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含尘换热设备对流受热面的防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8932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含尘换热设备对流受热面的防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固设在对流受热面前方两侧墙体上的两排或两排以上、每排包含的数组管端托架、以及放置在每组管端托架上的导流管;作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相邻两排的导流管交错排列,在上、下相邻两排的相邻三根导流管之间还设有三角形的管间托架;在前、后侧的墙体上还分别固设有横向托架,横向托架与前、后向最边缘的导流管中下部相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能减小对流受热面的磨损,又具有成本低,占地面积小,维护检修方便、对换热效率影响小的优点。(*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含尘换热设备、特别是锅炉的对流受热面 的防磨装置。
技术介绍
长期以来,在循环流化床锅炉、冶金余热锅炉、硫铁矿余热锅 炉和其它高含尘的换热设备的运行过程中,由于此类锅炉烟气的含尘量高,烟气量大,特别是锅炉的省煤器和其它换热设备的对流受热面 部分,磨损最为严重,且受热面的磨损是不均匀的,当研气从空烟道 进行第二排管子后因截面收缩速度突然提高,所以第二、三排管磨损比以下各排管子严重。传统的防磨技术通常采用控制烟气流速、加 装防磨盖板、设计专用的烟气沉降烟道、降低烟气含尘量,或采用热 喷涂工艺,在对流受热面的管件上增加耐磨层,以提高管件表面硬度, 来控制和减緩锅炉省煤器和其它对流换热面的磨损;采用以上方法均 不同程度的存在着钢耗量大,制造成本高,占地面积大,检修周期 短,换热效率低等缺点,同时受热面的磨损主要集中在第二、三排管 子部分,维修主要针对第二、三排及以后受热面管子,由于第一排管 子的阻碍,因此造成对流受热面管子维修困难、制约着此类高含尘锅 炉及其它同类换热设备的普及和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高含尘 换热设备对流受热面的防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含尘换热设备对流受热面的防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固设在对流受热面前方两侧墙体上的两排或两排以上、每排包含的数组管端托架、以及放置在每组管端托架上的导流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阳向东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东方锅炉工业锅炉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