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喹诺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方法和试剂盒技术

技术编号:2499366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检测喹诺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方法和试剂盒,其中,检测喹诺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方法包括:对样品进行提取处理,以便得到提取液;利用分子印迹膜对提取液中的喹诺酮类化合物进行萃取和富集处理,以便得到待测液;以及对所述待测液进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检测,以便获得所述待测液中喹诺酮类化合物的定性/定量检测结果。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试剂盒,可以对待测样本中的喹诺酮类化合物进行萃取和富集处理,降低样品复杂基质对后续检测的干扰,并且操作方便,简单快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检测喹诺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方法和试剂盒
本专利技术涉及分析领域,具体地,涉及检测喹诺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方法和试剂盒。
技术介绍
喹诺酮类抗生素作为广谱、高效的抗菌药物,被广泛应用于动物和人类的多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当中,当在畜牧业养殖中用作兽药时,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疾病,促进畜禽类动物生长,但若过量使用会导致牛奶等动源性食品中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人们长期食用后,可能会造成人体内菌群失衡,产生耐药菌株,或损伤人体中枢神经,甚至有“三致”风险。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及一些其他国家和组织纷纷将环丙沙星列入限制使用的兽药名单,并规定了最大残留限量(MRL)。我国农业部235号公告中规定动物源性食品中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合计的MRL为100μg/kg。综上可见,对食品中的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进行检测十分必要,目前已有的检测方法有分光光度法,免疫分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等,其中,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由于低检出限,高灵敏度、高精密度,成为目前广泛应用的检测方式。然而,由于食品基质比较复杂,而且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残留通常为痕量残留,所以对前处理技术要求较高,常见的液液萃取(LLE)、QuEChERS、固相萃取(SPE)等前处理方法,步骤相对繁琐,需经过多次的溶液转移,可能造成目标物的损失,导致定量不准。由此,检测喹诺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方法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检测喹诺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分子印迹膜对待测样本中的喹诺酮类化合物进行萃取和富集处理,操作方便,简单快速。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检测喹诺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该方法包括:对样品进行提取处理,以便得到提取液;利用分子印迹膜对提取液中的喹诺酮类化合物进行萃取和富集处理,以便得到待测液;以及对所述待测液进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分析检测,以便获得所述待测样本中喹诺酮类化合物的定性/定量检测结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检测喹诺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分子印迹膜对提取液中的喹诺酮类化合物进行萃取和富集处理,降低样品复杂基质对后续检测的干扰,并且,操作方便,简单快速。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的检测喹诺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样品提取处理方法为利用乙腈和氯化钠进行所述提取处理,所述乙腈的添加量为每克样品添加1-10mL,氯化钠的添加量为每克样品添加0.1-2g。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萃取和富集处理包括:将提取液添加到分子印迹膜上,利用清洗剂对分子印迹膜进行清洗;利用洗脱剂对清洗后的分子印迹膜进行超声洗脱,收集洗脱液;将所述洗脱液干燥后稀释,以便得到待测液。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提取液的体积为40-60μL,优选地,为50μL。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清洗剂为超纯水、丙酮、甲醇、乙腈,优选地,为超纯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洗脱剂为甲醇和乙酸的混合液,例如,所述洗脱剂可以为乙醇:乙酸(9:1,v/v)、甲醇:乙酸(9:1,v/v)、丙酮:乙酸(9:1,v/v)、乙腈:乙酸(9:1,v/v),优选地,为甲醇:乙酸(9:1,v/v)。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洗脱剂的用量为1-5mL,优选地,为3mL。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稀释剂为甲酸水和乙腈的混合液。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分子印迹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聚偏氟乙烯膜进行活化处理,以便得到活化后的膜;将伪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和致孔剂混合,以便得到预聚液;将所述预聚液与交联剂和引发剂混合进行交联处理,以便得到交联液;以及将所述活化后的膜与所述交联液接触,进行除氧处理,并在氮气保护下恒温聚合,以便获得所述分子印迹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聚偏氟乙烯膜的直径为10-55mm,孔径为0.2-0.6μm,优选地,直径为13mm,孔径为0.45μm。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伪模板分子为与待测物结构相似的同类喹诺酮类化合物,功能单体为甲基丙烯酸,所述致孔剂为氯仿和甲醇的混合液。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交联剂为丙烯酸乙二醇二甲基酯(EGDMA),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AIBN)。