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蜗壳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11773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2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蜗壳风机,基座、固定设置在基座上的蜗壳主体、以及固定设置在基座上的电机,蜗壳主体的一端面设置有进风盖,蜗壳主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底盖,蜗壳主体内形成一个安装空间,安装空间连接进风盖与底盖,安装空间内设置有沿进风盖网底盖的方向依次设置两个叶轮、以及设置在两个叶轮之间的集风器,靠近进风盖的叶轮与进风盖之间设置有第一导流罩,远离进风盖的叶轮与集风器之间设置有第二导流罩,第一导流罩固定连接进风盖,第二导流罩固定连接集风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底盖,电机的输出轴驱动连接两个叶轮、集风器、第一导流罩、第二导流罩,蜗壳主体设置出风管,出风管连通第二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蜗壳风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风机领域,特别是一种蜗壳风机。
技术介绍
风机行业的迅速发展,对风机的性能提升和降低噪声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而传统的一些蜗壳风机内仅设置一个风轮,通过单个风叶的转动而吸气,其结构上难以使风机达到较高的风压;一些采用两个相互平行的叶轮并在两个叶轮之间设置集风器的蜗壳风机,通过两个叶轮进行双层的加压而使得蜗壳风机达到相对高的风压,但是蜗壳内气流损耗较为大,风机的性能不够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上述所提出的至少一个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蜗壳风机,基座、固定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蜗壳主体、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电机,所述蜗壳主体的一端面设置有进风盖,所述蜗壳主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底盖,所述蜗壳主体内形成一个安装空间,所述安装空间连接所述进风盖与所述底盖,所述安装空间内设置有沿所述进风盖网底盖的方向依次设置两个叶轮、以及设置在两个叶轮之间的集风器,所述集风器分隔所述安装空间形成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两个所述叶轮分设于所述第一空间、所述第二空间,所述第一空间连接所述进风盖,所述第二空间连接所述底盖,靠近所述进风盖的所述叶轮与所述进风盖之间设置有第一导流罩,远离所述进风盖的所述叶轮与所述集风器之间设置有第二导流罩,所述第一导流罩固定连接所述进风盖,所述第二导流罩固定连接所述集风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底盖,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驱动连接所述两个叶轮、集风器、第一导流罩、第二导流罩,所述蜗壳主体设置出风管,所述出风管连通所述第二空间。<br>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导流罩包括第一筒体,所述第一筒体内壁形成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一端开口的内径大于其另一端开口的内径,所述第一通道的内壁从所述第一通道内径较大的一端开口往第一通道内径较小的一端开口圆滑过渡,所述第一通道开口较大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进风盖。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导流罩包括第二筒体,所述第二筒体内壁形成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的一端开口的内径大于其另一端开口的内径,所述第二通道的内壁从所述第二通道内径较大的一端开口往第二通道内径较小的一端开口圆滑过渡,所述第二通道开口较大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集风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风盖上开设有贯穿所述进风盖厚度的进风口,所述第一通道开口较大的端部覆盖所述进风口。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每一个所述叶轮包括叶轮前盘、叶轮后盘、以及设置在叶轮前盘与叶轮后盘之间的第一叶片,所述叶轮前盘开设有贯穿所述叶轮前盘厚度的叶轮前盘口,所述叶轮后盘设置有贯穿所述叶轮后盘厚度的叶轮后盘口,所述叶轮前盘口与所述叶轮后盘口之间相互连通形成一个安装通道,所述安装通道设置有轴盘,所述轴盘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叶轮后盘,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驱动连接每一个所述轴盘,每一个所述叶轮前盘口的边缘向远离所述叶轮后盘的方向翻折而形成折边,所述折边称为叶轮前盘法兰,所述第一筒体背向所述进风盖的端面开设有第一凹槽,与第一筒体相邻的所述叶轮前盘法兰插入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二筒体靠近所述底盖的端面开设有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二筒体相邻的叶轮前盘法兰插入到所述第二凹槽内。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集风器包括沿所述进风盖到底盖的方向依次设置的集风前盘、集风后盘,所述集风器还包括设置在集风前盘与集风前盘之间的集风叶片,所述集风叶片固定连接所述集风前盘与所述集风后盘,所述集风前盘与所述集风后盘上分别开设有集风前开口、集风后开口,所述集风前开口与所述集风后开口相互连通形成集风通道,所述集风后盘分隔所述安装空间,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集风通道连接所述轴盘。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集风叶片以所述集风前开口的中心轴为轴心圆周阵列设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筒体回转体,第一筒体的轴线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第一筒体的母线为圆弧段,第一筒体的母线的开口方向背向所述第一筒体的轴线。