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同杰专利>正文

一种城市规划用道路清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5162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城市规划用道路清扫装置,包括簸箕主体,所述簸箕主体内部开设有储物内腔,且簸箕主体底面为倾斜结构,所述储物内腔的开口方向与簸箕主体底面最低点方向一致,所述簸箕主体远离储物内腔开口端外侧连接有延伸块,且延伸块底部安装有万向脚轮,所述万向脚轮底部高度等于簸箕主体底面最低点高度,所述簸箕主体顶部安装有汇集架体,且汇集架体顶部安装有簸箕把手,所述簸箕把手外部连接有连接环扣,且连接环扣内部嵌合有扫把把手,所述扫把把手底部安装有扫把主体。该城市规划用道路清扫装置的簸箕能够方便的沿着进行移动,不会与地面之间产生过大的摩擦力,减轻劳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市规划用道路清扫装置
本技术涉及城市规划
,具体为一种城市规划用道路清扫装置。
技术介绍
城市规划是处理城市及其邻近区域的工程建设、经济、社会、土地利用布局以及对未来发展预测的学科。它的对象偏重于城市物质形态的部分,涉及城市中产业的区域布局、建筑物的区域布局、道路及运输设施的设置、城市工程的安排,主要内容有空间规划、道路交通规划、绿化植被和水体规划等内容。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位于城市管理之规划、建设、运行三个阶段之首,是城市管理的龙头。城市规划时需要对道路维护部分进行规划,包括道路清理工具等等,道路清理工具有垃圾车,清扫车,洒水车,以及手持的扫把、簸箕、洒水壶等等。现有的道路清扫用的扫把和簸箕套装存在簸箕底面为平面,使用者需要提起簸箕移动,较为消耗体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城市规划用道路清扫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清扫用的扫把和簸箕套装需要提起移动,较为消耗体力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城市规划用道路清扫装置,包括簸箕主体,所述簸箕主体内部开设有储物内腔,且簸箕主体底面为倾斜结构,所述储物内腔的开口方向与簸箕主体底面最低点方向一致,所述簸箕主体远离储物内腔开口端外侧连接有延伸块,且延伸块底部安装有万向脚轮,所述万向脚轮底部高度等于簸箕主体底面最低点高度,所述簸箕主体顶部安装有汇集架体,且汇集架体顶部安装有簸箕把手,所述簸箕把手外部连接有连接环扣,且连接环扣内部嵌合有扫把把手,所述扫把把手底部安装有扫把主体。<br>优选的,所述连接环扣一侧为圆环结构,另一侧为圆弧结构,且连接环扣两侧内径分别等于簸箕把手和扫把把手的外径。优选的,所述汇集架体为凸起“X”型结构,且汇集架体中心点高度大于扫把主体的高度。优选的,所述延伸块和万向脚轮均设有2个,且2组延伸块和万向脚轮分别位于簸箕主体两侧。优选的,所述簸箕主体侧面外部安装有脚踏板,且脚踏板位于2个延伸块之间。优选的,所述簸箕主体顶端外侧连接有清洁齿,且清洁齿的宽度等于储物内腔的宽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城市规划用道路清扫装置的簸箕能够方便的沿着进行移动,不会与地面之间产生过大的摩擦力,减轻劳动力。本城市规划用道路清扫装置的簸箕主体的底面倾斜,令簸箕主体仅有一端与道路接触,减小摩擦力,且簸箕主体底面能够与万向脚轮底面齐平保持平稳,令使用者无需提起簸箕主体,能够沿着道路直接推动,节省体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城市规划用道路清扫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城市规划用道路清扫装置的簸箕主体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城市规划用道路清扫装置的簸箕主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城市规划用道路清扫装置的脚踏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扫把把手,2、连接环扣,3、簸箕把手,4、扫把主体,5、汇集架体,6、延伸块,7、清洁齿,8、储物内腔,9、万向脚轮,10、簸箕主体,11、脚踏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城市规划用道路清