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尹家哲专利>正文

一种市政行驶道路用减震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0941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2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市政行驶道路用减震带,包括嵌装在路面内的缓冲盒,所述缓冲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与路面平齐,所述底座的顶部一侧设为倾斜面,底座的顶部另一侧开设有斜孔,斜孔内转动安装有倾斜设置的连接座,连接座的顶部延伸至底座的上方并固定连接有弧形减震板,弧形减震板远离连接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尖块,所述弧形减震板的底部一侧粘接固定有弹性胶皮,且弹性胶皮与底座顶部的倾斜面相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在车辆正常行驶时能够对车辆起到缓冲减震作用,避免跳车的现象发生,车辆逆行时能够有效的阻停车辆或尖块穿伤车辆轮胎,使人员不敢在逆行,达到从根本上降低逆行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行驶道路用减震带
本技术涉及减震带
,尤其涉及一种市政行驶道路用减震带。
技术介绍
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拥有量也与日俱增,随之交通事故常有发生,为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有关部门在道口都设置了减速带,以引起各种车辆的驾驶员注意;传统的减速带大多为形状固定的凸起结构,因而当汽车车轮压在所述减速带上时,所述减速带不会发生形变,当车辆的车轮行驶对减速带产生冲击时,容易造成汽车车轮出现向上弹跳的现象,会被重重地颠簸,影响乘座人员的舒适感,同时对汽车底盘等相关机构造成一定程度影响。现有的市政行驶道路用减震带,特别是针对在上桥路面的减震带,其虽然能够警示人员减速,但是其不便于在车辆经过时进行减震缓冲,造成车辆哪怕是减速通过时也会跳起颠簸,且其大都不具备防逆行功能,针对上桥路面时,因桥面高出地面容易出现不能及时看到有逆行车辆行驶,导致容易出现碰撞发生,导致落桥造成极大的人身危害,国家明文规定中,桥面路段禁止掉头和逆行,但仍然无法杜绝逆行的现象发生,造成每年因桥面上车辆逆行导致车祸事故的现象频繁发生,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市政行驶道路用减震带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市政行驶道路用减震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市政行驶道路用减震带,包括嵌装在路面内的缓冲盒,所述缓冲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与路面平齐,所述底座的顶部一侧设为倾斜面,底座的顶部另一侧开设有斜孔,斜孔内转动安装有倾斜设置的连接座,连接座的顶部延伸至底座的上方并固定连接有弧形减震板,弧形减震板远离连接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尖块,所述弧形减震板的底部一侧粘接固定有弹性胶皮,且弹性胶皮与底座顶部的倾斜面相配合,所述缓冲盒的顶部设置为开口,缓冲盒的底部内壁和底座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定位杆,多个定位杆上滑动套设有同一个移动板,移动板的底部与缓冲盒的底部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弹簧,所述移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竖板,且竖板的顶部延伸至底座的上方并固定连接有U形座,U形座的两侧内壁之间转动安装有同一个转辊,且转辊的顶部延伸至U形座的上方并与弧形减震板的底部滚动接触。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矩形孔,且矩形孔的侧壁与竖板的外侧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斜孔的两侧内壁之间焊接有同一个圆轴,连接座的前侧开设有第一圆孔,且第一圆孔内固定套设有两个第一轴承,第一轴承的内圈与圆轴的外侧固定套装。优选的,所述U形座的两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横轴,转辊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圆孔,且第二圆孔内固定套设有两个第二轴承,第二轴承的内圈与横轴的外侧固定套装。优选的,所述移动板的顶部开设有多个第三圆孔,且第三圆孔的侧壁与对应的定位杆的外侧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座远离竖板的一侧与斜孔远离竖板的一侧内壁活动接触。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缓冲盒、底座、斜孔、连接座、弧形减震板、尖块、弹性胶皮、定位杆、移动板、弹簧、竖板、U形座、转辊、矩形孔与圆轴相配合,在车辆正常行驶压在弧形减震板上时,弧形减震板向下转动并带动连接座在圆轴上向下转动,弧形减震板还挤压转辊向下移动,转辊通过U形座带动竖板在多个定位杆上向下滑动并对多个弹簧压缩,弹簧的反作用力对移动板进行缓冲,从而达到对弧形减震板缓冲,能够有效降低跳车现象发生,车辆过去后,此时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复位能带动弧形减震板向上回转复位,在遇到逆向行驶的车辆时,逆向行驶的车辆轮胎首先撞击到多个尖块,车辆轮胎冲击尖块达到车辆受碰撞振动力停下或尖块穿伤车辆轮胎,达到让车辆驾驶人员认知到上桥路面决不能逆行,从而使驾驶人员不敢再次逆行,达到防逆行的目的。