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碳化硅刚玉浇注料生产线输送结构,属于浇注料生产设备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料仓架,料仓架固定连接有盛放不同原料的投料仓,第一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框架、支撑腿、第一主动辊、第一从动辊和第一输送带,第一输送框架位于投料仓的下方,支撑腿与第一输送框架固定连接,第一主动辊、第一从动辊均与第一输送框架转动连接,第一主动辊连接有驱动件,第一输送带与第一主动辊、第一从动辊配合使用,第一输送带的一端设有第一搅拌机,第一搅拌机的出料口连接有第二输送装置,第二输送装置位于第一输送框架的下方,第二输送装置与支撑腿连接,达到减少输送装置占地面积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化硅刚玉浇注料生产线输送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浇注料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碳化硅刚玉浇注料生产线输送结构。
技术介绍
浇注料又称耐火浇注料,是一种由耐火物料加入一定量结合剂制成的粒状和粉状材料,具有较高流动性,以浇注方式成型的不定形耐火材料。在对浇注料生产过程中,首先是对块状原料进行煅烧,然后,对煅烧后的原料再进行粉碎,粉碎后的原料再输入投料仓暂存,不同种类的原料输入不同的投料仓,之后,投料仓再经过配料秤称取所需重量的原料,对各个原料进行混合,混合后即可进行包装,完成对浇注料的生产。目前,对浇注料进行配料的方式一般是,在各个原料的料仓下方设置输送原料的第一输送装置,第一输送装置的一端连接有搅拌机。搅拌机的出料口连接有第二输送装置,第二输送装置远离搅拌机的一端设有分装设备,对混合好的物料进行分装。但是,设置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需要占用较多的地面,且占用空间较大,生产车间的空间利用率低较。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碳化硅刚玉浇注料生产线输送结构,达到减少输送装置占地面积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碳化硅刚玉浇注料生产线输送结构,包括料仓架,料仓架固定连接有盛放不同原料的投料仓,投料仓的底端开设有投料口,投料口的下方设有第一输送装置,第一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框架、支撑腿、第一主动辊、第一从动辊和第一输送带,第一输送框架位于投料口的下方,支撑腿与第一输送框架固定连接以支撑第一输送框架,第一主动辊、第一从动辊均与第一输送框架转动连接,第一主动辊连接有驱动件,第一输送带与第一主动辊、第一从动辊配合使用,第一输送带输送方向的一端设有第一搅拌机,第一搅拌机的出料口连接有第二输送装置,第二输送装置位于第一输送框架的下方,第二输送装置与支撑腿连接,第二输送装置远离第一搅拌机的一端设有分装设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投料仓内的原料通过投料口落到第一输送带上,驱动件驱动第一主动辊转动,在第一主动辊、第一从动辊和第一输送带的配合下,将原料输送至第一搅拌机内,对原料进行混合;第一搅拌机混合好的原料从出料口输出,并通过第二输送装置向分装设备的方向输送。而第二输送装置通与支撑腿连接,并位于第一输送框架的正下方,第二输送装置并未额外占用车间的地面面积,即可完成对混合好的原料的输送,即通过第一输送装置、第二输送装置、第一搅拌机和分装设备的位置的合理设计,并通过巧妙的结构连接,有效减少了占用生产车间的地面面积,降低车间的占用空间,从而提高生产车间的空间利用率。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驱动件为第一电机,第一电机与第一输送框架固定连接,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主动辊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电机具有结构牢固、运行可靠、价格低廉及工作效率高等优点。采用第一电机驱动第一主动辊转动,提高第一主动辊转动时的稳定性,从而提高第一输送带输送原料的稳定性,减小原料掉落的情况,提高原料输送的顺畅性。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第二输送装置包括第二输送框架、第二主动辊、第二从动辊和第二输送带,第二输送框架与支撑腿固定连接,第二主动辊与第二从动辊分别位于第二输送框架的两端,并与第二输送框架转动连接,第二主动辊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第二输送带与第二主动辊、第二从动辊配合使用,第一搅拌机的出料口位于第二输送带的上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电机驱动第二主动辊转动,第二主动辊转动驱动第二输送带和第二从动辊转动,第一搅拌机将混合好的原料输出到第二输送带上,第二输送带再将混合好的原料输送至分装设备,以对原料进行分装。第二输送框架和支撑腿固定连接,即第二输送框架和第一输送框架共用支撑腿,不需要额外设置支撑装置,减少生产成本的投入,同时也能够减少占用的地面面积,提高车间的空间利用率。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第二输送框架远离第一搅拌机的一端设有物料中转装置,物料中转装置包括支撑杆、中转斗和连通管,支撑杆与第二输送框架固定连接,中转斗与支撑杆固定连接,中转斗的底端与连通管连通,连通管远离中转斗的一端与分装设备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输送带将混合好的原料输送到分装设备的位置时,原料首先从第二输送带上掉落至中转斗内,然后再通过连通管进入分装设备内进行分装,中转斗能够防止原料从第二输送带和分装设备之间的缝隙处掉落,从而使更多的原料进入分装设备,降低对原料的浪费,提高原料的利用率。