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载机降噪减震驾驶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7474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载机降噪减震驾驶室,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包括装载机底盘,包括驾驶室骨架,驾驶室骨架上安装有门和操纵器材总成,驾驶室骨架底部连接有安装平台,安装平台上设置有升降组件,安装平台上设置有紧固组件,因此通过设置安装平台可将驾驶室骨架连同安装平台与装载机底盘分隔,在装载机进行定点装卸工作时,开启升降组件,可将驾驶室骨架连同安装平台升起,驾驶室骨架连同安装平台与装载机底盘脱离,避免装载机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震动和噪音传导至驾驶室,减轻驾驶室内的震动,减轻驾驶室内的噪音,同时在完成装载后可采用紧固组件锁紧安装平台和装载机底盘,避免在行驶过程中驾驶室发生晃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载机降噪减震驾驶室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装载机降噪减震驾驶室。
技术介绍
装载机是一种广泛用于公路、铁路、建筑、水电、港口、矿山等建设工程的土石方施工机械,它主要用于铲装土壤、砂石、石灰、煤炭等散状物料,也可对矿石、硬土等作轻度铲挖作业,换装不同的辅助工作装置还可进行推土、起重和其他物料如木材的装卸作业。工程机械一般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噪音、振动会造成驾驶员烦躁疲劳导致误操作;粉尘废气等吸入性有害物质导致驾驶员产生慢性呼吸道疾病;上方坠物、附近飞溅等更会给驾驶员造成直接伤害。另外一些特殊工况空间狭窄,需有效降低车辆高度以适应操作。以往一些工程机械驾驶室往往只起到简单防护的作用,并未真正做到人性化,操作舒适性,拆解便捷性等要求,随着工程机械的发展,人们也越来越关注驾驶员的工作环境。如专利号CN207331808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装载机驾驶室隔热降噪密封装置,包括隔热降噪板和钢化玻璃板,所述隔热降噪板上开有安装孔,安装孔内安装有钢化玻璃板,钢化玻璃板的两侧均设有垂直设置的滑轨,钢化玻璃板的上方设有固定盒,固定盒和滑轨均安装在隔热降噪板上,所述固定盒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转动杆,转动杆上安装有缠绕辊和齿轮,缠绕辊的一侧设有齿轮,固定盒的底端内壁上安装有弹性片,弹性片的一端与齿轮活动卡接,转动杆的一端穿过固定盒的侧壁连接有转动手柄,固定盒的底端侧壁上设有开口。本技术能够方便驾驶人员向外观察,同时在不需要观察时,方便遮挡阳光,防止施工时噪音长时间的传递进驾驶室内,对驾驶人员进行干扰。但是,上述技术存在以下缺陷:其装载机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震动和噪音,上述装置无法阻隔装载机自身的震动和噪音传导至驾驶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载机降噪减震驾驶室,可减轻装载机自身的噪音对驾驶室的影响。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装载机降噪减震驾驶室,包括装载机底盘,包括驾驶室骨架,所述驾驶室骨架上安装有门和操纵器材总成,所述驾驶室骨架底部连接有安装平台,所述安装平台与所述装载机底盘连接,所述安装平台上设有促使所述安装平台自所述装载机底盘升起并与地面抵接的升降组件,所述安装平台上设有促使所述安装平台与所述装载机底盘锁紧的紧固组件。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安装平台可将驾驶室骨架连同安装平台与装载机底盘分隔,在装载机进行定点装卸工作时,开启升降组件,可将驾驶室骨架连同安装平台升起,驾驶室骨架连同安装平台与装载机底盘脱离,避免装载机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震动和噪音传导至驾驶室,减轻驾驶室内的震动,减轻驾驶室内的噪音,同时在完成装载后可采用紧固组件锁紧安装平台和装载机底盘,避免在行驶过程中驾驶室发生晃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竖直设于所述安装平台底端端面的升降液压缸,所述升降液压缸输出轴贯通所述装载机底盘设置,所述升降液压缸输出轴端部设有抵接圆台。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开启升降液压缸,伸缩轴自升降液压缸伸出,促使抵接圆台竖直向下运动,最终抵接圆台与地面抵接并将安装平台连同驾驶室升起。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液压缸设有4个分布于所述安装平台底端端面四角,所述升降液压缸尾部与所述驾驶室骨架四角固定。实施上述技术方案,竖直4个升降液压缸便于均匀的自四角处将安装平台的支撑升起,支撑更加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紧固组件包括于所述装载机底盘上所述升降液压缸附近的定位槽,所述升降液压缸输出轴端部设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与所述定位槽嵌合。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完成装载后,升降液压缸关闭,升降液压缸输出轴回收,定位杆嵌入定位槽,完成安装平台与装载机底盘的固定,减少安装平台的晃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紧固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抵接圆台上端面的嵌合凸棱,所述装载机底盘上设有对应的嵌合槽。