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框式副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0543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包括前横梁、纵臂、后横梁和设于纵臂上的羊角管,纵臂包括左纵臂和右纵臂,前横梁、纵臂、右纵臂和后横梁围成框形结构,后横梁包括后横梁上板和后横梁下板,后横梁上板的宽边对称设有凸出的转向机安装结构和稳定杆安装结构,后横梁上板左端设有减重孔,其右端设有凸起的后悬置安装结构,纵臂的下边沿设有加强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后横梁上板的宽边对称凸出设置转向机安装结构和稳定杆安装结构,并设有减重孔和后悬置安装结构,代替单独设置支架的形式来安装稳定杆、转向机、后悬置等结构,加工工序少,制造成本低,有利于提高副车架整体和局部强度,并实现了轻量化设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框式副车架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尤其涉及一种框式副车架。
技术介绍
随着能源危机问题的不断加重,汽车轻量化已经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汽车后副车架是车辆上底盘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看成是前后车桥的骨架,支承前后车桥、悬挂的支架,使车桥、悬挂通过它再与“正车架”相连。副车架在阻隔振动和噪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减少其直接进入车厢,并且能够带来很好的悬架连接刚度,减小由路面传来的振动,带来良好的舒适性,同时把悬架系统中的各个散件变成总成,提高了悬架系统的通用性,对整车的舒适性和操控性有重要影响,降低了研发成本。因此,汽车后副车架设计在汽车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副车架都通过在后横梁上单独设置支架的形式来安装稳定杆、转向机、后悬置等结构,支架繁多且加工工序太多,不利于节约成本;并且单独支架的设置增加了副车架的重量,且各个安装点的刚度变差。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汽车后副车架总成”,其公告号CN202080336U,其公开了一种汽车后副车架总成。它包括后副车架本体,所述后副车架本体中部低平,两端向上弯曲,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框式副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横梁(1)、纵臂(2)、后横梁(3)和设于纵臂(2)上的羊角管(4),所述纵臂(2)包括左纵臂(21)和右纵臂(22),所述前横梁(1)、左纵臂(21)、右纵臂(22)和后横梁(3)围成框形结构,所述后横梁(3)包括后横梁上板(31)和后横梁下板(32),所述后横梁上板(31)的宽边对称设有凸出的转向机安装结构(5)和稳定杆安装结构(6),所述后横梁上板(31)左端设有减重孔(7),其右端设有凸起的后悬置安装结构(8),所述纵臂(2)的下边沿设有加强板(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框式副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横梁(1)、纵臂(2)、后横梁(3)和设于纵臂(2)上的羊角管(4),所述纵臂(2)包括左纵臂(21)和右纵臂(22),所述前横梁(1)、左纵臂(21)、右纵臂(22)和后横梁(3)围成框形结构,所述后横梁(3)包括后横梁上板(31)和后横梁下板(32),所述后横梁上板(31)的宽边对称设有凸出的转向机安装结构(5)和稳定杆安装结构(6),所述后横梁上板(31)左端设有减重孔(7),其右端设有凸起的后悬置安装结构(8),所述纵臂(2)的下边沿设有加强板(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框式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悬置安装结构(8)包括上悬置安装凸起(81)和下悬置安装凸起(82),所述上悬置安装凸起(81)和下悬置安装凸起(82)为沿后横梁上板(31)的长边方向延伸的长条形,且其之间设有减重通道(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框式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重通道(10)中开有长圆减重孔(101)。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框式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悬置安装凸起(81)和下悬置安装凸起(82)上设有后悬置安装孔(83)。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框式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重孔(7)的周围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叶艳王文志石伯妹赵鸿博张伟
申请(专利权)人: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万向集团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