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修补路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4485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5: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道路养护领域的一种道路修补路基结构,旨在解决道路修补的问题,其包括完整路基和设置在完整路基上的完整路面,路基下方为原状土层,于完整路面的破损处形成有修补凹槽,修补凹槽内的原状土层内设有若干排灌注桩,每排灌注桩顶端设有横梁,修补凹槽内填充有修补路基,修补路基上方设有修补路面,横梁设置于修补路基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延长易塌陷区域路面的修补周期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修补路基结构
本技术涉及道路养护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道路修补路基结构。
技术介绍
公路是公众交通之路,汽车、单车以及行人都可以在公路上行走,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公路路面破损的情况,公路破损轻微的出现裂缝,严重则出现大的坑洞,这些都会降低道路的通行能力,对过往的车辆通行安全和行车舒适度造成不良的影响,如果不及时修补,破损范围会进一步扩大。现有的公告号为CN20737639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道路破损修补结构,其包括路基和路面,所述路面上具有破损处,对所述破损处内的松散部位进行清除并且进行凿毛处理得到修补凹槽,所述修补凹槽内设置有多个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一端插入路基,所述修补凹槽内还设置有通过所述固定柱进行固定的补强钢筋网;所述修补凹槽的表面设置有结合面胶粘层,所述结合面胶粘层上设置有高密填充层,所述高密填充层上部设置有与路面平齐的表面防滑层。通过固定柱和补强钢筋网加强路面连接结构。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固定柱一端只是插入路基,通过固定柱和补强钢筋网加强路面连接结构,路面的强度和连接更加稳定,而道路出现大的坑洞的大部分原因是路面之下的土地松软塌陷造成导致路面下方架空路面和路基无承重,如果不对破损路面下方的土地进行改进,既修补之后,一段时间后土地又出现塌陷还是会重复出现破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种道路修补路基结构,其具有延长易塌陷区域路面的修补周期效果。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道路修补路基结构,包括完整路基和设置在完整路基上的完整路面,所述路基下方为原状土层,于所述完整路面的破损处形成有修补凹槽,所述修补凹槽内的原状土层内设有若干排灌注桩,每排所述灌注桩顶端设有横梁,所述修补凹槽内填充有修补路基,所述修补路基上方设有修补路面,所述横梁设置于修补路基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理完成松散部位形成修补凹槽,露出原状土层,在修补凹槽底部的原状土层内根据修补凹槽的大小设置若干排灌注桩,灌注桩一部分渗入原状土层内,露出原状土层的部分通过横梁将若同一排的灌注桩连接,横梁下方有灌注桩支撑,路基与横梁处于相同高度与路基结合后,加强路基的抗压强度,共同对修补路面进行支撑,受力部分集中在灌注桩、横梁和修补路基上,减少修补路面下方原状土层的受力,原状土层保持稳定,延缓原状土层的再次塌陷,修补路基下方不会被架空保持稳定的支撑,从而延缓修补路面的破损,延长修补路面的修补周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于所述修补凹槽垂直与横梁轴向方向的侧壁上的完整路基上设置有填充槽,所述横梁两端一体设置有镶嵌于填充槽内部的连接桩。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完整路基里设置填充槽,横梁两端的一体的连接桩置于填充槽中,完整路基和完整路基下方的原状土层相比修补路基下方的原状土层要更加稳定、不易塌陷,横梁所承受的压力分别分担至完整路基、灌注桩上,减少灌注桩和原状土层的受到的压力,延缓原状土层的再次塌陷,延长修补路面的修补周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梁、灌注桩和修补凹槽的侧壁表面进行凿毛处理形成凹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成型后的横梁、灌注桩以及凹槽的表面进行凿毛处理形成不规则的凹孔,这些凹孔有利于修补路基、横梁、灌注桩以及修补凹槽更好的结合,加强修补路基的整体强度,还有利于修补路面与修补凹槽更好的结合,避免修补路基和完整路基形成缝隙。