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型外框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09983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2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型外框架结构,包括基座面板和切换控制器,所述基座面板的上方设置有主动齿轮,且主动齿轮的中部设置有主轴,所述主轴的上方设置有主体外壳,所述主体外壳的右端内部分别设置有切换控制器和角度调节结构,所述切换控制器包括动力齿轮、切换齿轮、滑动套、动力轴、切换手柄、固定轴承和摇臂,所述动力齿轮的右侧设置有滑动套,所述滑动套的右侧设置有切换齿轮,所述动力轴的右端设置有固定轴承。该可调节型外框架结构,与现有的普通框架结构相比,增加结构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整个装置的使用性能,改良后的设备采用换挡式的切换结构,实现多个自由度调节作用,操作起来更加简单方便,有效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型外框架结构
本技术涉及框架结构
,具体为一种可调节型外框架结构。
技术介绍
框架结构是指由梁和柱以刚接或者铰接相连接而成,构成承重体系的结构,即由梁和柱组成框架共同抵抗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结构的房屋墙体不承重,仅起到围护和分隔作用,一般用预制的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岩、空心砖或多孔砖、浮石、蛭石、陶粒等轻质板材等材料砌筑或装配而成,框架结构又称构架式结构,房屋的框架按跨数分有单跨、多跨;按层数分有单层、多层;按立面构成分为对称、不对称;按所用材料分为钢框架、混凝土框架、胶合木结构框架或钢与钢筋混凝土混合框架等,其中最常用的是混凝土框架、钢框架,装配式、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和钢框架,适合大规模工业化施工,效率较高,工程质量较好。现有的框架结构内外部结构较为简单,在使用过程中的使用性能明显不足,一般的框架结构在对自由度调节过程中均是以单一的控制结构实现,操作起来不够方便快捷,并且大大影响了设备的调节工作效率,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的框架结构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型外框架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一般的框架结构内外部结构较为简单,在使用过程中的使用性能明显不足,一般的框架结构在对自由度调节过程中均是以单一的控制结构实现,操作起来不够方便快捷,并且大大影响了设备的调节工作效率,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型外框架结构,包括基座面板和切换控制器,所述基座面板的上方设置有主动齿轮,且主动齿轮的中部设置有主轴,所述主轴的上方设置有主体外壳,所述主体外壳的右端内部分别设置有切换控制器和角度调节结构,所述切换控制器包括动力齿轮、切换齿轮、滑动套、动力轴、切换手柄、固定轴承和摇臂,所述动力齿轮的右侧设置有滑动套,且滑动套的前端设置有切换手柄,所述滑动套的右侧设置有切换齿轮,且切换齿轮的内部设置有动力轴,所述动力轴的右端设置有固定轴承,且固定轴承的右侧设置有摇臂。优选的,所述主轴贯穿于主动齿轮的内部,且主动齿轮的中轴线垂直于切换控制器的中轴线。优选的,所述动力齿轮通过滑动套与切换齿轮的左端相连接,且动力齿轮与主动齿轮的啮合角度为90°。优选的,所述切换手柄与滑动套的前端之间为焊接,且滑动套的中轴线与动力轴的中轴线相重合,并且动力轴通过固定轴承和摇臂之间的配合构成旋转结构。优选的,所述角度调节结构包括传动齿轮、固定轴、传动轮、传动链、安装主轴、四角接头和控制轮,且传动齿轮的内部设置有固定轴,所述传动齿轮的右侧设置有传动轮,且传动轮的上方设置有传动链,所述传动链的上方设置有控制轮,所述控制轮的内部设置有安装主轴,且安装主轴的左侧设置有四角接头。优选的,所述传动齿轮与切换齿轮之间为啮合传动,且传动齿轮的中轴线与传动轮的中轴线之间相重合。优选的,所述传动轮通过传动链与控制轮构成链传动结构,且安装主轴贯穿于控制轮的内部。优选的,所述四角接头设置为横截面呈正方形的柱状结构体,且安装主轴与四角接头之间为一体式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基座面板、主轴、主动齿轮、主体外壳和切换控制器的设置,依靠主轴对主动齿轮进行固定支撑作用,并且实现主动齿轮的旋转,从而带动主体外壳和其他一系列结构的垂直旋转操作,同时使用者可以通过切换控制器对主动齿轮进行动力传输;2.本技术通过动力齿轮、切换齿轮、滑动套、动力轴、切换手柄、固定轴承和摇臂的设置,构成了该装置的切换控制器,动力齿轮和主动齿轮之间可以实现齿轮啮合,而通过滑动套不仅可以保持动力齿轮和切换齿轮固定间距,还可以沿着动力轴进行滑动作用,从而实现动力的切换,使用者可以通过摇臂对动力轴进行旋转控制;3.