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调节前大灯远近光竖直方向运动的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7684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同时调节前大灯远近光竖直方向运动的机构,设有远光模组和近光模组、调光电机和调整连杆,调整连杆的上部两侧设有弹性结构,调整连杆的上部中间设有凹槽,凹槽与调光电机可拆卸的连接,调整连杆的两侧分别连接远光模组和近光模组,设计巧妙,优化了传统支架的结构,节省了灯内空间,减轻了整灯重量;远近光模组的竖直方向调整连接在一起,实现远近光竖直方向同时调节,优化了产品结构,节约了制造成本;自身带有C型的弹性结构,可以矫正由于产品加工及配合时出现的偏差,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提高了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同时调节前大灯远近光竖直方向运动的机构
本技术涉及车灯及车灯光源调整
,尤其涉及一种同时调节前大灯远近光竖直方向运动的机构。
技术介绍
汽车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广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车灯的要求和性能上的改进也是不断精细化,现今为了提高汽车车灯的照明效果和点亮效果,人们对车灯的设计要求越来越高。在现有技术中,目前对于前大灯竖直方向的调整来说,是通过电机来实现的;但是传统的调整只能实现近光灯的单独调节,若想实现远近光的同时调节,通常采用把远近光的支架做成一个整体,但是这种结构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且单件的质量较大,不利于电机的调节,不美观的同时,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产生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同时调节前大灯远近光竖直方向运动的机构,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同时调节前大灯远近光竖直方向运动的机构,在灯壳内设有远光模组和近光模组、调光电机和调整连杆,调整连杆的上部两侧外部设有弹性结构,调整连杆的上部中间设有凹槽,凹槽与调光电机可拆卸的连接,调整连杆的两侧分别设有突出的卡扣,分别与远光模组和近光模组可拆卸的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调光电机下部设有伸缩机构,伸缩机构与调整连杆的上部中间的凹槽可拆卸的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弹性结构为“C”字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一种同时调节前大灯远近光竖直方向运动的机构,设计巧妙,优化了传统支架的结构,节省了灯内空间,减轻了整灯重量;远近光模组的竖直方向调整连接在一起,当灯壳内电机前后运动的同时,可以实现远近光竖直方向同时调节,优化了产品结构,节约了制造成本;由于自身带有C型的弹性结构,还可以矫正由于产品加工及配合时出现的偏差,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提高了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同时调节前大灯远近光竖直方向运动的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同时调节前大灯远近光竖直方向运动的机构的爆破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同时调节前大灯远近光竖直方向运动的机构的弹性结构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同时调节前大灯远近光竖直方向运动的机构的调光电机的伸缩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采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下面,根据图1-4所示,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如图1-4所示,一种同时调节前大灯远近光竖直方向运动的机构,设有远光模组3和近光模组4、调光电机1和调整连杆2,调整连杆的上部两侧设有弹性结构21、22,调整连杆的上部中间设有凹槽,调光电机下部设有伸缩机构,伸缩机构与调整连杆的上部中间的凹槽可拆卸的连接,调整连杆的两侧分别连接远光模组和近光模组;如图4所示,通过电机的伸缩机构的伸缩,从而带动支架前后运动继而带动两侧的远近光模组在竖直方向上同时上下调节。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同时调节前大灯远近光竖直方向运动的机构,其特征在于,设有远光模组和近光模组、调光电机和调整连杆,调整连杆的上部两侧设有弹性结构,调整连杆的上部中间设有凹槽,凹槽与调光电机可拆卸的连接,调整连杆的两侧分别连接远光模组和近光模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时调节前大灯远近光竖直方向运动的机构,其特征在于,设有远光模组和近光模组、调光电机和调整连杆,调整连杆的上部两侧设有弹性结构,调整连杆的上部中间设有凹槽,凹槽与调光电机可拆卸的连接,调整连杆的两侧分别连接远光模组和近光模组。


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春州汪思
申请(专利权)人:海纳川海拉三河车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