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交联剂与所述引发剂的摩尔比为15:(0.5-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在所述恒温聚合后,进一步包括:洗脱处理,所述洗脱处理包括:对所述分子印迹膜进行第一洗脱,以便得到第一洗脱膜,其中,所述第一洗脱为醇和乙酸的混合液进行所述第一洗脱,醇和所述乙酸的体积比为9:(0.5-2);对所述第一洗脱膜进行第二洗脱,以便得到第二洗脱膜,其中,所述第二洗脱为水洗脱;以及对所述第二洗脱膜进行洗涤干燥处理,以便得到洗脱后的分子印迹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HPLC-MS/MS分析检测的液相条件包括:色谱柱:ZORBAXSB-Aq,规格:4.6mm×150mm,粒径:3.5μm;进样量:3μL;柱温:30℃;流速:0.5μL/min;流动相:A:0.2%甲酸水、B:0.1%甲酸乙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HPLC-MS/MS分析检测的质谱条件包括:扫描方式:ESI+;检测方式:多反应监测(MRM);电喷雾电压(IS):5500V;雾化气压力(GS1):55psi;辅助气压力(GS2):50psi;气帘气压力(CUR):20psi;离子源温度(TEM):550℃;驻留时间(DT):100ms。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HPLC-MS/MS分析检测的流动相梯度洗脱条件为:0-1.5min,90%A;1.5-2min,(90%-50%)A;2-6.5min,(50%-20%)A;6.5-7min,(20%-90%);7-8min,90%A。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待测喹诺酮化合物为选自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培氟沙星、依诺沙星、恩诺沙星、司氟沙星、氟罗沙星、奥比沙星、那氟沙星、西诺沙星、克林沙星、沙拉沙星、洛美沙星、吉米沙星、马波沙星、加替沙星、莫西沙星中的至少一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试剂盒。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试剂盒包括:提取剂:乙腈和氯化钠;微孔滤膜;分子印迹膜;以及色谱柱:ZORBAXSB-Aq色谱柱。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试剂盒利用分子印迹膜对待测样本中的喹诺酮类化合物进行富集处理,降低样品复杂基质对后续检测的干扰,并且,操作方便,简单快速。此外,需要说明书的是,该试剂盒具有前述检测喹诺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方法的全部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基于5mL牛奶样品,该试剂盒包括:提取剂:乙腈,10mL,氯化钠,2g;微孔滤膜:孔径为0.22μm;分子印迹膜:直径为13mm,孔径为0.45μm;洗脱液:甲醇-冰乙酸,且甲醇和冰乙酸体积比为9:1;清洗剂:超纯水;稀释剂:乙腈/超纯水(1:9v/v,含0.1%甲酸);流动相溶液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测喹诺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对样品进行提取处理,以便得到提取液;/n利用分子印迹膜对所述提取液中的喹诺酮类化合物进行萃取和富集处理,以便得到待测液;以及/n对所述待测液进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检测,以便获得所述待测液中喹诺酮类化合物的定性/定量检测结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喹诺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样品进行提取处理,以便得到提取液;
利用分子印迹膜对所述提取液中的喹诺酮类化合物进行萃取和富集处理,以便得到待测液;以及
对所述待测液进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检测,以便获得所述待测液中喹诺酮类化合物的定性/定量检测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乙腈和氯化钠进行所述提取处理,
任选地,所述乙腈的添加量为每克样品添加1-10mL,氯化钠的添加量为每克样品添加0.1-2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萃取和富集处理包括:
将所述提取液添加到所述分子印迹膜上,利用清洗剂对所述分子印迹膜进行清洗;
利用洗脱剂对清洗后的分子印迹膜进行超声洗脱,收集洗脱液;
将所述洗脱液干燥后稀释,以便得到待测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液的体积为40-60μL,优选地,为50μL。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剂为超纯水、丙酮、甲醇、乙腈,优选地,为超纯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洗脱剂为甲醇和乙酸的混合液。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洗脱剂的用量为1-5mL,优选地,为3mL。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剂为甲酸水和乙腈的混合液。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印迹膜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聚偏氟乙烯膜进行活化处理,以便得到活化后的膜;
将伪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和致孔剂混合,以便得到预聚液;
将所述预聚液与交联剂和引发剂混合进行交联处理,以便得到交联液;以及
将所述活化后的膜与所述交联液接触,进行除氧处理,并在氮气保护条件下,进行恒温聚合,以便获得所述分子印迹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偏氟乙烯膜的直径为10-55mm,孔径为0.2-0.6μm,优选地,直径为13mm,孔径为0.45μm。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伪模板分子为与待测物结构相似的同类喹诺酮类化合物,功能单体为甲基丙烯酸,所述致孔剂为氯仿和甲醇的混合液。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丙烯酸乙二醇二甲基酯,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与所述引发剂的摩尔比为15:(0.5-2)。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恒温聚合后,进一步包括:洗脱处理,所述洗脱处理包括:
对所述分子印迹膜进行第一洗脱,以便得到第一洗脱膜,其中,所述第一洗脱为醇和乙酸的混合液进行所述第一洗脱,醇和乙酸的体积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峰刘通王秀娟田红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