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轨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3295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26
一种组合式轨枕,以充分吸取混凝土轨枕和复合轨枕的优点,解决复合轨枕与现浇混凝土结合困难、无砟轨道调整困难、混凝土轨枕弹性差等问题。包括横向间隔设置且由连接装置连接为一体的轨枕块,所述轨枕块由槽形轨枕和用于支撑钢轨的复合轨枕支承块组合构成,槽形轨枕具有横向延伸的槽腔,复合轨枕支承块的下部嵌套在该槽腔内,该槽腔与复合轨枕支承块的侧壁之间具有竖向约束结构,复合轨枕支承块侧壁与槽腔侧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轨枕
本专利技术属于轨道交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轨枕。
技术介绍
伴随着轨道交通的迅猛发展,混凝土轨枕因其性能稳定、价格低廉而得到大量应用,但混凝土轨枕制造所需砂石一般来自矿山开采与河流挖掘,环保性稍差。其次,混凝土轨枕与无砟道床浇筑固结后,轨枕不具备调整能力,一旦发生较大线下基础变形,难以维修调整。随着材料科技的进步,橡塑轨枕、聚氨酯合成轨枕、竹纤维合成轨枕等高分子材料复合轨枕不断投入应用,复合轨枕具有强度高、环保、轻便、易加工及弹性可控等优点,但也具有热稳定性差、与现浇混凝土结合不良等缺点。组合式轨枕可用于解决如下技术难题:1)无砟轨道变形。因无砟轨道结构稳定、少维修的特点,在高速铁路修建中被广泛采用,受不良地质等因素影响,无砟轨道难免出现变形,影响列车运行。现阶段采用的混凝凝土轨枕无砟轨道不具备大调整、快速调整能力。采用组合式轨枕,通过快速更换组合轨枕中的复合轨枕支承块,可快速实现无砟轨道调整,保障列车运行安全。2)复合轨枕与现浇道床结合问题。由于复合轨枕与混凝土材料不同,造成复合轨枕与现浇混凝土较难结合,形成薄弱界面。采用组合轨枕,可以使得现浇混凝土仍与混凝土接触,复合轨枕与预制混凝土之间通过外力实现紧装配,从而提升轨道工程建设质量。3)轨道减振。混凝土枕弹性较差,不利于轨道减振,通过合理选择复合轨枕材料,可以实现轨道减振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组合式轨枕,以充分吸取混凝土轨枕和复合轨枕的优点,解决复合轨枕与现浇混凝土结合困难、无砟轨道调整困难、混凝土轨枕弹性差等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组合式轨枕,包括横向间隔设置且由连接装置连接为一体的轨枕块,其特征是:所述轨枕块由槽形轨枕和用于支撑钢轨的复合轨枕支承块组合构成,槽形轨枕具有横向延伸的槽腔,复合轨枕支承块的下部嵌套在该槽腔内,该槽腔与复合轨枕支承块的侧壁之间具有竖向约束结构,复合轨枕支承块侧壁与槽腔侧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层。所述槽形轨枕在槽腔纵向内侧具有固定端板,于槽腔纵向外侧设置活动端板,在纵向外侧端部埋设螺栓套管;连接螺栓穿过活动端板上的安装孔与螺栓套管连接,将活动端板固定安装在槽形轨枕纵向外侧;所述槽形轨枕在槽腔底面以下纵向间隔埋设扣件套管。所述复合轨枕支承块在纵向上由若干个预制节段拼装而成。所述竖向约束结构包括设置于槽腔横向两侧侧壁上的限位槽,以及设置在复合轨枕支承块横向两侧侧壁上的限位凸棱,限位凸棱与限位槽位置相对应且相适配;所述槽腔、复合轨枕支承块的横断面呈梯形。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一、通过选择易加工的材质制作复合轨枕支承块,调节复合轨枕支承块的厚度,可以灵活地调节钢轨竖向位置,便于维修;二、槽形轨枕对复合轨枕支承块进行四周及竖向限位,结构稳定,同时避免了与现浇混凝土直接接触,质量可控;三、通过选择不同材质的复合轨枕支承块,可以根据需求灵活地调整复合轨枕支承块的刚度,进而调节轨道结构的整体刚度,实现轨道减振功能。四、充分吸取混凝土轨枕与复合轨枕的优点,通过工厂预制与组装,形成满足功能需求、性能稳定、维修便捷的组合式轨枕产品,具有广阔市场前景。附图说明本说明书包括如下六幅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组合式轨枕的断面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组合式轨枕的立面图(局部);图3是沿图1中A-A线的剖面图;图4是图3中B局部的放大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组合式轨枕中槽形轨枕的断面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组合式轨枕中复合轨枕支承块的断面图。图示中结构和对应的标记:槽形轨枕10,固定端板11,活动端板12,槽腔13,限位槽14,螺栓套管15,扣件套管16,连接螺栓17,复合轨枕支承块20,限位凸棱21、左侧节段22,中间节段23,右侧节段24,扣件安装孔25,连接机构30,密封层40。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组合式轨枕包括横向间隔设置且由连接装置30连接为一体的轨枕块。