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钮式弹簧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7597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按钮式弹簧锁,包括外套和锁紧机构;其中,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内套、顶柱、碰珠、弹簧、按钮和板嵌件;所述内套的下端与所述板嵌件卡固连接;所述板嵌件的外壁开设用于装配所述被固定件的外螺纹;在所述内套的内部设置所述顶柱。在锁定状态,所述碰珠在所述大圆柱面的按压下,嵌入到所述卡槽;在解锁状态,所述碰珠滑入所述内套和所述小圆柱面的间隙,进而脱离所述卡槽。本申请结构安全可靠,可以快速打开和锁紧内饰板或者维护口盖,实现快拆快卸功能,方便装机和进行飞机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按钮式弹簧锁
本技术属于航空内饰
,具体涉及一种按钮式弹簧锁。
技术介绍
飞机上需要拆下内饰板对机载设备进行定期维护,而内饰板在出现缺陷时也需要进行更换。现有技术中,内饰板普遍采用螺栓栓接等固定方式安装,具有内饰板安装和拆卸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按钮式弹簧锁,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一种按钮式弹簧锁,包括外套(100)和锁紧机构(200);其中,所述锁紧机构(200)包括内套(201)、顶柱(202)、碰珠(203)、弹簧(204)、按钮(205)和板嵌件(206);所述外套(100)为中空腔体结构,其下端开口,所述外套(100)悬挂固定在位于被固定件(300)上方的固定梁;所述外套(100)的内壁靠上部位沿周向开设多个卡槽(101);所述内套(201)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内套(201)在靠上部位沿周向开设多个与所述碰珠(203)配合的圆形通孔(2011);在锁定状态时,所述内套(201)的所述圆形通孔(2011)与所述卡槽(101)平齐;所述内套(201)的下端与所述板嵌件(206)卡固连接;所述板嵌件(206)的外壁开设用于装配所述被固定件(300)的外螺纹(2061);在所述内套(201)的内部设置所述顶柱(202),所述顶柱(202)的顶部为大圆柱面(2021),所述大圆柱面(2021)的下方通过斜过渡面(2022)与小圆柱面(2023)相连;其中,所述大圆柱面(2021)到所述卡槽(101)底面的水平距离,与所述碰珠(203)的直径相等;所述小圆柱面(2023)到所述卡槽(101)顶面的水平距离,与所述碰珠(203)的直径相等;在锁定状态,所述碰珠(203)在所述大圆柱面(2021)的按压下,嵌入到所述卡槽(101);在解锁状态,所述碰珠(203)滑入所述内套(201)和所述小圆柱面(2023)的间隙,进而脱离所述卡槽(101);所述顶柱(202)的底部延伸到所述内套(201)的外部,并在所述顶柱(202)的底部固定所述按钮(205);所述按钮(205)和所述内套(201)的底部之间安装所述弹簧(204)。优选的,在所述板嵌件(206)的上面,还安装板嵌件垫片(207)。优选的,在所述按钮(205)的外面还安装按钮垫片(208)。优选的,所述顶柱(202)包括上顶柱(2024)、下顶柱(2025)以及用于连接固定所述上顶柱(2024)和所述下顶柱(2025)的插柱(2026)。本技术提供的按钮式弹簧锁具有以下优点:本申请结构安全可靠,可以快速打开和锁紧内饰板或者维护口盖,实现快拆快卸功能,方便装机和进行飞机维护。附图说明图1为按钮式弹簧锁的立体图;图2为按钮式弹簧锁的剖面图;图3为按钮式弹簧锁在解锁状态下的立体图;图4为外套和锁紧机构在脱离状态的示意图;图5为按钮式弹簧锁的部分部件的装配图;图6为锁紧机构的部分部件的装配图;图7为顶柱、弹簧和按钮的装配图;图8为内套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一种按钮式弹簧锁,可以应用在航空航天飞机内饰板的快拆快卸,提供安全可靠的固定方式的同时,又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内饰板的打开和锁紧的时间。打开关闭时方便快捷,只需按动按钮,就能将维护口盖或需要拆卸的内饰板打开;关闭时只需将维护口盖或内饰板向上推动,按钮的内套就会插入外套中,并进行锁定。因此,本申请结构安全可靠,可以快速打开和锁紧内饰板或者维护口盖,实现快拆快卸功能,方便装机和进行飞机维护。参考附图1-图8,按钮式弹簧锁,包括外套100和锁紧机构200;其中,锁紧机构200包括内套201、顶柱202、碰珠203、弹簧204、按钮205和板嵌件206;外套100为中空腔体结构,其下端开口,外套100悬挂固定在位于被固定件300上方的固定梁;其中,被固定件300可以为内饰板或者维护口盖。外套100的内壁靠上部位沿周向开设多个卡槽101;参考图8,内套201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内套201在靠上部位沿周向开设多个与碰珠203配合的圆形通孔2011;在锁定状态时,内套201的圆形通孔2011与卡槽101平齐;在解锁状态时,碰珠203位于内套201的圆形通孔2011中,但不会脱离圆形通孔2011,实际设计时,可以使圆形通孔2011的直径略小于碰珠203的直径。