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线拉双面碟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1207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2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线拉双面碟刹,包括大钳体、小钳体、调节螺丝和刹车片,所述大钳体上设有穿线销,所述大钳体内部设有大防尘套,所述大防尘套内部设有大扭簧,大扭簧下方设有上顶杆盖,上顶杆盖与上顶杆之间设有钢珠,上顶杆下方设有活动法兰,活动法兰上设有钢丝圈,活动法兰下方设有刹车片,刹车片之间设有V型弹簧,刹车片下方设有下顶杆,下顶杆与下顶杆盖相配合连接,下顶杆和下顶杆盖位于小钳体内部,下顶杆盖下方设有小扭簧,小扭簧下方设有小防尘套,小防尘套下方设有薄平头螺丝,薄平头螺丝和小防尘套之间固定有铁拉杆,调节螺丝和大防尘套之间设有铝拉杆,避免了干涉,从而使得该碟刹安装方便,制动力提高。

A new type of wire pull double disc brak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线拉双面碟刹
本技术涉及碟刹
,尤其是一种新型线拉双面碟刹。
技术介绍
现有的线拉双面碟刹的前后拉杆大多采用一体式,拉杆在刹车过程中因前后顶杆均要向中间运动,虽然拉杆有弹性,但因前后顶杆在制造过程中存在误差,拉杆为一体后就会产生干涉,造成前后刹车片偏位,不平行,从而使碟刹安装困难,制动力下降。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专利技术人有感其未臻于完善,遂竭其心智悉心研究克服,凭其从事该项产业多年的工作经验,进而研发出一种新型线拉双面碟刹,将拉杆分为可拆卸的两个铁拉杆和铝拉缸,从而避免了干涉,从而使得该碟刹安装方便,制动力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线拉双面碟刹。为解决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方案:一种新型线拉双面碟刹,包括大钳体、小钳体、调节螺丝和刹车片,所述大钳体上设有穿线销,所述大钳体内部设有大防尘套,所述大防尘套内部设有大扭簧,所述大扭簧下方设有上顶杆盖,所述上顶杆盖与上顶杆之间设有钢珠,所述上顶杆下方设有活动法兰,所述活动法兰上设有钢丝圈,所述活动法兰下方设有刹车片,所述刹车片之间设有V型弹簧,所述刹车片下方设有下顶杆,所述下顶杆与下顶杆盖相配合连接,所述下顶杆和下顶杆盖位于小钳体内部,所述下顶杆盖下方设有小扭簧,所述小扭簧下方设有小防尘套,所述小防尘套下方设有薄平头螺丝,所述薄平头螺丝和小防尘套之间固定有铁拉杆,所述调节螺丝和大防尘套之间设有铝拉杆,所述铁拉杆一侧设有盘形扭簧,压线板通过压线螺丝与铝拉杆连接,所述铝拉杆一侧与紧定螺丝连接。作为优选,所述铁拉杆末端弯折形成一通槽,所述铝拉杆上设有通孔,开口销依次穿过通孔和通槽将铝拉杆和铁拉杆连接,所述铁拉杆一侧设有盘形扭簧,压线板通过压线螺丝与铝拉杆连接,所述铝拉杆一侧与紧定螺丝线连接。作为优选,所述铝拉杆尾端设有一通槽,铁拉杆尾端钳入通槽中,所述铝拉杆侧面设有通孔,开口销依次穿过通孔和通槽将铝拉杆和铁拉杆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大钳体上设有上顶杆盖、上顶杆、大扭簧和铝拉杆,所述小钳体上设有下顶杆、下顶杆盖、小扭簧和铁拉杆。作为优选,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新型线拉双面碟刹,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片通过开口销与V型弹簧相连接。作为优选,所述下顶杆盖的侧边设有紧定螺丝固定。作为优选,所述大钳体和小钳体通过薄头内六角螺丝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铝拉杆与铁拉杆在尾端连接处设有盘形扭簧。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新型线拉双面碟刹,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将拉杆分为可拆卸的两个铁拉杆和铝拉缸,从而避免了干涉,从而使得该碟刹安装方便,制动力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拆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大钳体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小钳体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拉缸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6所示一种新型线拉双面碟刹,包括大钳体5、小钳体16、调节螺丝1和刹车片11,所述大钳体5上设有穿线销4,所述大钳体5内部设有大防尘套2,所述大防尘套2内部设有大扭簧3,所述大扭簧3下方设有上顶杆盖6,所述上顶杆盖6与上顶杆8之间设有钢珠7,所述上顶杆8下方设有活动法兰10,所述活动法兰10上设有钢丝圈9,所述活动法兰10下方设有刹车片11,所述刹车片11之间设有V型弹簧12,所述