扫装置,包括簸箕主体10,簸箕主体10内部开设有储物内腔8,且簸箕主体10底面为倾斜结构,簸箕主体10顶端外侧连接有清洁齿7,且清洁齿7的宽度等于储物内腔8的宽度,此结构使得扫把主体4上缠绕丝状物时,能够通过扫把主体4剔下,方便使用,储物内腔8的开口方向与簸箕主体10底面最低点方向一致,簸箕主体10远离储物内腔8开口端外侧连接有延伸块6,且延伸块6底部安装有万向脚轮9,延伸块6和万向脚轮9均设有2个,且2组延伸块6和万向脚轮9分别位于簸箕主体10两侧,此结构使得簸箕主体10两侧均能够通过万向脚轮9进行支撑簸箕主体10侧面外部安装有脚踏板11,且脚踏板11位于2个延伸块6之间,此结构令使用者需要斜放簸箕主体10时,仅需要将脚踩在脚踏板11上即可,无需手部发力,更加轻松,万向脚轮9底部高度等于簸箕主体10底面最低点高度,簸箕主体10顶部安装有汇集架体5,且汇集架体5顶部安装有簸箕把手3,汇集架体5为凸起“X”型结构,且汇集架体5中心点高度大于扫把主体4的高度,此结构使得汇集架体5能够从四个位置与簸箕主体10连接,令簸箕主体10上受力更加均匀,且汇集架体5下方的架空位置能够摆放扫把主体4,簸箕把手3外部连接有连接环扣2,且连接环扣2内部嵌合有扫把把手1,连接环扣2一侧为圆环结构,另一侧为圆弧结构,且连接环扣2两侧内径分别等于簸箕把手3和扫把把手1的外径,此结构使得连接环扣2的圆环部分能够套在簸箕把手3外部与簸箕把手3进行连接,且连接环扣2的圆弧结构部分能够将扫把把手1卡在连接环扣2内部进行固定,扫把把手1底部安装有扫把主体4,此结构使得簸箕主体10底面不会全部压在道路之上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且簸箕主体10能够通过万向脚轮9进行移动,较为节省体力,更加方便使用。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城市规划用道路清扫装置时,首先使用者可以将扫把把手1从连接环扣2上取下,然后将双手分别握持在扫把把手1和簸箕把手3之上,然后将簸箕主体10底面和万向脚轮9底面摆放在道路路面之上,然后可以通过扫把主体4将马路上的垃圾扫入储物内腔8内部,但扫把主体4上缠有毛发等物品时,可以将扫把主体4插入清洁齿7上将缠绕的垃圾剔下,当储物内腔8牵扯堆积较多垃圾时,使用者可以踩在脚踏板11上令簸箕主体10向上翘起,以令垃圾进入储物内腔8深处,当需要移动簸箕主体10时,可以通过万向脚轮9直接推动簸箕主体10进行移动,从而完成一系列工作。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城市规划用道路清扫装置,包括簸箕主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簸箕主体(10)内部开设有储物内腔(8),且簸箕主体(10)底面为倾斜结构,所述储物内腔(8)的开口方向与簸箕主体(10)底面最低点方向一致,所述簸箕主体(10)远离储物内腔(8)开口端外侧连接有延伸块(6),且延伸块(6)底部安装有万向脚轮(9),所述万向脚轮(9)底部高度等于簸箕主体(10)底面最低点高度,所述簸箕主体(10)顶部安装有汇集架体(5),且汇集架体(5)顶部安装有簸箕把手(3),所述簸箕把手(3)外部连接有连接环扣(2),且连接环扣(2)内部嵌合有扫把把手(1),所述扫把把手(1)底部安装有扫把主体(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规划用道路清扫装置,包括簸箕主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簸箕主体(10)内部开设有储物内腔(8),且簸箕主体(10)底面为倾斜结构,所述储物内腔(8)的开口方向与簸箕主体(10)底面最低点方向一致,所述簸箕主体(10)远离储物内腔(8)开口端外侧连接有延伸块(6),且延伸块(6)底部安装有万向脚轮(9),所述万向脚轮(9)底部高度等于簸箕主体(10)底面最低点高度,所述簸箕主体(10)顶部安装有汇集架体(5),且汇集架体(5)顶部安装有簸箕把手(3),所述簸箕把手(3)外部连接有连接环扣(2),且连接环扣(2)内部嵌合有扫把把手(1),所述扫把把手(1)底部安装有扫把主体(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规划用道路清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扣(2)一侧为圆环结构,另一侧为圆弧结构,且连接环扣(2)两侧内径分别等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同杰
申请(专利权)人:孙同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