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梁内部设有钢筋,所述钢筋穿出横梁与相邻横梁穿出的钢筋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穿过横梁内部且与相邻横梁连接的钢筋形成与横梁融合的钢筋网,进一步加强修补路基与横梁的融合,提高修补路基的强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修补路基包括最底端设置的石灰土层,石灰土层上端设置有二灰石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夯实后石灰土层具有良好的板体性,而二灰石层后期具有在后期强度高的特点,石灰土层作为修补路基的底基层、二灰石层作为修补路基的基层,共同为路面提供良好的支撑,延长修补路面的使用时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石灰土层下方设置有路基废料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破损位置清理后的废料铺设在原状土层上方、石灰土层下方,由于原状土层出现塌陷,经过修补之间的夯实时候,原状土层的上表面降低,使用废料铺设至与完整路基下表面齐平形成路基废料层,对废料进行利用,减少石灰土层的用量,节约能源。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二灰石层上方设有水稳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稳层在前期具有较好的强度,将其铺着于二灰石层上方,在修补完成的早期对修补路面形成较好的支撑,使路面能尽快通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修补路基和修补路面的上表面外沿不低于完整路基和完整路面的上表面,所述修补路基和修补路面上表面由中心向外周倾斜向下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修补路基和修补路面的上表面外沿不低于完整路基和完整路基的上表面,同时修补路基和修补路面中心高于外沿,减小雨水在修补路面处的停留,防止修补路基和修补路面积水,减少渗入修补路面下方的原状土层的雨水,延缓原状土层的塌陷,延长路面修补的周期。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横梁下方有灌注桩支撑,路基与横梁处于相同高度与路基结合后,加强路基的抗压强度,共同对修补路面进行支撑,减少修补路面下方原状土层的受力,延缓原状土层的再次塌陷;2.凸起、凹孔和钢筋有利于修补路基、横梁、灌注桩与修补凹槽和修补路面更好的结合;3.使用废料铺设至与完整路基下表面齐平形成路基废料层,对废料进行利用,减少石灰土层的用量;4.修补路基和修补路面中心高于外沿,减小雨水在修补路面处的停留,防止修补路基和修补路面积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截面结构示意图。附图说明:1、完整路基;11、完整路面;12、原状土层;13、修补凹槽;2、灌注桩;21、横梁;22、钢筋;23、凹孔;3、修补路基;31、路基废料层;32、石灰土层;33、二灰石层;34、水稳层;4、修补路面;5、填充槽;51、连接桩。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道路修补路基结构,包括完整路基1和设置在完整路基1上的完整路面11,路基下方为原状土层12,原状土层12主要成分为原有的土壤,将完整路面11的破损处进行清理松散部位后形成修补凹槽13。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延缓原状土层12的再次塌陷,延长修补的周期,在修补凹槽13内的原状土层12内设有若干排灌注桩2,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两排灌注桩2,每排设置有三根灌注桩2,在其他实施例中可根据修补凹槽13的大小选择灌注桩2的数量,灌注桩2先通过用螺旋钻机就地成孔,在孔中放置钢筋22,再灌注混凝土形成,每排灌注桩2顶端设有横梁21。在修补凹槽13内填充有修补路基3,修补路基3上方设有修补路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道路修补路基结构,包括完整路基(1)和设置在完整路基(1)上的完整路面(11),所述路基下方为原状土层(12),于所述完整路面(11)的破损处形成有修补凹槽(13),其特征在于:所述修补凹槽(13)内的原状土层(12)内设有若干排灌注桩(2),每排所述灌注桩(2)顶端设有横梁(21),所述修补凹槽(13)内填充有修补路基(3),所述修补路基(3)上方设有修补路面(4),所述横梁(21)设置于修补路基(3)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修补路基结构,包括完整路基(1)和设置在完整路基(1)上的完整路面(11),所述路基下方为原状土层(12),于所述完整路面(11)的破损处形成有修补凹槽(13),其特征在于:所述修补凹槽(13)内的原状土层(12)内设有若干排灌注桩(2),每排所述灌注桩(2)顶端设有横梁(21),所述修补凹槽(13)内填充有修补路基(3),所述修补路基(3)上方设有修补路面(4),所述横梁(21)设置于修补路基(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修补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于所述修补凹槽(13)垂直与横梁(21)轴向方向的侧壁上的完整路基(1)上设置有填充槽(5),所述横梁(21)两端一体设置有镶嵌于填充槽(5)内部的连接桩(5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道路修补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21)、灌注桩(2)和修补凹槽(13)的侧壁表面进行凿毛处理形成凹孔(2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臣彭春龙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永夷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