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无砟道床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11777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7 02: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无砟道床结构,包括底座,其上设有至少一个限位凸台和至少三个抬升部件;预制轨道板,位于所述底座上方,所述预制轨道板底部设有与所述限位凸台适配的限位凹槽,所述抬升部件顶部抵接于所述预制轨道板底部。运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无砟道床结构,在地层发生沉降后,通过抬升部件沿限位凸台和限位凹槽的配合方向抬升预制轨道板,校正预制轨道板的形位满足设计规范,并且能够在预制轨道板抬升后,在其与沉降的底座之间填充结构,保障轨道交通的正常运营,该无砟道床结构不仅适用于沉降地段抬升纠偏的整治维修,而且能为适用于其它工况整治维修。

A new type of ballastless track bed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无砟道床结构
本技术涉及轨道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无砟道床结构。
技术介绍
在城市轨道交通中,无砟轨道结构具有稳定性好、整体性好、养护维修方便等特点而广泛应用;然而,在软土地区地铁隧道联络通道附近易发生较大沉降变形,可能导致轨道几何形位不满足相关设计规范的要求,为保证轨道交通的正常运营,亟需设计一种适应于大沉降地区的新型整体道床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大沉降地区可能导致轨道几何形位不满足相关设计规范,难以保障轨道交通的正常运营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无砟道床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无砟道床结构,包括:底座,其上设有至少一个限位凸台和至少三个抬升部件;预制轨道板,位于所述底座上方,所述预制轨道板底部设有与所述限位凸台适配的限位凹槽,所述抬升部件顶部抵接于所述预制轨道板底部。采用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无砟道床结构,在地层发生沉降后,通过抬升部件沿限位凸台和限位凹槽的配合方向抬升预制轨道板,校正预制轨道板的形位满足设计规范,并且能够在预制轨道板抬升后,在其与沉降的底座之间填充结构,保障轨道交通的正常运营,该无砟道床结构不仅适用于沉降地段抬升纠偏的整治维修,而且能为适用于其它工况整治维修。优选地,该无砟道床结构还包括填充层,所述填充层设于所述底座和所述预制轨道板之间。优选地,所述限位凸台均匀分布于所述底座上。优选地,所述抬升部件均匀分布于所述底座上。优选地,所述底座上设有排水沟。优选地,所述预制轨道板两端中部设置竖向贯通的所述限位凹槽,对应的所述限位凸台设于所述排水沟两侧。采用这种结构设置,所述限位凸台用于限位所述预制轨道板的板端,在所述预制轨道板安装以及抬升维修时,操作人员能够清楚地、直接地看到所述限位凸台,便于操作,减少失误造成所述预制轨道板、所述限位凸台和/或所述限位凹槽的碰撞损坏,即该无砟道床结构在施工安装或者维修填补时具有良好的可视性,使得操作方便、降低部件损坏率。优选地,所述预制轨道板上设有竖向贯通的检修孔,所述检修孔用于所述预制轨道板运营时的检修,以及方便工作人员在沉降发生时对所述抬升部件的操作,还能够用于排水,减小所述预制轨道板的腐蚀。优选地,所述检修孔上可拆卸连接有盖板。优选地,所述检修孔呈长方孔。优选地,所述长方孔具有倒角结构。优选地,所述排水沟沿所述底座长度方向的中线设置,所述排水沟两侧分别轴对称设有两个所述限位凸台和两个所述抬升部件,所述检修孔位于所述排水沟上方。优选地,所述限位凸台呈台体结构,其体积为0.05-0.1m3。优选地,所述限位凸台呈四棱台体结构。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运用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无砟道床结构,在地层发生沉降后,通过抬升部件沿限位凸台和限位凹槽的配合方向抬升预制轨道板,校正预制轨道板的形位满足设计规范,并且能够在预制轨道板抬升后,在其与沉降的底座之间填充结构,保障轨道交通的正常运营,该无砟道床结构不仅适用于沉降地段抬升纠偏的整治维修,而且能为适用于其它工况整治维修;2、运用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无砟道床结构,所述限位凸台用于限位所述预制轨道板的板端,在所述预制轨道板安装以及抬升维修时,操作人员能够清楚地、直接地看到所述限位凸台,便于操作,减少失误造成所述预制轨道板、所述限位凸台和/或所述限位凹槽的碰撞损坏,即该无砟道床结构在施工安装或者维修填补时具有良好的可视性,使得操作方便、降低部件损坏率。