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排水阀体的连接管防漏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7635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连接管道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排水阀体的连接管防漏水结构,包括主管和次管,主管两端的部分内壁呈螺纹结构,次管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固定环,固定环的外壁表面固定连接于主管的内壁,主管内部设置有阀门装置,阀门装置包括旋转杆、挡水板、轴承和棘轮。该基于排水阀体的连接管防漏水结构,通过设置主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检测盒,检测盒的底部设置有氯化钴层,氯化钴层的表面安装有氯化钴,连通孔和氯化钴内部连通,使用时如果连接管发生漏水,水会流到回水槽内,通过回水槽内设置的连通孔流到检测盒中,与检测盒中的氯化钴发生化学反应,氯化钴的颜色由蓝色变成红色,以此达到警示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排水阀体的连接管防漏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连接管道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排水阀体的连接管防漏水结构。
技术介绍
今的管道使用起来很方便,但是有时容易脱落造成漏水,给使用者造成很大困难为了防止漏水一般采用防水垫,然而这样使用时间也短,如果连接管如果长时间不用,连接管中防水垫容易老化漏水。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现有的连接管容易漏水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排水阀体的连接管防漏水结构。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排水阀体的连接管防漏水结构,包括主管和次管,所述主管两端的部分内壁呈螺纹结构,所述次管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外壁表面固定连接于主管的内壁;所述主管内部设置有阀门装置,所述阀门装置包括旋转杆、挡水板、轴承和棘轮,所述挡水板的一侧面固定连接与旋转杆表面,所述挡水板直径等于次管内径,所述旋转杆的表面固定套接与轴承的内圈。优选地,所述次管的表面开设有圆孔一,两个所述圆孔一相对应。优选地,所述主管两端内壁开设有回水槽,两个所述回水槽的内侧壁均开设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贯穿主管管壁并延伸至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排水阀体的连接管防漏水结构,包括主管(1)和次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1)两端的部分内壁呈螺纹结构,所述次管(2)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固定环(3),所述固定环(3)的外壁表面固定连接于主管(1)的内壁;/n所述主管(1)内部设置有阀门装置,所述阀门装置包括旋转杆(4)、挡水板(5)、轴承(6)和棘轮(7),所述挡水板(5)的一侧面固定连接与旋转杆(4)表面,所述挡水板(5)直径等于次管(2)内径,所述旋转杆(4)的表面固定套接与轴承(6)的内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排水阀体的连接管防漏水结构,包括主管(1)和次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1)两端的部分内壁呈螺纹结构,所述次管(2)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固定环(3),所述固定环(3)的外壁表面固定连接于主管(1)的内壁;
所述主管(1)内部设置有阀门装置,所述阀门装置包括旋转杆(4)、挡水板(5)、轴承(6)和棘轮(7),所述挡水板(5)的一侧面固定连接与旋转杆(4)表面,所述挡水板(5)直径等于次管(2)内径,所述旋转杆(4)的表面固定套接与轴承(6)的内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排水阀体的连接管防漏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管(2)的表面开设有圆孔一(8),两个所述圆孔一(8)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排水阀体的连接管防漏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1)两端内壁开设有回水槽(9),两个所述回水槽(9)的内侧壁均开设有连通孔(10),所述连通孔(10)贯穿主管(1)管壁并延伸至主管(1)的外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排水阀体的连接管防漏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1)内壁表面开设有固定孔(11),两个所述固定孔(11)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排水阀体的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林荣戴荣伟金鹏宇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金宇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