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土地规划初步模型的建模方法及系统,包括:确定地块并用第一矩形包含所述地块,用间隔一定距离的点填充所述第一矩形;用第二矩形表示楼栋,并确定需要排布楼栋的第二矩形的中心点和其他所有点;确定所述需要排布楼栋在所述地块内的可行域。通过间隔一定距离的点即可表示出地块信息;通过中心点和长宽高来即可表示楼栋信息;通过楼栋的中心点的可排布区域即可表示楼栋的可行域,地块、楼栋及可行域均可以通过简单的点数据来表示,大大简化了建模数据,减少了建模工作量,缩短了建模所需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地规划初步模型的建模方法和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模方法和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土地规划初步模型的建模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现如今需要进行规划设计的地块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频繁,给土地规划设计师带来了繁重的任务。目前在规划初步建模时,土地规划设计师需要用到大量的数据,导致工作量很大,设计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需要反复修改设计,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土地规划初步模型的建模方法,包括:确定地块并用第一矩形包含所述地块,用间隔一定距离的点填充所述第一矩形;用第二矩形表示楼栋,并确定需要排布楼栋的第二矩形的中心点和其他所有点;确定所述需要排布楼栋在所述地块内的可行域。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建模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地块包含的点表示所述地块的位置和面积。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根据所述地块包含的点表示所述地块的位置和面积,包括:将所述第一矩形内且位于所述地块内的点均赋予第一值,并将所述第一矩形内且位于所述地块外的点均赋予第二值;用包含所有第一值的点的区域表示所述地块的位置和面积。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值为1,所述第二值为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根据所述地块的实际尺寸确定所述第一矩形的长和宽,根据所述需要排布楼栋的实际尺寸确定所述需要排布楼栋的第二矩形的长、宽和高。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确定需要排布楼栋的第二矩形的中心点和其他所有点,包括:确定需要排布楼栋的第二矩形在所述第一矩形中的投影面积,将所述投影面积的中心点确定为所述需要排布楼栋的第二矩形的中心点;确定需要排布楼栋的第二矩形在所述第一矩形中的底面面积,将所述底面面积所包含的第一矩形中的所有点确定为所述需要排布楼栋的第二矩形的其他所有点。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确定所述需要排布楼栋在所述地块内的可行域,包括:确定所述地块内是否有排布楼栋;当所述地块内没有排布楼栋时,根据所述需要排布楼栋的第二矩形的中心点和其他所有点,确定所述需要排布楼栋在所述地块内的可行域;当所述地块内已有排布楼栋时,根据所述需要排布楼栋的第二矩形的中心点和其他所有点以及所述已有排布楼栋的第二矩形的中心点和其他所有点,确定所述需要排布楼栋在所述地块内的可行域。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当所述地块内没有排布楼栋时,根据所述需要排布楼栋的第二矩形的中心点和其他所有点,确定所述需要排布楼栋在所述地块内的可行域,包括:当所述需要排布楼栋的第二矩形的中心点和其他所有点均在所述地块内,确定所述需要排布楼栋的第二矩形的中心点为所述需要排布楼栋在所述地块内的可行域;当所述需要排布楼栋的第二矩形的中心点在所述地块内而所述需要排布楼栋的第二矩形的其他所有点中有点不在所述第一矩形内,移动所述需要排布楼栋的第二矩形的中心点,直至所述需要排布楼栋的第二矩形的中心点和其他所有点均在所述地块内,确定移动后的所述需要排布楼栋的第二矩形的中心点为所述需要排布楼栋在所述地块内的可行域。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当所述地块内已有排布楼栋时,根据所述需要排布楼栋的第二矩形的中心点和其他所有点以及所述已有排布楼栋的第二矩形的中心点和其他所有点,确定所述需要排布楼栋在所述地块内的可行域,包括:当所述需要排布楼栋的第二矩形的中心点和其他所有点均在所述地块内,且所述需要排布楼栋的第二矩形的中心点和其他所有点与所述已有排布楼栋的第二矩形的中心点和其他所有点均没有交集,确定所述需要排布楼栋的第二矩形的中心点为所述需要排布楼栋在所述地块内的可行域;当所述需要排布楼栋的第二矩形的中心点在所述地块内而所述需要排布楼栋的第二矩形的其他所有点中有点不在所述第一矩形内,和/或,所述需要排布楼栋的第二矩形的中心点和其他所有点中有点与所述已有排布楼栋的第二矩形的中心点和其他所有点中的点有交集,移动所述需要排布楼栋的第二矩形的中心点,直至所述需要排布楼栋的第二矩形的中心点和其他所有点均在所述地块内,且所述需要排布楼栋的第二矩形的中心点和其他所有点与所述已有排布楼栋的第二矩形的中心点和其他所有点均没有交集,确定移动后的所述需要排布楼栋的第二矩形的中心点为所述需要排布楼栋在所述地块内的可行域。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土地规划初步模型的建模系统,采用所述的建模方法,所述建模系统包括:地块确定模块,其用于确定地块并用第一矩形包含所述地块,用间隔一定距离的点填充所述第一矩形;楼栋确定模块,其用第二矩形表示楼栋,并确定需要排布楼栋的第二矩形的中心点和其他所有点;可行域确定模块,其用于确定所述需要排布楼栋在所述地块内的可行域。