所述轨枕块由槽形轨枕10和用于支撑钢轨的复合轨枕支承块20组合构成,槽形轨枕10具有横向延伸的槽腔13,复合轨枕支承块20的下部嵌套在该槽腔13内,该槽腔13与复合轨枕支承块20的侧壁之间具有竖向约束结构,复合轨枕支承块20侧壁与槽腔13侧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层40。通过选择易加工的材质制作业复合轨枕支承块20,调节复合轨枕支承块20的厚度,可以灵活地调节钢轨竖向位置,便于维修。槽形轨枕10对复合轨枕支承块20进行四周及竖向限位,结构稳定,同时避免了与现浇混凝土直接接触,质量可控。通过选择不同材质的复合轨枕支承块20,可以根据需求灵活地调整复合轨枕支承块20的刚度,进而调节轨道结构的整体刚度,实现轨道减振功能。参照图2、图3和图5,所述槽形轨枕10在槽腔13纵向内侧具有固定端板11,于槽腔13纵向外侧设置活动端板12,在纵向外侧端部埋设螺栓套管15。连接螺栓17穿过活动端板12上的安装孔与螺栓套管15连接,将活动端板12固定安装在槽形轨枕10纵向外侧。所述槽形轨枕10在槽腔13底面以下纵向间隔埋设扣件套管16。参照图3和图6,所述复合轨枕支承块20上纵向间隔设置其位置与扣件套管16相对应的扣件安装孔25。所述复合轨枕支承块20在纵向上由若干个预制节段拼装而成。在图1示出的实施例中,所述预制节段包括左侧节段22、中间节段23和右侧节段24,扣件安装孔25设置在左侧节段22和右侧节段24上。所述左侧节段22与中间节段23、中间节段23与右侧节段24的拼接面呈楔形。参照图3和图4,所述竖向约束结构包括设置于槽腔13横向两侧侧壁上的限位槽14,以及设置在复合轨枕支承块20横向两侧侧壁上的限位凸棱21,限位凸棱21与限位槽14位置相对应且适配。所述槽腔13、复合轨枕支承块20的横断面呈梯形。所述密封层5为橡胶材料、聚硫材料、硅酮材料或者聚氨酯材料中的任意一种,为粘接在槽腔13侧壁上的预制成型密封套,或者浇筑粘接在槽腔13侧壁与复合轨枕支承块20侧壁之间的间隙内形成。参照图3,可通过两种方式实现组合式轨枕块的组装。一、若复合轨枕支承块20采用弹性变形较好的材料,通过在复合轨枕支承块20顶面垂向加压的方式,将其挤压入槽形轨枕10的槽腔13中,使复合轨枕支承块20的限位凸棱21与槽腔13中的限位槽14相互咬合,槽形轨枕10的纵向两侧可均为固定端板11;二、复合轨枕支承块20采用弹性变形较差的材料制成,将复合轨枕支承块20的限位凸棱21与槽腔13中的限位槽14对齐,从槽腔13纵向外侧将复合轨枕支承块20推入槽腔13中,再安装活动端板12封闭槽腔13纵向外侧。所述槽形轨枕10由钢筋混凝土或钢材制成。所述复合轨枕支承块20由橡胶、聚氨酯、塑料、木材、混凝土或高分子材料中的任意一种制成。所述连接装置30为钢筋桁架、角钢构件、钢棒构件或者钢筋混凝土结构件。以上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组合式轨枕一些原理,并非是要将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轨枕,包括横向间隔设置且由连接装置(30)连接为一体的轨枕块,其特征是:所述轨枕块由槽形轨枕(10)和用于支撑钢轨的复合轨枕支承块(20)组合构成,槽形轨枕(10)具有横向延伸的槽腔(13),复合轨枕支承块(20)的下部嵌套在该槽腔(13)内,该槽腔(13)与复合轨枕支承块(20)的侧壁之间具有竖向约束结构,复合轨枕支承块(20)侧壁与槽腔(13)侧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层(4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轨枕,包括横向间隔设置且由连接装置(30)连接为一体的轨枕块,其特征是:所述轨枕块由槽形轨枕(10)和用于支撑钢轨的复合轨枕支承块(20)组合构成,槽形轨枕(10)具有横向延伸的槽腔(13),复合轨枕支承块(20)的下部嵌套在该槽腔(13)内,该槽腔(13)与复合轨枕支承块(20)的侧壁之间具有竖向约束结构,复合轨枕支承块(20)侧壁与槽腔(13)侧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层(4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轨枕,其特征是:所述槽形轨枕(10)在槽腔(13)纵向内侧具有固定端板(11),于槽腔(13)纵向外侧设置活动端板(12),在纵向外侧端部埋设螺栓套管(15);连接螺栓(17)穿过活动端板(12)上的安装孔与螺栓套管(15)连接,将活动端板(12)固定安装在槽形轨枕(10)纵向外侧;所述槽形轨枕(10)在槽腔(13)底面以下纵向间隔埋设扣件套管(16)。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轨枕,其特征是:所述槽形轨枕(10)由钢筋混凝土或钢材制成。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轨枕,其特征是:所述复合轨枕支承块(20)上纵向间隔设置其位置与扣件套管(16)相对应的扣件安装孔(2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组合式轨枕,其特征是:所述复合轨枕支承块(20)在纵向上由若干个预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万红庞玲姚力苏乾坤刘大园卢野巫江董黎光杜华杨王根平王育恒翟淼吴承锦柏云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