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窑炉辊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77465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窑炉辊棒,包括辊棒本体,所述辊棒本体的辊面设有多个不规则分布的凸块,所述凸块的形状为不规则的形状,相邻两个所述凸块不连续,且相邻两个所述凸块之间形成第一间隙,所述第一间隙的形状为不规则的形状。所述新型窑炉辊棒有效改善了砖坯“辊棒印”的缺陷,改善了砖坯的平整度,保证了陶瓷砖的质量,提高了良品率,有效降低了因残次品带来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窑炉辊棒
本技术涉及陶瓷生产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窑炉辊棒。
技术介绍
在陶瓷砖生产中,陶瓷砖在烧成阶段需要经过大约1200度的温度煅烧,在烧成的过程中,砖坯开始熔融软化,由于软化的砖坯与窑炉辊棒之间存在力的相互作用,导致砖坯前后段易产生局部凹陷痕迹,也就是俗称的“辊棒印”缺陷。一般的共识认为“辊棒印”的产生与坯釉配方、窑炉烧成制度、模具纹理以及砖坯走位等因素相关。在生产实践中,针对窑炉使用的辊棒,由于现有的窑炉辊棒表面无纹理或者纹理规律一致,辊棒与砖坯底部处于规律性的转动,就会给处在高温软化的砖坯一个持续定向的摩擦力,导致“辊棒印”在砖坯固定的位置上特别明显,严重影响了陶瓷砖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型窑炉辊棒,有效改善了砖坯“辊棒印”的缺陷,改善了砖坯的平整度,保证了陶瓷砖的质量,提高了良品率,有效降低了因残次品带来的生产成本。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窑炉辊棒,包括辊棒本体,所述辊棒本体的辊面设有多个不规则分布的凸块,所述凸块的形状为不规则的形状,相邻两个所述凸块不连续,且相邻两个所述凸块之间形成第一间隙,所述第一间隙的形状为不规则的形状。优选的,沿所述辊棒本体的辊面周向设有多个所述凸块。优选的,所述辊棒本体沿轴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平面部,两个所述平面部之间连接有凸起部,所述凸块设置在所述凸起部。优选的,所述辊棒本体的两个平面部的轴向长度相同,且所述辊棒本体的平面部的轴向长度为所述辊棒本体的轴向长度的1/10~1/30。优选的,所有所述凸块相对于所述辊棒本体的辊面的凸起高度相同。优选的,所述凸块相对于所述辊棒本体的辊面的凸起高度≤15mm,所述辊棒本体的直径为45~60mm。优选的,相邻两个所述凸块之间的第一间隙的最大宽度≤10mm,相邻两个所述凸块之间的第一间隙的最小宽度≥1mm。优选的,所述凸块与所述辊棒本体一体成型。优选的,所述新型窑炉辊棒安装于窑炉的烧成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所述辊棒本体的辊面设置多个不规则分布的凸块,且所述凸块的形状为不规则的形状,相邻两个所述凸块之间不连续,彼此间断设置,所述辊棒本体在转动的过程中,所述凸块也同时转动,此时因为所述凸块与砖坯底部的接触面的大小、接触时间的长短、接触间隔的长短的不同,使得所述凸块给砖坯产生不持续且受力位置不断改变的非定向的摩擦力,从而阻断了由于辊棒的连续运转给砖坯带来的持续定向的作用力,避免了砖坯在烧成过程中由于局部某个位置受力过于规律,而产生连续、明显的纹理的情况,有效改善了砖坯“辊棒印”的缺陷,改善了砖坯的平整度,保证了陶瓷砖的质量,提高了良品率,有效降低了因残次品带来的生产成本。附图说明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图1是砖坯在常规辊棒上走砖的“辊棒印”产生位置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新型窑炉辊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新型窑炉辊棒的局部剖面图;图4是砖坯在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新型窑炉辊棒上走砖的示意图;其中:辊棒本体1、平面部11、凸起部12、凸块2、第一间隙3、砖坯5。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下述的实施方式。一种新型窑炉辊棒,包括辊棒本体1,所述辊棒本体1的辊面设有多个不规则分布的凸块2,所述凸块2的形状为不规则的形状,相邻两个所述凸块2不连续,且相邻两个所述凸块2之间形成第一间隙3,所述第一间隙3的形状为不规则的形状。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凸块2与所述辊棒本体1一体成型,所述凸块2采用的材料与所述辊棒本体1采用的材料相同,所述新型窑炉辊棒在窑炉的烧成带中使用。