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驱动器驱动刮胶的格栅结构和布料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7508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39
一种驱动器驱动刮胶的格栅结构和布料器,格栅结构包括:格栅板和多个刮胶驱动组,多个刮胶驱动组设置于格栅板的底部;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刮胶体,用于驱动刮胶体伸出于格栅板的底部,使对应的刮胶体的底部与格栅板的底部分别形成高度差;布料器,包括压机模腔和格栅结构;格栅板用于物料的布料,并通过平移格栅板将物料置于压机模腔内;格栅结构通过刮胶体对压机模腔内物料表面刮平,使物料的表面根据不同的高度差形成高度相异的刮平区域。本方案通过每个刮胶体由独立的驱动器驱动上下移动,刮胶体的上下移动形成的高度差会改变压机模腔内物料的布料厚度和布料位置,使坯体致密度高,收缩小,补偿S变形凹位,使变形值降低,从而改善辊棒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驱动器驱动刮胶的格栅结构和布料器
本技术涉及布料格栅板
,尤其涉及一种驱动器驱动刮胶的格栅结构和布料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陶瓷砖一般采用辊道窑烧制,辊道窑的传输方式是通过辊棒的转动,带动辊棒上的陶瓷砖在窑炉中向前移动,由于陶瓷砖烧制到最高温度时,砖坯软化,在重力及辊棒传动力的作用下,平行辊棒的前后边附近易产生明显S变形,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辊棒印;改善辊棒印的方式一般采用调整窑炉设备、烧成制度,以及配方作为主要手段,但是这种方式成本高,周期长,而且当辊棒印数值(S变形凹位的变形值)小于0.2mm时,想要继续改善就存在很大的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驱动器驱动刮胶的格栅结构,其在格栅板设置多个刮胶驱动组,每个刮胶驱动组的驱动器驱动刮胶体移动,使对应的所述刮胶体的底部与所述格栅板的底部分别形成高度差。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布料器,其包括压机模腔和上述的格栅结构。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驱动器驱动刮胶的格栅结构,包括:格栅板和多个刮胶驱动组,多个所述刮胶驱动组设置于所述格栅板;所述刮胶驱动组包括:刮胶体和驱动器;所述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刮胶体,用于驱动所述刮胶体伸出于所述格栅板的底部,使对应的所述刮胶体的底部与所述格栅板的底部分别形成高度差;所述格栅结构通过所述刮胶体对物料刮平,使所述物料的表面根据不同的所述高度差形成高度相异的刮平区域。优选地,多个所述刮胶驱动组的所述刮胶体连续排列于所述格栅板的底部,所述刮胶体的厚度相同或相异。优选地,所述格栅板由多个格栅槽成多行与多列组成;所述刮胶体经过于单行或多行的所述格栅槽;所述刮胶体设置于任意列的所述格栅槽的内和/或外。优选地,多列的所述刮胶体处于同一水平轴。优选地,所述刮胶体排列设置于所述格栅板移动方向的至少一侧面,并位于所述侧面的表面、所述侧面的顶部和所述侧面的底部三者中的至少一处。优选地,还包括:挡粉护边;所述挡粉护边安装于所述格栅板的在非移动方向上的侧面,用于支撑所述格栅板,使所述刮胶体的下方悬空。优选地,所述驱动器安装于所述格栅板内。优选地,所述驱动器为气缸;所述驱动器的输出端可伸缩,并连接有所述刮胶体。优选地,所述驱动器包括:电机、螺杆和轴承座;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螺杆,用于驱动所述螺杆转动;所述轴承座,其内侧可转动地配合于所述螺杆;其外侧连接有所述刮胶体;所述螺杆转动时,带动所述轴承座升降,驱动所述刮胶体升降移动。一种布料器,包括压机模腔和如上述的驱动器驱动刮胶的格栅结构;所述格栅板用于物料的布料,并通过平移所述格栅板将物料置于压机模腔内;所述格栅结构通过所述刮胶体对所述压机模腔内物料的表面进行刮平,使所述物料的表面根据不同的所述高度差形成高度相异的刮平区域。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方案通过每个刮胶体由独立的驱动器驱动上下移动,刮胶体的上下移动形成的高度差会改变压机模腔内物料的布料厚度和布料位置,使坯体致密度高,收缩小,补偿S变形凹位,使变形值降低,从而改善辊棒印。附图说明图1是格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放大图;图3是相邻位置刮胶体为等厚度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相邻位置刮胶体为不等厚度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布料器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刮胶体在格栅板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示意图;图7是刮胶体在格栅板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示意图;图8是格栅板对压机模腔布料前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格栅板对压机模腔布料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刮胶体对压机模腔刮料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压机模腔上粉料表面生成刮平区域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刮胶体在格栅板分布的其中一个实施例;图13是驱动器为电机的实施例示意图。