本技术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在车辆正常行驶时能够对车辆起到缓冲减震作用,避免跳车的现象发生,车辆逆行时能够有效的阻停车辆或尖块穿伤车辆轮胎,使人员不敢在逆行,达到从根本上降低逆行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市政行驶道路用减震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市政行驶道路用减震带的弧形减震板被下压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缓冲盒、2底座、3斜孔、4连接座、5弧形减震板、6尖块、7弹性胶皮、8定位杆、9移动板、10弹簧、11竖板、12U形座、13转辊、14矩形孔、15圆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市政行驶道路用减震带,包括嵌装在路面内的缓冲盒1,缓冲盒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底座2,底座2的顶部与路面平齐,底座2的顶部一侧设为倾斜面,底座2的顶部另一侧开设有斜孔3,斜孔3内转动安装有倾斜设置的连接座4,连接座4的顶部延伸至底座2的上方并固定连接有弧形减震板5,弧形减震板5远离连接座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尖块6,弧形减震板5的底部一侧粘接固定有弹性胶皮7,且弹性胶皮7与底座2顶部的倾斜面相配合,缓冲盒1的顶部设置为开口,缓冲盒1的底部内壁和底座2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定位杆8,多个定位杆8上滑动套设有同一个移动板9,移动板9的底部与缓冲盒1的底部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弹簧10,移动板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竖板11,且竖板11的顶部延伸至底座2的上方并固定连接有U形座12,U形座12的两侧内壁之间转动安装有同一个转辊13,且转辊13的顶部延伸至U形座12的上方并与弧形减震板5的底部滚动接触,本技术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在车辆正常行驶时能够对车辆起到缓冲减震作用,避免跳车的现象发生,车辆逆行时能够有效的阻停车辆或尖块6穿伤车辆轮胎,使人员不敢在逆行,达到从根本上降低逆行率。本技术中,底座2的顶部开设有矩形孔14,且矩形孔14的侧壁与竖板11的外侧滑动连接,斜孔3的两侧内壁之间焊接有同一个圆轴15,连接座4的前侧开设有第一圆孔,且第一圆孔内固定套设有两个第一轴承,第一轴承的内圈与圆轴15的外侧固定套装,U形座12的两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横轴,转辊13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圆孔,且第二圆孔内固定套设有两个第二轴承,第二轴承的内圈与横轴的外侧固定套装,移动板9的顶部开设有多个第三圆孔,且第三圆孔的侧壁与对应的定位杆8的外侧滑动连接,连接座4远离竖板11的一侧与斜孔3远离竖板11的一侧内壁活动接触,本技术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在车辆正常行驶时能够对车辆起到缓冲减震作用,避免跳车的现象发生,车辆逆行时能够有效的阻停车辆或尖块6穿伤车辆轮胎,使人员不敢在逆行,达到从根本上降低逆行率。工作原理:在车辆正常行驶上桥路面时,车辆经过压在弧形减震板5上时,弧形减震板5向下转动并带动连接座4在圆轴15上向下转动,弧形减震板5还带动多个尖块6向下移动,同时弧形减震板5向下挤压转辊13,在挤压力下,转辊13向下移动并带动U形座12下移,U形座12带动竖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市政行驶道路用减震带,包括嵌装在路面内的缓冲盒(1),所述缓冲盒(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底座(2),所述底座(2)的顶部与路面平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的顶部一侧设为倾斜面,底座(2)的顶部另一侧开设有斜孔(3),斜孔(3)内转动安装有倾斜设置的连接座(4),连接座(4)的顶部延伸至底座(2)的上方并固定连接有弧形减震板(5),弧形减震板(5)远离连接座(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尖块(6),所述弧形减震板(5)的底部一侧粘接固定有弹性胶皮(7),且弹性胶皮(7)与底座(2)顶部的倾斜面相配合,所述缓冲盒(1)的顶部设置为开口,缓冲盒(1)的底部内壁和底座(2)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定位杆(8),多个定位杆(8)上滑动套设有同一个移动板(9),移动板(9)的底部与缓冲盒(1)的底部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弹簧(10),所述移动板(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竖板(11),且竖板(11)的顶部延伸至底座(2)的上方并固定连接有U形座(12),U形座(12)的两侧内壁之间转动安装有同一个转辊(13),且转辊(13)的顶部延伸至U形座(12)的上方并与弧形减震板(5)的底部滚动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行驶道路用减震带,包括嵌装在路面内的缓冲盒(1),所述缓冲盒(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底座(2),所述底座(2)的顶部与路面平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的顶部一侧设为倾斜面,底座(2)的顶部另一侧开设有斜孔(3),斜孔(3)内转动安装有倾斜设置的连接座(4),连接座(4)的顶部延伸至底座(2)的上方并固定连接有弧形减震板(5),弧形减震板(5)远离连接座(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尖块(6),所述弧形减震板(5)的底部一侧粘接固定有弹性胶皮(7),且弹性胶皮(7)与底座(2)顶部的倾斜面相配合,所述缓冲盒(1)的顶部设置为开口,缓冲盒(1)的底部内壁和底座(2)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定位杆(8),多个定位杆(8)上滑动套设有同一个移动板(9),移动板(9)的底部与缓冲盒(1)的底部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弹簧(10),所述移动板(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竖板(11),且竖板(11)的顶部延伸至底座(2)的上方并固定连接有U形座(12),U形座(12)的两侧内壁之间转动安装有同一个转辊(13),且转辊(13)的顶部延伸至U形座(12)的上方并与弧形减震板(5)的底部滚动接触。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家哲
申请(专利权)人:尹家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