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筒体回转体,第二筒体的轴线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第二筒体的母线为圆弧段,第二筒体的母线的开口方向背向所述第一筒体的轴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实际的使用中,集风器对蜗壳主体内的安装空间进行分隔形成第一空间、第二空间,第一空间、第二空间沿着进风盖往底盖的方向设置,两个叶轮分别设置的第一空间、第二空间内,从而电机驱动两个叶轮、集风器、第一导流罩、第二导流罩转动时,外界的空气依次经过进风盖、第一导流罩、第一空间,通过靠近进风盖的叶轮对外界的空气进行加速,而且使得空气再经过集风器而进入到第二空间内,通过靠近后盖的叶轮对空气流进行加压后,被加压后的空气流从出风管吹出,从而通过叶轮的设置,能够有效的对空气流进行加压,通过集风器的设置,从进风盖进入的空气能够更加稳定的进入到第二空间,通过第一导流罩、第二导流罩的设置,空气流的流动更加的有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轴测图;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参照图1~图2,一种蜗壳风机,基座1、固定设置在所述基座1上的蜗壳主体2、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基座1上的电机3,所述蜗壳主体2的一端面设置有进风盖4,所述蜗壳主体2的另一端设置有底盖5,所述蜗壳主体2内形成一个安装空间,所述安装空间连接所述进风盖4与所述底盖5,所述安装空间内设置有沿所述进风盖4网底盖5的方向依次设置两个叶轮、以及设置在两个叶轮之间的集风器,所述集风器分隔所述安装空间形成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两个所述叶轮分设于所述第一空间、所述第二空间,所述第一空间连接所述进风盖4,所述第二空间连接所述底盖5,靠近所述进风盖4的所述叶轮与所述进风盖4之间设置有第一导流罩,远离所述进风盖4的所述叶轮与所述集风器之间设置有第二导流罩,所述第一导流罩固定连接所述进风盖4,所述第二导流罩固定连接所述集风器,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穿过所述底盖5,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驱动连接所述两个叶轮、集风器、第一导流罩、第二导流罩,所述蜗壳主体2设置出风管8,所述出风管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蜗壳风机,基座(1)、固定设置在所述基座(1)上的蜗壳主体(2)、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基座(1)上的电机(3),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主体(2)的一端面设置有进风盖(4),所述蜗壳主体(2)的另一端设置有底盖(5),所述蜗壳主体(2)内形成一个安装空间,所述安装空间连接所述进风盖(4)与所述底盖(5),所述安装空间内设置有沿所述进风盖(4)网底盖(5)的方向依次设置两个叶轮、以及设置在两个叶轮之间的集风器,所述集风器分隔所述安装空间形成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两个所述叶轮分设于所述第一空间、所述第二空间,所述第一空间连接所述进风盖(4),所述第二空间连接所述底盖(5),靠近所述进风盖(4)的所述叶轮与所述进风盖(4)之间设置有第一导流罩,远离所述进风盖(4)的所述叶轮与所述集风器之间设置有第二导流罩,所述第一导流罩固定连接所述进风盖(4),所述第二导流罩固定连接所述集风器,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穿过所述底盖(5),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驱动连接所述两个叶轮、集风器、第一导流罩、第二导流罩,所述蜗壳主体(2)设置出风管(8),所述出风管(8)连通所述第二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蜗壳风机,基座(1)、固定设置在所述基座(1)上的蜗壳主体(2)、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基座(1)上的电机(3),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主体(2)的一端面设置有进风盖(4),所述蜗壳主体(2)的另一端设置有底盖(5),所述蜗壳主体(2)内形成一个安装空间,所述安装空间连接所述进风盖(4)与所述底盖(5),所述安装空间内设置有沿所述进风盖(4)网底盖(5)的方向依次设置两个叶轮、以及设置在两个叶轮之间的集风器,所述集风器分隔所述安装空间形成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两个所述叶轮分设于所述第一空间、所述第二空间,所述第一空间连接所述进风盖(4),所述第二空间连接所述底盖(5),靠近所述进风盖(4)的所述叶轮与所述进风盖(4)之间设置有第一导流罩,远离所述进风盖(4)的所述叶轮与所述集风器之间设置有第二导流罩,所述第一导流罩固定连接所述进风盖(4),所述第二导流罩固定连接所述集风器,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穿过所述底盖(5),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驱动连接所述两个叶轮、集风器、第一导流罩、第二导流罩,所述蜗壳主体(2)设置出风管(8),所述出风管(8)连通所述第二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蜗壳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罩包括第一筒体(6),所述第一筒体(6)内壁形成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一端开口的内径大于其另一端开口的内径,所述第一通道的内壁从所述第一通道内径较大的一端开口往第一通道内径较小的一端开口圆滑过渡,所述第一通道开口较大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进风盖(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蜗壳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流罩包括第二筒体(7),所述第二筒体(7)内壁形成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的一端开口的内径大于其另一端开口的内径,所述第二通道的内壁从所述第二通道内径较大的一端开口往第二通道内径较小的一端开口圆滑过渡,所述第二通道开口较大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集风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蜗壳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盖(4)上开设有贯穿所述进风盖(4)厚度的进风口(9),所述第一通道开口较大的端部覆盖所述进风口(9)。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蜗壳风机,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叶轮包括叶轮前盘(10)、叶轮后盘(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观井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九洲普惠风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