内套201的下端与板嵌件206卡固连接;板嵌件206的外壁开设用于装配被固定件300的外螺纹2061;在内套201的内部设置顶柱202,实际应用中,顶柱202包括上顶柱2024、下顶柱2025以及用于连接固定上顶柱2024和下顶柱2025的插柱2026。顶柱202的顶部为大圆柱面2021,大圆柱面2021的下方通过斜过渡面2022与小圆柱面2023相连;其中,大圆柱面2021到卡槽101底面的水平距离,与碰珠203的直径相等;小圆柱面2023到卡槽101顶面的水平距离,与碰珠203的直径相等;在锁定状态,碰珠203在大圆柱面2021的按压下,嵌入到卡槽101;在解锁状态,碰珠203滑入内套201和小圆柱面2023的间隙,进而脱离卡槽101;顶柱202的底部延伸到内套201的外部,并在顶柱202的底部固定按钮205;按钮205和内套201的底部之间安装弹簧204。在按钮205的外面还安装按钮垫片208。在板嵌件206的上面,还安装板嵌件垫片207,用于缓冲板嵌件206和外套100之间的接触力。本技术提供的按钮式弹簧锁的使用原理为:(1)板嵌件可和内饰板进行螺纹连接,外套固定在位于内饰板上方的骨架型材上。按钮式弹簧锁在锁定状态时,为图2所示状态。此时,按钮为常态,弹簧204向下拉住顶柱202,从而使顶柱202的大圆柱面2021与碰珠203接触,并在顶柱202的大圆柱面2021的按压作用下,碰珠203向外运动并卡入到外套100的卡槽101内。通过碰珠203的作用,实现了外套100和锁紧机构200之间的连接固定,进而实现锁定状态。(2)当需要拆卸内饰板时,由于内饰板和锁紧机构200固定,因此,本申请中,只需要使锁紧机构200脱离外套100,即可将内饰板和锁紧机构200形成的整体从外套100中卸下,最终实现内饰板的拆卸。具体拆卸过程为:向上按动按钮,使按钮克服弹簧204的力而向上运动;当按钮向上运动时,推动顶柱202同步向上运动,因此,当顶柱202的小圆柱面2023运动到与碰珠203同高度的位置时,碰珠203会脱离卡槽101而滑入到小圆柱面2023外面的间隙中,躲避外套的卡槽,形成图3所示状态;此时,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按钮式弹簧锁,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100)和锁紧机构(200);其中,所述锁紧机构(200)包括内套(201)、顶柱(202)、碰珠(203)、弹簧(204)、按钮(205)和板嵌件(206);/n所述外套(100)为中空腔体结构,其下端开口,所述外套(100)悬挂固定在位于被固定件(300)上方的固定梁;所述外套(100)的内壁靠上部位沿周向开设多个卡槽(101);/n所述内套(201)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内套(201)在靠上部位沿周向开设多个与所述碰珠(203)配合的圆形通孔(2011);在锁定状态时,所述内套(201)的所述圆形通孔(2011)与所述卡槽(101)平齐;/n所述内套(201)的下端与所述板嵌件(206)卡固连接;所述板嵌件(206)的外壁开设用于装配所述被固定件(300)的外螺纹(2061);在所述内套(201)的内部设置所述顶柱(202),所述顶柱(202)的顶部为大圆柱面(2021),所述大圆柱面(2021)的下方通过斜过渡面(2022)与小圆柱面(2023)相连;其中,所述大圆柱面(2021)到所述卡槽(101)底面的水平距离,与所述碰珠(203)的直径相等;所述小圆柱面(2023)到所述卡槽(101)顶面的水平距离,与所述碰珠(203)的直径相等;在锁定状态,所述碰珠(203)在所述大圆柱面(2021)的按压下,嵌入到所述卡槽(101);在解锁状态,所述碰珠(203)滑入所述内套(201)和所述小圆柱面(2023)的间隙,进而脱离所述卡槽(101);/n所述顶柱(202)的底部延伸到所述内套(201)的外部,并在所述顶柱(202)的底部固定所述按钮(205);所述按钮(205)和所述内套(201)的底部之间安装所述弹簧(20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钮式弹簧锁,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100)和锁紧机构(200);其中,所述锁紧机构(200)包括内套(201)、顶柱(202)、碰珠(203)、弹簧(204)、按钮(205)和板嵌件(206);
所述外套(100)为中空腔体结构,其下端开口,所述外套(100)悬挂固定在位于被固定件(300)上方的固定梁;所述外套(100)的内壁靠上部位沿周向开设多个卡槽(101);
所述内套(201)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内套(201)在靠上部位沿周向开设多个与所述碰珠(203)配合的圆形通孔(2011);在锁定状态时,所述内套(201)的所述圆形通孔(2011)与所述卡槽(101)平齐;
所述内套(201)的下端与所述板嵌件(206)卡固连接;所述板嵌件(206)的外壁开设用于装配所述被固定件(300)的外螺纹(2061);在所述内套(201)的内部设置所述顶柱(202),所述顶柱(202)的顶部为大圆柱面(2021),所述大圆柱面(2021)的下方通过斜过渡面(2022)与小圆柱面(2023)相连;其中,所述大圆柱面(2021)到所述卡槽(101)底面的水平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鹏王文鑫陈建升勾君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安达维尔航空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