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大尺寸抽屉式除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2660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超大尺寸显示玻璃除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超大尺寸抽屉式除泡机,旨在解决现有超大尺寸抽屉式除泡机抽屉组件结构复杂、成本高、托盘易变形的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抽屉组件,抽屉组件包括托盘、两条导轨、两组滑块,导轨固定在机架上,两组滑块分别滑动嵌装在两条导轨内,托盘的两侧边分别与两组滑块固定连接,在所述托盘的上表面开设有沿边缘布置的围成封闭环状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嵌装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充气抵至上方腔盖下表面形成密封腔体,在所述托盘的下表面开设有沿边缘布置的围成封闭环状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嵌装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充气抵至下方腔盖上表面形成密封腔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大尺寸抽屉式除泡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超大尺寸显示玻璃除泡设备
,具体是一种超大尺寸抽屉式除泡机。
技术介绍
在液晶、OLED等显示玻璃中,尺寸在65-135寸之间的称之为超大尺寸显示玻璃,这类超大尺寸显示玻璃需采用超大尺寸的除泡机进行加工。使用超大尺寸除泡机进行除泡是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极其重要一个工序,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工序,这个工序主要目的是利用高温高压将贴合过程中产生的气泡消除。现有除泡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圆形腔体式除泡机,一种是抽屉式除泡机。加工超大尺寸显示玻璃时,如果采用圆形腔体式除泡机,需要把超大尺寸的显示玻璃放置在接近筒体直径的最大宽度位置,其他地方无法放置,导致筒体大部分空间浪费,大大降低了充气效率及加热效率,设备的生产效率低;如果采用抽屉式除泡机,可以同时放置多片进行加工,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但因为存在下述几个技术难题限制了超大尺寸抽屉式除泡机的应用:1)由于待除泡玻璃尺寸较大,托盘尺寸相应较大,在预设同样的除泡压强时,托盘所受力较大,大于导轨的承受范围,需要在托盘与导轨连接位置安装上下浮动机构,如弹簧,除泡时托盘下移抵至下腔盖的上表面完成支撑,这种抽屉结构复杂,大大增加了抽屉组件的制造成本;2)除泡时,托盘的四周以“硬-硬相接”的方式支撑在下腔盖的上表面,由于托盘尺寸较大,托盘中部会向下耷拉,抵在下腔盖的上表面上,而靠近边缘的位置并不会接触,这样导致整个托盘受力不均匀,在极大压强的作用下发生变形,对托盘结构造成破坏;3)由于托盘尺寸较大,在运行时容易扭斜变形,且托盘启停时由于惯性阻力较大;4)由于托盘尺寸较大,托盘上需要铺设多块加热板,存在加热不均匀的现象;5)由于上下腔盖的进口处边缘没有用连接板连接,再加上除泡机尺寸较大,在上下腔盖的进口处边缘的中部容易向上或下外凸变形,进而影响整个除泡环境的密封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超大尺寸抽屉式除泡机抽屉组件结构复杂、成本高、托盘易变形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大尺寸抽屉式除泡机,包括机架,机架上固定有多个腔盖,多个腔盖竖直间隔分布,每相邻的两个腔盖之间皆设有一组抽屉组件,抽屉组件包括托盘、两条导轨、两组滑块,导轨固定在机架上,两组滑块分别滑动嵌装在两条导轨内,托盘的两侧边分别与两组滑块固定连接,在所述托盘的上表面开设有沿边缘布置的围成封闭环状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嵌装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充气抵至上方腔盖下表面形成密封腔体,在所述托盘的下表面开设有沿边缘布置的围成封闭环状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嵌装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充气抵至下方腔盖上表面形成密封腔体。这里,密封圈在抽屉式除泡机上的应用已经属于比较成熟的技术,具体采用什么样结构的密封圈,密封圈在凹槽内如何安装这是本领域人员公知的技术。