层(12),所述坑道(11)在建筑墙体(9)外围采用机械开挖,且长度、宽度和深度方向每边大于电梯井道基座(2)对应三尺寸20公分,所述坑道(11)底部夯实,耐压得到C15,所述垫层(12)用三七灰土制作,厚度不小于20公分,以电梯井道基座(2)的安装标高为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无机房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井道基座(2)包括底板(21)、剪力墙(22)、四角柱(23)、预埋钢板(24),所述电梯井道基座(2)采用整体浇筑,所述底板(21)是厚为150mm,长为2800mm,宽为2450mm的混凝土浇筑,配筋为φ12@200单层双向满布,所述剪力墙(22)是厚为150mm,总长为7300mm,高为1050mm的混凝土浇筑,水平分布筋为φ8@200双排布置,垂直分布筋φ8@200单排布置,且与底板(21)整体浇筑在一起,所述四角柱(23)布置在电梯井道基座(2)的四角,是宽为400mm,长为400mm,高为1050mm的混凝土浇筑,布筋为φ20@200,且与底板(21)、剪力墙(22)整体浇筑在一起,预埋钢板(24)布置在四角柱(23)顶部,下部与四角柱(23)的布筋焊接在一起,再进行整体浇筑,电梯井道基座(2)各部分均采用密实防水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抗渗等级不低于P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无机房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钢结构井道架体(3)包括第一立柱(31)、第一层门组件(32)、第一圈梁(33)、焊接角板(34)、候梯棚连接梁(35)、第一轿厢导轨支架组件(36)、第一对重导轨支架组件(37)、第一外围板组件(38),所述第一立柱(31)布置在底部钢结构井道架体(3)的四角,所述第一层门组件(32)包括上、下门梁和侧框架,布置在底部钢结构井道架体(3)的层门侧,所述第一圈梁(33)布置在底部钢结构井道架体(3)的另外三侧面,间距1500mm,所述焊接角板(34)布置在底部钢结构井道架体(3)的最下端,组装时与电梯井道基座(2)的预埋钢板(24)焊接在一起,所述候梯棚连接梁(35)位于第一层门组件(32)上方处,组装时与候梯棚(7)连接,所述第一轿厢导轨支架组件(36)和第一对重导轨支架组件(37)固定在第一圈梁(33)上,所述第一外围板组件(38)和支撑电梯轿厢导轨、对重导轨均铺设在底部钢结构井道架体(3)的外壁、层门处除外,有水泥板、铝塑板、玻璃三种样式,根据需要不同而选定。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瑞张虎威张雅玲崔海云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布劳恩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