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清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更换垃圾箱的扫地车。一种扫地车外壳,包括第一控制部、座架、车架和第二控制部,第一控制部和座驾内分别设有容置腔,车架设置于容置腔内且与第一控制部和第二控制部固定相连,第一控制部包括仪表盘和方向盘,座驾包括脚踏板、底座板和座位板,方向盘固设于仪表盘上,仪表盘固设于脚踏板上,脚踏板固设于底座板的一侧,第二控制部固设于底座板的另一侧,且座位板位于脚踏板和第二控制部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车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控制部和第二控制部固定,以避免通过大量螺钉连接,从而提升其美观度,避免人力损耗,节约工时,加强结构的稳固程度,提升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扫地车外壳
本技术涉及清洁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更换垃圾箱的扫地车。
技术介绍
为了维持街道或其它公共区域道路的干净、整洁,需要定期对街道上的落叶等杂物进行清扫,常规的清扫一般是通过人工完成,然而随着城市面积的扩大,需要维护的街道也越来越多,人工清扫已经不能满足要求。为此,人们设计了垃圾清扫车来收集道路上的垃圾。现有市场中的垃圾车的外壳需要将多个板材拼装起来,使用螺丝较多,影响美观,此外,其装配难度较大,耗费人力较大,各零部件之间的装配很难保持齐平,影响美观;此外,普通的扫地车大都使用塑料外壳,不仅容易磨损,或者被擦伤,且造价较高,在使用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不稳固的情况,使用寿命短,并且很可能发生交通事故,安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垃圾车外壳装配困难且结构不牢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扫地车外壳,能够简化安装,使其结构耐用牢固,提升使用寿命,增强美观。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扫地车外壳,包括第一控制部、座架、车架和第二控制部,第一控制部和座驾内分别设有容置腔,车架设置于容置腔内且与第一控制部和第二控制部固定相连,第一控制部包括仪表盘和方向盘,座驾包括脚踏板、底座板和座位板,方向盘设置于仪表盘上,仪表盘固设于脚踏板上,脚踏板固设于底座板的一侧,第二控制部固设于底座板的另一侧,且座位板位于脚踏板和第二控制部之间。依照本技术的一个方面,底座板包括顶板、第一侧板和两二侧板,两第二侧板竖向平行设置,仪表盘、脚踏板、座位板和第二控制部依次固设于两平行第二侧板之间,第一侧板垂直于脚踏板,且其两侧分别与两平行第二侧板固定相连,仪表盘、顶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脚踏板拼合形成容置腔。依照本技术的一个方面,第二侧板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第一支板为矩形板,第二支板为直角三角形板,第二支板的斜边与第一支板的底板呈第一夹角。依照本技术的一个方面,第二侧板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板块、第二板块和第三板块,第一板块的宽小于第二板块的宽,第二板块的宽小于第三板块的宽,第二板块的下边与第三板块的下边齐平,第一板块的上边与第二板块的上边保持齐平,脚踏板固定于第一板块和第二板块的上边,顶板固定于第三板块的上边,第二侧板固定于第三板块的侧边。依照本技术的一个方面,仪表盘的下侧与脚踏板固定相连,且仪表盘的两侧分别与第一板块的一端固定相连。依照本技术的一个方面,第二控制部包括安装板、工具柜和控制柜,安装板固定于座位板上,安装板内设有安置空间,控制柜和工具柜设置于安置空间内且与安装板固定相连,车架位于安置空间内,且其一端与安装板固定相连。依照本技术的一个方面,车架的一端固定一用于放置垃圾桶的固定板,固定板板与仪表盘分别位于扫地车外壳的两端。依照本技术的一个方面,座位板的两侧平行设置有扶手。本技术实施的优点:通过将车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控制部和第二控制部固定,以避免通过大量螺钉连接,从而提升其美观度,且避免大量繁复的拼装工作,避免人力损耗,节约工时,通过第一控制部、座驾、车架以及第二控制部结构的设置,便于加强结构的稳固程度,提升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扫地车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底座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说明为:1、第一控制部;11、仪表盘;12、方向盘;2、座驾;21、脚踏板、22、底座板;221、顶板;2211、扶手;222、第一侧板;223、第二侧板;2231、第一板块;2232、第二板块;2233、第三板块;2234、第一支板;2235、第二支板;23、座位板;3、车架;4、第二控制部;41、安装板;411、安置空间;42、工具柜;43、控制柜;5、容置腔;6、固定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了解决垃圾车外壳装配困难且结构不牢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扫地车外壳,能够简化安装,使其结构耐用牢固,提升使用寿命,增强美观。