刹车片11下方设有下顶杆13,所述下顶杆13与下顶杆盖14相配合连接,所述下顶杆13和下顶杆盖14位于小钳体16内部,所述下顶杆盖14下方设有小扭簧18,所述小扭簧18下方设有小防尘套19,所述小防尘套19下方设有薄平头螺丝20,所述薄平头螺丝20和小防尘套19之间固定有铁拉杆23,所述调节螺丝1和大防尘套2之间设有铝拉杆24,所述铁拉杆23一侧设有盘形扭簧21,压线板26通过压线螺丝27与铝拉杆24连接,所述铝拉杆24一侧与紧定螺丝15连接,所述铝拉杆24尾端设有一通槽29,铁拉杆23尾端钳入通槽29中,所述铝拉杆24侧面设有通孔30,开口销28依次穿过通孔30和通槽29将铝拉杆24和铁拉杆23连接,所述大钳体5上设有上顶杆盖6、上顶杆8、大扭簧3和铝拉杆24,所述小钳体16上设有下顶杆13、下顶杆盖14、小扭簧18和铁拉杆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线拉双面碟刹,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片11通过开口销28与V型弹簧12相连接,所述下顶杆盖14的侧边设有紧定螺丝15固定,所述大钳体5和小钳体16通过薄头内六角螺丝17固定连接,所述铝拉杆24与铁拉杆23在尾端连接处设有盘形扭簧21。大钳体5内部的大防尘套2和小扭簧18下方的小防尘套19起到防尘作用,刹车片11之间的V型弹簧12用于两刹车片11之间的复位,相对于以前的一体式拉杆,本碟刹上的拉杆被拆分为铁拉杆23和铝拉杆24,其中铁拉杆23具有弹性,薄平头螺丝20和小防尘套19之间固定有铁拉杆23,调节螺丝1和大防尘套2之间设置铝拉杆24,铝拉杆24一侧通过紧定螺丝15固定,铁拉杆23末端弯折形成一通槽29,铝拉杆24上设置有通孔30,开口销28依次穿过通孔30和通槽29将铝拉杆24和铁拉杆23连接在一起,使铝拉杆24与铁拉杆23形成浮动铰接,即使铝拉杆24与铁拉杆23存在一定的误差也不会产生干涉,保正内外刹车片平行,因铝拉杆24与铁拉杆23为浮动铰接,铝拉杆24与铁拉杆23工作时向中间运动也不会产生干涉使制动力下降,此外,铁拉杆23一侧设置有盘形扭簧21,盘形弹簧21在不工作时起到定位作用,工作时起到复位作用,压线板26通过压线螺丝27与铝拉杆24连接,通过拧紧压线螺丝27可以将刹车线固定在压线板26和铝拉杆24之间,刹车制动时铝拉杆24和铁拉杆23向中间运动,刹车线拉动铝拉杆24转动,铝拉杆24同时带动钳入在卡槽中的铁拉杆23转动,从而同时驱动大钳体5上的上顶杆8及小钳体16上的下顶杆13向内运动,分别推动内外刹车片11夹紧制动盘产生刹车。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线拉双面碟刹,包括大钳体(5)、小钳体(16)、调节螺丝(1)和刹车片(11),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钳体(5)上设有穿线销(4),所述大钳体(5)内部设有大防尘套(2),所述大防尘套(2)内部设有大扭簧(3),所述大扭簧(3)下方设有上顶杆盖(6),所述上顶杆盖(6)与上顶杆(8)之间设有钢珠(7),所述上顶杆(8)下方设有活动法兰(10),所述活动法兰(10)上设有钢丝圈(9),所述活动法兰(10)下方设有刹车片(11),所述刹车片(11)之间设有V型弹簧(12),所述刹车片(11)下方设有下顶杆(13),所述下顶杆(13)与下顶杆盖(14)相配合连接,所述下顶杆(13)和下顶杆盖(14)位于小钳体(16)内部,所述下顶杆盖(14)下方设有小扭簧(18),所述小扭簧(18)下方设有小防尘套(19),所述小防尘套(19)下方设有薄平头螺丝(20),所述薄平头螺丝(20)和小防尘套(19)之间固定有铁拉杆(23),所述调节螺丝(1)和大防尘套(2)之间设有铝拉杆(24),所述铁拉杆(23)一侧设有盘形扭簧(21),压线板(26)通过压线螺丝(27)与铝拉杆(24)连接,所述铝拉杆(24)一侧与紧定螺丝(15)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线拉双面碟刹,包括大钳体(5)、小钳体(16)、调节螺丝(1)和刹车片(11),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钳体(5)上设有穿线销(4),所述大钳体(5)内部设有大防尘套(2),所述大防尘套(2)内部设有大扭簧(3),所述大扭簧(3)下方设有上顶杆盖(6),所述上顶杆盖(6)与上顶杆(8)之间设有钢珠(7),所述上顶杆(8)下方设有活动法兰(10),所述活动法兰(10)上设有钢丝圈(9),所述活动法兰(10)下方设有刹车片(11),所述刹车片(11)之间设有V型弹簧(12),所述刹车片(11)下方设有下顶杆(13),所述下顶杆(13)与下顶杆盖(14)相配合连接,所述下顶杆(13)和下顶杆盖(14)位于小钳体(16)内部,所述下顶杆盖(14)下方设有小扭簧(18),所述小扭簧(18)下方设有小防尘套(19),所述小防尘套(19)下方设有薄平头螺丝(20),所述薄平头螺丝(20)和小防尘套(19)之间固定有铁拉杆(23),所述调节螺丝(1)和大防尘套(2)之间设有铝拉杆(24),所述铁拉杆(23)一侧设有盘形扭簧(21),压线板(26)通过压线螺丝(27)与铝拉杆(24)连接,所述铝拉杆(24)一侧与紧定螺丝(1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翊槐程瑶
申请(专利权)人:兰溪市捷克运动器材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