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第一输送框架远离第一搅拌机的一端设有第二搅拌机,第二搅拌机的出料口位于中转斗的上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搅拌机位于远离第一搅拌机的一端,则在第一搅拌机混合原料的同时,投料仓继续向第一输送带上投放原料,然后第一输送带反向输送,将原料输送至第二搅拌机内,对原料进行混合;待第一搅拌机完成混合后,第一输送带继续向第一搅拌机内输送原料,第一输送带如此交替输送原料,实现双向输送,能够减少第一输送带处于未工作状态的时间,从而提高第一输送带的输送效率,同时,采用第一搅拌机和第二搅拌机混合物料,能够提高原料的混合效率,进而提高浇注料的生产效率。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第一输送带内侧设有多个防止原料从第一输送带上掉落的挡料装置,挡料装置包括U形支架和挡料杆,U形支架与第一输送框架可拆卸连接,挡料杆设有两个,两个挡料杆连接成V形结构,挡料杆相互靠近的一端与U形支架的底面固定连接,挡料杆相互远离的一端与U形支架的顶端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挡料杆连接成V形结构,则在第一输送带自身重力下,第一输送带内侧的顶面与挡料板抵接,使第一输送带的顶面呈中间低两侧高的V形结构,第一输送带在输送原料时,原料向第一输送带的中间位置聚集,能够降低原料从第一输送带的两侧掉落的情况,提高输送原料的顺畅性,从而提高原料的输送效率。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挡料杆套设有转动辊,转动辊与挡料杆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辊与挡料杆转动连接,将第一输送带与挡料杆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减小摩擦力,从而降低对第一输送带的磨损,提高第一输送带的使用寿命。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U形支架与第一输送框架之间设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固定片和固定螺栓,固定片与U形支架固定连接,固定螺栓穿过固定片后与第一输送框架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U形支架通过固定片和固定螺栓与第一输送框架固定连接,结构简单,连接稳固,便于实现,同时,U形支架或挡料杆损坏时,方便解除U形支架与第一输送框架的固定,以便于更换U形支架,操作简单、便捷。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第二输送装置位于第一输送框架的下方,并与支撑腿连接,并未占用额外的地面,即可完成对混合好的原料的输送,第一输送装置、第二输送装置、第一搅拌机和分装设备通过合理的位置布局,有效减少了占用生产车间的地面面积,降低车间的占用空间,从而提高生产车间的空间利用率;2、设置物料中转装置,减少原料从第二输送带和分装设备之间的缝隙掉落的情况,降低对原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化硅刚玉浇注料生产线输送结构,包括料仓架(1),料仓架(1)固定连接有盛放不同原料的投料仓(11),投料仓(11)的底端开设有投料口(111),投料口(111)的下方设有第一输送装置(2),其特征在于:第一输送装置(2)包括第一输送框架(21)、支撑腿(22)、第一主动辊(23)、第一从动辊(24)和第一输送带(25),第一输送框架(21)位于投料口(111)的下方,支撑腿(22)与第一输送框架(21)固定连接以支撑第一输送框架(21),第一主动辊(23)、第一从动辊(24)均与第一输送框架(21)转动连接,第一主动辊(23)连接有驱动件,第一输送带(25)与第一主动辊(23)、第一从动辊(24)配合使用,第一输送带(25)输送方向的一端设有第一搅拌机(3),第一搅拌机(3)的出料口连接有第二输送装置(4),第二输送装置(4)位于第一输送框架(21)的下方,第二输送装置(4)与支撑腿(22)连接,第二输送装置(4)远离第一搅拌机(3)的一端设有分装设备(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化硅刚玉浇注料生产线输送结构,包括料仓架(1),料仓架(1)固定连接有盛放不同原料的投料仓(11),投料仓(11)的底端开设有投料口(111),投料口(111)的下方设有第一输送装置(2),其特征在于:第一输送装置(2)包括第一输送框架(21)、支撑腿(22)、第一主动辊(23)、第一从动辊(24)和第一输送带(25),第一输送框架(21)位于投料口(111)的下方,支撑腿(22)与第一输送框架(21)固定连接以支撑第一输送框架(21),第一主动辊(23)、第一从动辊(24)均与第一输送框架(21)转动连接,第一主动辊(23)连接有驱动件,第一输送带(25)与第一主动辊(23)、第一从动辊(24)配合使用,第一输送带(25)输送方向的一端设有第一搅拌机(3),第一搅拌机(3)的出料口连接有第二输送装置(4),第二输送装置(4)位于第一输送框架(21)的下方,第二输送装置(4)与支撑腿(22)连接,第二输送装置(4)远离第一搅拌机(3)的一端设有分装设备(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化硅刚玉浇注料生产线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驱动件为第一电机(231),第一电机(231)与第一输送框架(21)固定连接,第一电机(231)的输出端与第一主动辊(23)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化硅刚玉浇注料生产线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输送装置(4)包括第二输送框架(41)、第二主动辊(42)、第二从动辊(43)和第二输送带(44),第二输送框架(41)与支撑腿(22)固定连接,第二主动辊(42)与第二从动辊(43)分别位于第二输送框架(41)的两端,并与第二输送框架(41)转动连接,第二主动辊(42)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421),第二输送带(44)与第二主动辊(42)、第二从动辊(43)配合使用,第一搅拌机(3)的出料口位于第二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超,杨先虎,杨先雷,潘聚忠,杨先静,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昊天炉窑工程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