除泡时,托盘上下的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同时充气膨胀,分别抵接在上腔盖的下表面和下腔盖的上表面,在托盘的上下两侧形成两个密封腔体,这样托盘的上下两侧受力一样,互相抵消,将高压带来较大的力传递给上腔盖和下腔盖,托盘受力较小。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托盘的前表面形成托盘的出入口,两个滑块的前端之间通过横梁固连,在所述横梁上设有至少两个自锁卡扣,自锁卡扣包括固定在横梁上的安装板,安装板竖直布置且与托盘运动方向相垂直,安装板的上端和下端皆固定有一个锁扣机构,且两个锁扣机构对称分布,锁扣机构包括气缸安装座、气缸、驱动块、压块、限位结构、弹簧及弹簧固定座,气缸安装座固连在安装板的前表面,气缸固定在气缸安装座上,气缸的活塞杆垂直于安装板布置且朝向安装板,驱动块与气缸的活塞杆固连,驱动块穿过安装板后伸向安装板的后方,驱动块的下表面设为第一斜面,第一斜面的倾斜方向使驱动块离气缸越远的部位厚度越薄,弹簧固定座固定在安装板的后表面,弹簧的下端固连在弹簧固定座的上表面且弹簧轴线竖直布置,限位结构固定在安装板上,压块在限位结构的作用下仅能上下运动,压块的上表面设为与第一斜面适配的第二斜面,压块的上表面接触第一斜面、下表面与弹簧上端固连完成支撑,第一斜面/第二斜面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θ≤arctanμ,其中μ为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之间的摩擦系数,压块设有用以压紧腔盖的下压部,下压部外露于弹簧安装座的后方以保证两个下压部之间为容置两个腔盖的空间,没有其他阻挡,托盘收回时,所有自锁卡扣的两个下压部皆分别压紧在上方腔盖上表面、下腔盖下表面以完成对腔盖的压紧。下面对第一斜面/第二斜面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θ≤arctanμ时便完成自锁进行原理上的分析:在腔盖充气承压时,压块压紧在上腔盖上,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压紧,驱动块受力分析如图4所示,其中,F是压块对驱动块的斜面正压力,Fx为F对驱动块的水平分力,Fx=F×sinθ,f为压块对驱动块施加的静摩擦力,fmax为最大静摩擦力,fmax=F×μ,fx为最大静摩擦力fmax的水平分力,fx=fmax×cosθ=F×μ×cosθ,如果要保证驱动块与压块进行自锁,即驱动块水平方向不会运动,需保证:Fx≤fx,即:F×sinθ≤F×μ×cosθ,μ为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之间的摩擦系数,化简后得tanθ≤μ,即:θ≤arctanμ。上述分析中,未对驱动块的其他力进行分析,是因为驱动块自锁时,其所受的所有力中,只有F和f这两个力是具有水平分力的,其他力皆是竖直方向的。上述分析显示,只要第一斜面/第二斜面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θ在此范围内,必符合斜面自锁要求。即:即使压块对驱动块作用力再大,都无法推动驱动块水平运动,进而保证其机构的可靠、稳定。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托盘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上表面向上依次设有加热层、导热层、表面盖板层,所述加热层由均匀平铺在基板上表面的3n块加热板组成,所述导热层由均匀平铺在加热层上表面的2n块导热板组成,n为任意正整数,每块导热板覆盖一整块加热板及相邻加热板的一半,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每个导热板都能与相邻两个加热板接触,并且均匀分布;导热板为波纹板或表面褶皱的板,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在导热板与加热板或表面盖板之间形成空隙,形成特别薄的空气层进行传热;所述表面盖板层由均匀平铺在导热层上表面的至少一块表面盖板组成,表面盖板由导热材料制成。现有技术中便已有加热层、表面盖层等结构,所以本专利技术中加热层、导热层、表面盖层采用如何的结构与基板固定,这属于本领域人员公知的技术。这里的“均匀平铺”即均布分布在表面上,例如当加热板为三块时,那加热板就必须呈一排或一列进行布置,因为现有托盘形状皆是长方形,如果三块加热板布置成了L型,那必然有一处空缺,这样便不是均匀平铺了。进一步的,所述基板包括栅格框、填充块、封闭盖板,栅格框的每个栅格内都嵌有一个填充块,填充块采用比栅格框密度小的绝缘材质制成,填充块的上下两侧皆设有封闭盖板。填充块有两个作用:一是减重,二是为了减少蓄热,使加热块的传热比更高。