其中:格栅板1、刮胶体2;挡粉护边3;驱动器5;格栅槽11;高度差21;格栅结构01、压机模腔02;刮平区域03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驱动器驱动刮胶的格栅结构,包括:格栅板1和多个刮胶驱动组04,多个所述刮胶驱动组04设置于所述格栅板1;所述刮胶驱动组04包括:刮胶体2和驱动器5;所述驱动器5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刮胶体2,用于驱动所述刮胶体2伸出于所述格栅板1的底部,使对应的所述刮胶体2的底部与所述格栅板1的底部分别形成高度差21;所述格栅结构01通过所述刮胶体2对物料03刮平,使所述物料03的表面根据不同的所述高度差21形成高度相异的刮平区域031。本方案通过每个刮胶体2由独立的驱动器5驱动上下移动,刮胶体2的上下移动形成的高度差21会改变压机模腔02内物料03的布料厚度和布料位置,使坯体致密度高,收缩小,补偿S变形凹位,使变形值降低,从而改善辊棒印。具体地,如图1-图13,刮胶体2安装于格栅板1,刮胶体2伸出于格栅板1的底部,与格栅板1的底部形成高度差21,且刮胶体2的数量为多个;位于格栅板1下方的刮胶体2,由于刮胶体2之间的高度差21不同,因此不同刮胶体2与物料03表面之间的距离不同;当格栅板1完成对物料03的布料后,移动格栅板1,带动刮胶体2移动时,不同的刮胶体2会在物料03表面对应区域形成不同高度的刮平区域031,实现了以不同的厚度布料的效果,补偿S变形凹位,使变形值降低,从而改善辊棒印。刮胶体2为任意带有推料平面的结构,即通过平面推动物料03移动,由于平面底端的高度不同,物料03表面形成刮平区域031的高度有差异。优选地,刮胶体2在开始状态下,可均为伸出于格栅板1的底部,当需要刮料时,可将部分刮胶体2缩小,或刮胶体2在开始状态下,可收缩于格栅板1。优选地,多个所述刮胶驱动组04的所述刮胶体2连续排列于所述格栅板1的底部,所述刮胶体2的厚度相同或相异。如图2-图4,刮胶体2连续排列于格栅板1的底部;本方案中刮胶体2的厚度可依次相同,或不同;如图2和图3,当刮胶体2的厚度为相同时,驱动器驱动任意一位置的刮胶体2向下伸出时,即可等厚度地在刮平区域031刮平;如图4,当刮胶体2的厚度为不相同时,不同刮胶体2之时的厚度不同,可以调节驱动器的算法,以特定的厚度在刮平区域031的特定区域内刮平,提高了区域刮平的多样性。优选地,所述格栅板1由多个格栅槽11成多行与多列组成;所述刮胶体2经过于单行或多行的所述格栅槽;所述刮胶体2设置于任意列的所述格栅槽11的内和/或外。按公知常识,格栅板1,由多个格栅槽11成多行多列排列组成;而本方案中的刮胶体2,其可设置于同列中任意一个格栅槽11的内部或外部,只需要多列的刮胶体2设置有刮胶体2,并不限于各个刮胶体2同向设置;如图6,其中一列的刮胶体2可设置于格栅板1靠最左端的格栅槽11处,其中一列的刮胶体2可设置于格栅板1靠最右端的格栅槽11处,刮胶体2可设置于格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驱动器驱动刮胶的格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格栅板和多个刮胶驱动组,多个所述刮胶驱动组设置于所述格栅板;所述刮胶驱动组包括:刮胶体和驱动器;/n所述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刮胶体,用于驱动所述刮胶体伸出于所述格栅板的底部,使对应的所述刮胶体的底部与所述格栅板的底部分别形成高度差;/n所述格栅结构通过所述刮胶体对物料刮平,使所述物料的表面根据不同的所述高度差形成高度相异的刮平区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器驱动刮胶的格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格栅板和多个刮胶驱动组,多个所述刮胶驱动组设置于所述格栅板;所述刮胶驱动组包括:刮胶体和驱动器;
所述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刮胶体,用于驱动所述刮胶体伸出于所述格栅板的底部,使对应的所述刮胶体的底部与所述格栅板的底部分别形成高度差;
所述格栅结构通过所述刮胶体对物料刮平,使所述物料的表面根据不同的所述高度差形成高度相异的刮平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器驱动刮胶的格栅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刮胶驱动组的所述刮胶体连续排列于所述格栅板的底部,所述刮胶体的厚度相同或相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器驱动刮胶的格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板由多个格栅槽成多行与多列组成;
所述刮胶体经过于单行或多行的所述格栅槽;所述刮胶体设置于任意列的所述格栅槽的内和/或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器驱动刮胶的格栅结构,其特征在于,各列的所述刮胶体处于同一水平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器驱动刮胶的格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刮胶体排列设置于所述格栅板移动方向的至少一侧面,并位于所述侧面的表面、所述侧面的顶部和所述侧面的底部三者中的至少一处。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宏余修亮曹燕萍招伟培黄帅龙海仁周燕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东华盛昌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