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在升降液压缸输出轴回收,定位杆嵌入定位槽时,嵌合凸棱与嵌合槽嵌合对接,完成对升降液压缸输出轴的进一步固定,避免安装平台松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装载机底盘上端设有枕木收纳槽。实施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枕木收纳槽便于收纳枕木,方便在升降液压缸输出轴伸出,抵接圆台下降并与枕木抵接,方便适应松软地形,提高了装置的地形适应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驾驶室骨架与所述门间的连接处设有密封胶条。实施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密封胶条,可减少外界噪音传导进驾驶室,提升装置的隔音性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驾驶室骨架上安装有双层隔音玻璃。实施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双层隔音玻璃可减弱外界噪音传导进驾驶室,保护驾驶室工作人员的健康。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本技术披露了一种装载机降噪减震驾驶室,包括装载机底盘,包括驾驶室骨架,驾驶室骨架上安装有门和操纵器材总成,驾驶室骨架底部连接有安装平台,安装平台与装载机底盘连接,安装平台上设有促使安装平台自装载机底盘升起并与地面抵接的升降组件,安装平台上设有促使安装平台与装载机底盘锁紧的紧固组件,因此通过设置安装平台可将驾驶室骨架连同安装平台与装载机底盘分隔,在装载机进行定点装卸工作时,开启升降组件,可将驾驶室骨架连同安装平台升起,驾驶室骨架连同安装平台与装载机底盘脱离,避免装载机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震动和噪音传导至驾驶室,减轻驾驶室内的震动,减轻驾驶室内的噪音,同时在完成装载后可采用紧固组件锁紧安装平台和装载机底盘,避免在行驶过程中驾驶室发生晃动;2.设置枕木收纳槽便于收纳枕木,方便在升降液压缸输出轴伸出,抵接圆台下降并与枕木抵接,方便适应松软地形,提高了装置的地形适应性;3.设置双层隔音玻璃和密封胶条可减弱外界噪音传导进驾驶室,保护驾驶室工作人员的健康,提升装置的隔音能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视角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装载机底盘;2、驾驶室骨架;3、门;4、操纵器材总成;5、安装平台;6、升降组件;7、紧固组件;8、双层隔音玻璃;9、密封胶条;10、升降液压缸;11、抵接圆台;12、定位槽;13、定位杆;14、嵌合凸棱;15、嵌合槽;16、枕木收纳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装载机降噪减震驾驶室,包括装载机底盘1,包括驾驶室骨架2,驾驶室骨架2上安装有双层隔音玻璃8,驾驶室骨架2上安装有门3和操纵器材总成4,驾驶室骨架2与门3间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胶条9,驾驶室骨架2底部连接有安装平台5,安装平台5与装载机底盘1连接,安装平台5上设置有促使安装平台5自装载机底盘1升起并与地面抵接的升降组件6,安装平台5上设置有促使安装平台5与装载机底盘1锁紧的紧固组件7。因此通过设置安装平台5可将驾驶室骨架2连同安装平台5与装载机底盘1分隔,在装载机进行定点装卸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载机降噪减震驾驶室,包括装载机底盘(1),包括驾驶室骨架(2),所述驾驶室骨架(2)上安装有门(3)和操纵器材总成(4),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室骨架(2)底部连接有安装平台(5),所述安装平台(5)与所述装载机底盘(1)连接,所述安装平台(5)上设有促使所述安装平台(5)自所述装载机底盘(1)升起并与地面抵接的升降组件(6),所述安装平台(5)上设有促使所述安装平台(5)与所述装载机底盘(1)锁紧的紧固组件(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载机降噪减震驾驶室,包括装载机底盘(1),包括驾驶室骨架(2),所述驾驶室骨架(2)上安装有门(3)和操纵器材总成(4),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室骨架(2)底部连接有安装平台(5),所述安装平台(5)与所述装载机底盘(1)连接,所述安装平台(5)上设有促使所述安装平台(5)自所述装载机底盘(1)升起并与地面抵接的升降组件(6),所述安装平台(5)上设有促使所述安装平台(5)与所述装载机底盘(1)锁紧的紧固组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载机降噪减震驾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6)包括竖直设于所述安装平台(5)底端端面的升降液压缸(10),所述升降液压缸(10)输出轴贯通所述装载机底盘(1)设置,所述升降液压缸(10)输出轴端部设有抵接圆台(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载机降噪减震驾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液压缸(10)设有4个分布于所述安装平台(5)底端端面四角,所述升降液压缸(10)尾部与所述驾驶室骨架(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洋马宝奎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永夷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