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间隔一定距离代表例如0和1的点即可表示出地块信息(位置和面积);通过中心点和长宽高来即可表示楼栋信息;通过楼栋的中心点的可排布区域即可表示楼栋的可行域。地块、楼栋及可行域均可以通过简单的点数据来表示,大大简化了建模数据,减少了建模工作量,缩短了建模所需时间。附图说明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例,本公开的上述和其它目标、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一种土地规划初步模型的建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对地块进行表示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对楼栋进行表示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没有排布楼栋时,进行可行域确定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已有排布楼栋时,进行可行域确定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一种土地规划初步模型的建模系统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以使得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实施。正如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能够容易理解,将在后面描述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概念和范围的基础上可变形为多种形式。在附图中尽量将相同或相似的部分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在此使用的专业术语只是用来说明特定实施例而提供的,并不是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在此使用的单数形式在没有表示明确的相反含义的情况下也包含复数形式。在说明书中使用的“包含”的具体化了特定的特性、领域、常数、步骤、动作、要素及/或成分,并不排除其他特定的特性、领域、常数、步骤、动作、要素、成分及/或组的存在或附加。将下面使用的技术用语及科学用语包括在内的所有用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一般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在词典中所定义的用语被补充解释为与相关技术文献和当前公开的内容相符的含义,在没有定义的情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地规划初步模型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确定地块并用第一矩形包含所述地块,用间隔一定距离的点填充所述第一矩形;/n用第二矩形表示楼栋,并确定需要排布楼栋的第二矩形的中心点和其他所有点;/n确定所述需要排布楼栋在所述地块内的可行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地规划初步模型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地块并用第一矩形包含所述地块,用间隔一定距离的点填充所述第一矩形;
用第二矩形表示楼栋,并确定需要排布楼栋的第二矩形的中心点和其他所有点;
确定所述需要排布楼栋在所述地块内的可行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模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地块包含的点表示所述地块的位置和面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地块包含的点表示所述地块的位置和面积,包括:
将所述第一矩形内且位于所述地块内的点均赋予第一值,并将所述第一矩形内且位于所述地块外的点均赋予第二值;
用包含所有第一值的点的区域表示所述地块的位置和面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值为1,所述第二值为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地块的实际尺寸确定所述第一矩形的长和宽,根据所述需要排布楼栋的实际尺寸确定所述需要排布楼栋的第二矩形的长、宽和高。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需要排布楼栋的第二矩形的中心点和其他所有点,包括:
确定需要排布楼栋的第二矩形在所述第一矩形中的投影面积,将所述投影面积的中心点确定为所述需要排布楼栋的第二矩形的中心点;
确定需要排布楼栋的第二矩形在所述第一矩形中的底面面积,将所述底面面积所包含的第一矩形中的所有点确定为所述需要排布楼栋的第二矩形的其他所有点。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需要排布楼栋在所述地块内的可行域,包括:
确定所述地块内是否有排布楼栋;
当所述地块内没有排布楼栋时,根据所述需要排布楼栋的第二矩形的中心点和其他所有点,确定所述需要排布楼栋在所述地块内的可行域;
当所述地块内已有排布楼栋时,根据所述需要排布楼栋的第二矩形的中心点和其他所有点以及所述已有排布楼栋的第二矩形的中心点和其他所有点,确定所述需要排布楼栋在所述地块内的可行域。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地块内没有排布楼栋时,根据所述需要排布楼栋的第二矩形的中心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聪,牛怡珺,陈飞龙,况易田,孙安安,廖廷波,胡浩,苏旭,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