在陶瓷砖的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对砖坯5进行烧成处理,在窑炉中进入烧成带时,砖坯5开始熔融软化,此时砖坯5的四边处于微翘或是微拱的状态,窑炉中的辊棒在承载砖坯5向前移动的同时,砖坯5的底部会受到辊棒对其施加的一个持续向前的摩擦力。如图1所示,当辊棒表面无纹理或者纹理规律一致的时候,这个摩擦力就会有规律的、稳定持续的施加于砖坯5的底部,砖坯5在经过烧成平直的过程中,这种有规律的、稳定持续的作用力就会在砖坯5的局部位置产生明显的受力痕迹,也就是俗称的“辊棒印”缺陷。如图2至图4所示,本技术通过在所述辊棒本体1的辊面设置多个不规则分布的凸块2,且所述凸块2的形状为不规则的形状,相邻两个所述凸块2之间不连续,彼此间断设置,所述辊棒本体1在转动的过程中,所述凸块2也同时转动,此时因为所述凸块2与砖坯5底部的接触面的大小、接触时间的长短、接触间隔的长短的不同,使得所述凸块2给砖坯5产生不持续且受力位置不断改变的非定向的摩擦力,从而阻断了由于辊棒的连续运转给砖坯5带来的持续定向的作用力,避免了砖坯5在烧成过程中由于局部某个位置受力过于规律,而产生连续、明显的纹理的情况,有效改善了砖坯“辊棒印”的缺陷,改善了砖坯的平整度,保证了陶瓷砖的质量,提高了良品率,有效降低了因残次品带来的生产成本。优选的,沿所述辊棒本体1的辊面周向设有多个所述凸块2。当沿所述辊棒本体1的辊面周向设有多个所述凸块2时,所述凸块2分布在所述辊棒本体1的的辊面周向,提高了所述辊棒本体1给砖坯5的带来的非定向的摩擦力的效果,从而提高了改善砖坯“辊棒印”缺陷的效果。优选的,所述辊棒本体1沿轴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平面部11,两个所述平面部11之间连接有凸起部12,所述凸块2设置在所述凸起部12。由于砖坯5在窑炉烧成带中输送时,通常在辊棒的中间进行输送,在所述辊棒本体1沿轴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平面部11,两个所述平面部11之间连接有凸起部12,砖坯5在设置有所述凸块2的所述辊棒本体1的凸起部12上进行输送,而不需要接触到砖坯5的所述辊棒本体1的平面部11则不设置所述凸块2,降低了辊棒生产的复杂度,也降低了辊棒的生产成本,减轻了辊棒的重量。优选的,所述辊棒本体1的两个平面部11的轴向长度相同,且所述辊棒本体1的平面部11的轴向长度为所述辊棒本体1的轴向长度的1/10~1/30。如果所述辊棒本体1的平面部11的轴向长度过长,则所述辊棒本体1的凸起部12的轴向长度会过短,砖坯5在过短的所述辊棒本体1的凸起部12上进行输送,输送过程中容易使得砖坯5的一边移位到没有设置所述凸块2的所述辊棒本体1的平面部11,导致砖坯5在烧成熔融软化的状态下出现边缘塌陷的情况。优选的,所有所述凸块2相对于所述辊棒本体1的辊面的凸起高度相同。所有所述凸块2相对于所述辊棒本体1的辊面的凸起高度相同,保证在辊棒的连续运转的过程中,砖坯5在输送过程的平整度,如果部分所述凸块2相对于所述辊棒本体1的辊面的凸起高度不同,则容易导致砖坯5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窑炉辊棒,包括辊棒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辊棒本体的辊面设有多个不规则分布的凸块,所述凸块的形状为不规则的形状,相邻两个所述凸块不连续,且相邻两个所述凸块之间形成第一间隙,所述第一间隙的形状为不规则的形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窑炉辊棒,包括辊棒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辊棒本体的辊面设有多个不规则分布的凸块,所述凸块的形状为不规则的形状,相邻两个所述凸块不连续,且相邻两个所述凸块之间形成第一间隙,所述第一间隙的形状为不规则的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窑炉辊棒,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辊棒本体的辊面周向设有多个所述凸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窑炉辊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辊棒本体沿轴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平面部,两个所述平面部之间连接有凸起部,所述凸块设置在所述凸起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窑炉辊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辊棒本体的两个平面部的轴向长度相同,且所述辊棒本体的平面部的轴向长度为所述辊棒本体的轴向长度的1/10~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宏周燕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东华盛昌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