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抽屉组件还包括固定在机架上且用以驱动托盘其中一侧边沿导轨滑行的第一动力装置;还包括固定在机架上且用以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大尺寸抽屉式除泡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上固定有多个腔盖(2),多个腔盖(2)竖直间隔分布,每相邻的两个腔盖(2)之间皆设有一组抽屉组件(3),抽屉组件(3)包括托盘(3-1)、两条导轨(3-2)、两组滑块(3-3),导轨(3-2)固定在机架(1)上,两组滑块(3-3)分别滑动嵌装在两条导轨(3-2)内,托盘(3-1)的左右两侧边分别与两组滑块(3-3)固定连接,在所述托盘(3-1)的上表面开设有沿边缘布置的围成封闭环状的第一凹槽(3-4),所述第一凹槽(3-4)内嵌装第一密封圈(3-5),第一密封圈(3-5)充气抵至上方腔盖(2)下表面形成密封腔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托盘(3-1)的下表面开设有沿边缘布置的围成封闭环状的第二凹槽(3-6),所述第二凹槽(3-6)内嵌装第二密封圈(3-7),第二密封圈(3-7)充气抵至下方腔盖(2)上表面形成密封腔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大尺寸抽屉式除泡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上固定有多个腔盖(2),多个腔盖(2)竖直间隔分布,每相邻的两个腔盖(2)之间皆设有一组抽屉组件(3),抽屉组件(3)包括托盘(3-1)、两条导轨(3-2)、两组滑块(3-3),导轨(3-2)固定在机架(1)上,两组滑块(3-3)分别滑动嵌装在两条导轨(3-2)内,托盘(3-1)的左右两侧边分别与两组滑块(3-3)固定连接,在所述托盘(3-1)的上表面开设有沿边缘布置的围成封闭环状的第一凹槽(3-4),所述第一凹槽(3-4)内嵌装第一密封圈(3-5),第一密封圈(3-5)充气抵至上方腔盖(2)下表面形成密封腔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托盘(3-1)的下表面开设有沿边缘布置的围成封闭环状的第二凹槽(3-6),所述第二凹槽(3-6)内嵌装第二密封圈(3-7),第二密封圈(3-7)充气抵至下方腔盖(2)上表面形成密封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大尺寸抽屉式除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3-4)/第二凹槽(3-6)为燕尾槽和矩形槽的组合形状,矩形槽位于燕尾槽的外侧且与燕尾槽的槽口适配,所述第一密封圈(3-5)/第二密封圈(3-7)由密封圈本体(3-8)和两个支腿(3-9)一体成型,密封圈本体(3-8)嵌装在矩形槽内,两个支腿(3-9)成“八字形”对应燕尾槽的两个侧壁分布,非工作状态下两个支腿(3-9)与燕尾槽的槽底围成密闭腔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大尺寸抽屉式除泡机,其特征在于:托盘(3-1)的前表面形成托盘(3-1)的出入口,两个滑块(3-3)的前端之间通过横梁(3-10)固连,在所述横梁(3-10)上设有至少两个自锁卡扣(4),自锁卡扣(4)包括固定在横梁(3-10)上的安装板(4-1),安装板(4-1)竖直布置且与托盘(3-1)运动方向相垂直,安装板(4-1)的上端和下端皆固定有一个锁扣机构,且两个锁扣机构对称分布,锁扣机构包括气缸安装座(4-2)、气缸(4-3)、驱动块(4-4)、压块(4-5)、限位结构、弹簧(4-6)及弹簧固定座(4-7),气缸安装座(4-2)固连在安装板(4-1)的前表面,气缸(4-3)固定在气缸安装座(4-2)上,气缸(4-3)的活塞杆垂直于安装板(4-1)布置且朝向安装板(4-1),驱动块(4-4)与气缸(4-3)的活塞杆固连,驱动块(4-4)穿过安装板(4-1)后伸向安装板(4-1)的后方,驱动块(4-4)的下表面设为第一斜面,第一斜面的倾斜方向使驱动块(4-4)离气缸(4-3)越远的部位厚度越薄,弹簧固定座(4-7)固定在安装板(4-1)的后表面,弹簧(4-6)的下端固连在弹簧固定座(4-7)的上表面且弹簧(4-6)轴线竖直布置,限位结构固定在安装板(4-1)上,压块(4-5)在限位结构的作用下仅能上下运动,压块(4-5)的上表面设为与第一斜面适配的第二斜面,压块(4-5)的上表面接触第一斜面、下表面与弹簧(4-6)上端固连完成支撑,第一斜面/第二斜面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θ≤arctanμ,其中μ为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之间的摩擦系数,压块(4-5)设有用以压紧腔盖(2)的下压部,下压部外露于弹簧(4-6)安装座的后方,托盘(3-1)收回时,所有自锁卡扣(4)的两个下压部皆分别压紧在上方腔盖(2)上表面、下腔盖(2)下表面以完成对腔盖(2)的压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子龙吴洪坤贾松林张丁田娜张君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科风华信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