本技术通过传动齿轮、固定轴、传动轮、传动链、安装主轴、四角接头和控制轮的设置,构成了该装置的角度调节结构,传动齿轮和切换齿轮之间的啮合传动具有适应范围大、传递效率较高、工作寿命长、传动平稳、可靠性高、能保证瞬时传动比恒定、能实现各种位置要求的两轴传动等特点,而传动轮、传动链和控制轮之间的链传动结构无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平均传动比准确,工作可靠,效率高;传递功率大,过载能力强,相同工况下的传动尺寸小;所需张紧力小,作用于轴上的压力小;能在高温、潮湿、多尘、有污染等恶劣环境中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全剖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主视外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主视调节后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切换控制器侧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座面板;2、主轴;3、主动齿轮;4、主体外壳;5、切换控制器;501、动力齿轮;502、切换齿轮;503、滑动套;504、动力轴;505、切换手柄;506、固定轴承;507、摇臂;6、角度调节结构;601、传动齿轮;602、固定轴;603、传动轮;604、传动链;605、安装主轴;606、四角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型外框架结构,包括基座面板1和切换控制器5,基座面板1的上方设置有主动齿轮3,且主动齿轮3的中部设置有主轴2,主轴2贯穿于主动齿轮3的内部,且主动齿轮2的中轴线垂直于切换控制器5的中轴线,主轴3的上方设置有主体外壳4,主体外壳4的右端内部分别设置有切换控制器5和角度调节结构6,通过基座面板1、主轴2、主动齿轮3、主体外壳4和切换控制器5的设置,依靠主轴2对主动齿轮3进行固定支撑作用,并且实现主动齿轮3的旋转,从而带动主体外壳4和其他一系列结构的垂直旋转操作,同时使用者可以通过切换控制器5对主动齿轮3进行动力传输;切换控制器5包括动力齿轮501、切换齿轮502、滑动套503、动力轴504、切换手柄505、固定轴承506和摇臂507,动力齿轮501的右侧设置有滑动套503,且滑动套503的前端设置有切换手柄505,动力齿轮501通过滑动套503与切换齿轮502的左端相连接,且动力齿轮501与主动齿轮3的啮合角度为90°,滑动套503的右侧设置有切换齿轮502,且切换齿轮502的内部设置有动力轴504,动力轴504的右端设置有固定轴承506,且固定轴承506的右侧设置有摇臂507,切换手柄505与滑动套503的前端之间为焊接,且滑动套503的中轴线与动力轴504的中轴线相重合,并且动力轴504通过固定轴承506和摇臂507之间的配合构成旋转结构,通过动力齿轮501、切换齿轮502、滑动套503、动力轴504、切换手柄505、固定轴承506和摇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型外框架结构,包括基座面板(1)和切换控制器(5),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面板(1)的上方设置有主动齿轮(3),且主动齿轮(3)的中部设置有主轴(2),所述主轴(2)的上方设置有主体外壳(4),所述主体外壳(4)的右端内部分别设置有切换控制器(5)和角度调节结构(6),所述切换控制器(5)包括动力齿轮(501)、切换齿轮(502)、滑动套(503)、动力轴(504)、切换手柄(505)、固定轴承(506)和摇臂(507),所述动力齿轮(501)的右侧设置有滑动套(503),且滑动套(503)的前端设置有切换手柄(505),所述滑动套(503)的右侧设置有切换齿轮(502),且切换齿轮(502)的内部设置有动力轴(504),所述动力轴(504)的右端设置有固定轴承(506),且固定轴承(506)的右侧设置有摇臂(50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型外框架结构,包括基座面板(1)和切换控制器(5),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面板(1)的上方设置有主动齿轮(3),且主动齿轮(3)的中部设置有主轴(2),所述主轴(2)的上方设置有主体外壳(4),所述主体外壳(4)的右端内部分别设置有切换控制器(5)和角度调节结构(6),所述切换控制器(5)包括动力齿轮(501)、切换齿轮(502)、滑动套(503)、动力轴(504)、切换手柄(505)、固定轴承(506)和摇臂(507),所述动力齿轮(501)的右侧设置有滑动套(503),且滑动套(503)的前端设置有切换手柄(505),所述滑动套(503)的右侧设置有切换齿轮(502),且切换齿轮(502)的内部设置有动力轴(504),所述动力轴(504)的右端设置有固定轴承(506),且固定轴承(506)的右侧设置有摇臂(50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型外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2)贯穿于主动齿轮(3)的内部,且主动齿轮(3)的中轴线垂直于切换控制器(5)的中轴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型外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齿轮(501)通过滑动套(503)与切换齿轮(502)的左端相连接,且动力齿轮(501)与主动齿轮(3)的啮合角度为9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型外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手柄(505)与滑动套(503)的前端之间为焊接,且滑动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春辉王涛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富锐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