下面结合图1-图2对该便于更换垃圾箱的扫地车进行举例说明。该扫地车外壳包括第一控制部1、座架、车架3和第二控制部4,第一控制部1和座驾2内分别设有容置腔5,车架3设置于容置腔5内且与第一控制部1和第二控制部4固定相连,第一控制部1、座驾2和第二控制部4依次固定相连。具体来讲,第一控制部1包括仪表盘11和方向盘12,座驾2包括脚踏板21、底座板22和座位板23,方向盘12设置于仪表盘11上,仪表盘11固设于脚踏板21上,脚踏板21固设于底座板22的一侧,第二控制部4固设于底座板22的另一侧,且座位板23位于脚踏板21和第二控制部4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部1、座驾2和第二控制部4依次固定相连的方式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或者,第一控制部1、座驾2和第二控制部4依次固定相连的方式采用螺钉或螺栓等紧固件的方式。在具体实现方式中,底座板22包括顶板221、第一侧板222和两二侧板,两第二侧板223竖向平行设置,仪表盘11、脚踏板21、座位板23和第二控制部4依次固设于两平行第二侧板223之间,第一侧板222垂直于脚踏板21,且其两侧分别与两平行第二侧板223固定相连,仪表盘11、顶板221、第一侧板222、第二侧板223和脚踏板21拼合形成容置腔5,车架3设置于容置腔5内后,车架3的两端采用螺钉或螺栓等紧固件与仪表盘11和第二侧板223固定相连,位于座驾2以及第二控制部4内的车架3的两侧与第二侧板223之间的间隙为5mm左右,位于第一控制部1容置腔5内的车架3距离仪表盘11侧边的间隙为5mm。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侧板223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支板2234和第二支板2235,第一支板2234为矩形板,第二支板2235为直角三角形板,第二支板2235的斜边与第一支板2234的底板呈第一夹角。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角为第二支板2235与第一支板2234相连的直角边与其斜边所围夹角以及直角之和。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侧板223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板块2231、第二板块2232和第三板块2233,第一板块2231的宽小于第二板块2232的宽,第二板块2232的宽小于第三板块2233的宽,第二板块2232的下边与第三板块2233的下边齐平,第一板块2231的上边与第二板块2232的上边保持齐平,脚踏板21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扫地车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扫地车外壳包括第一控制部、座驾、车架和第二控制部,所述第一控制部和所述座驾内分别设有容置腔,所述车架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且与所述第一控制部和所述第二控制部固定相连,所述第一控制部包括仪表盘和方向盘,所述座驾包括脚踏板、底座板和座位板,所述方向盘设置于所述仪表盘上,所述仪表盘固设于所述脚踏板上,所述脚踏板固设于所述底座板的一侧,所述第二控制部固设于所述底座板的另一侧,且所述座位板位于所述脚踏板和所述第二控制部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扫地车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扫地车外壳包括第一控制部、座驾、车架和第二控制部,所述第一控制部和所述座驾内分别设有容置腔,所述车架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且与所述第一控制部和所述第二控制部固定相连,所述第一控制部包括仪表盘和方向盘,所述座驾包括脚踏板、底座板和座位板,所述方向盘设置于所述仪表盘上,所述仪表盘固设于所述脚踏板上,所述脚踏板固设于所述底座板的一侧,所述第二控制部固设于所述底座板的另一侧,且所述座位板位于所述脚踏板和所述第二控制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扫地车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板包括顶板、第一侧板和两第二侧板,两所述第二侧板竖向平行设置,所述仪表盘、所述脚踏板、所述座位板和所述第二控制部依次固设于两平行第二侧板之间,所述第一侧板垂直于所述脚踏板,且其两侧分别与两平行第二侧板固定相连,所述仪表盘、所述顶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脚踏板拼合形成容置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扫地车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所述第一支板为矩形板,所述第二支板为直角三角形板,所述第二支板的斜边与所述第一支板的底板呈第一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扫地车外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瑜君,刘力男,卢培涛,
申请(专利权)人:业超电气传动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