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所述无砟道床结构的立体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2中所述无砟道床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图4为图2的B-B剖视图;图5为图2的C-C剖视图;图6为实施例2中所述无砟道床结构的立体爆炸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底座,11-限位凸台,12-抬升部件,13-排水沟,2-预制轨道板,21-限位凹槽,22-检修孔,3-填充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无砟道床结构,包括:底座1,其顶面呈矩形,所述底座1长度方向的中线处设有排水沟13,所述排水沟13两侧分别轴对称设有两个限位凸台11和两个抬升部件12,所述限位凸台11连接于所述排水沟13两侧,所述抬升部件12均匀分布于所述底座1上,具体地,每个所述限位凸台11呈长方柱,背离所述排水沟13的两面具有倒角结构;预制轨道板2,位于所述底座1上方,所述预制轨道板2两端的中部设有与所述限位凸台11适配的限位凹槽21,所述限位凹槽21竖向贯通所述预制轨道板2,所述抬升部件12顶部抵接于所述预制轨道板2底部,所述预制轨道板2长度方向的中线处设有检修孔22,所述检修孔22竖向贯通所述预制轨道板2,所述检修孔22位于所述排水沟13上方,具体地,所述检修孔22呈长方孔,所述长方孔具有倒角结构,所述检修孔22上可拆卸连接有盖板;如图1所示,所述排水沟13长度方向上相邻的所述限位凸台11用于同时限制相邻的两个所述预制轨道板2的位置。运用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无砟道床结构,在地层发生沉降后,通过抬升部件12沿限位凸台11和限位凹槽21的配合方向抬升预制轨道板2,校正预制轨道板2的形位满足设计规范,由于限位凸台11位于预制轨道板2两端,具有良好的可视性,方便预制轨道板2的安装以及维修抬升,并且能够在预制轨道板2抬升后,如图1所示,在其与沉降的底座1之间设置填充层3,保障轨道交通的正常运营,该无砟道床结构不仅适用于沉降地段抬升纠偏的整治维修,而且能为适用于其它工况整治维修。实施例2如图2-6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无砟道床结构,包括:底座1,如图2和6所示,其顶面呈矩形,所述底座1长度方向的中线处设有排水沟13,所述排水沟13两侧分别轴对称设有两个限位凸台11和两个抬升部件12,所述限位凸台11均匀分布于所述底座1上,所述抬升部件12均匀分布于所述底座1上,具体地,每个所述限位凸台11呈四棱台体结构,其体积为0.07m3;预制轨道板2,位于所述底座1上方,如图4所示,所述预制轨道板2底部设有与所述限位凸台11适配的限位凹槽21,所述抬升部件12顶部抵接于所述预制轨道板2底部,如图3-6所示,所述预制轨道板2长度方向的中线处设有检修孔22,所述检修孔22竖向贯通所述预制轨道板2,所述检修孔22位于所述排水沟13上方,具体地,所述检修孔22呈长方孔,所述长方孔具有倒角结构,如图2-4所示,所述检修孔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无砟道床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座(1),其上设有至少一个限位凸台(11)和至少三个抬升部件(12);/n预制轨道板(2),位于所述底座(1)上方,所述预制轨道板(2)底部设有与所述限位凸台(11)适配的限位凹槽(21),所述抬升部件(12)顶部抵接于所述预制轨道板(2)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无砟道床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其上设有至少一个限位凸台(11)和至少三个抬升部件(12);
预制轨道板(2),位于所述底座(1)上方,所述预制轨道板(2)底部设有与所述限位凸台(11)适配的限位凹槽(21),所述抬升部件(12)顶部抵接于所述预制轨道板(2)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砟道床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填充层(3),所述填充层(3)设于所述底座(1)和所述预制轨道板(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砟道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台(11)均匀分布于所述底座(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砟道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部件(12)均匀分布于所述底座(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砟道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有排水沟(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明辉韦凯李昕田春香李粮余王绍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