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电动牵引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7194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轨道电动牵引车,属于轨道运输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底盘、蓄电池和外壳,所述底盘的底盘前部及后部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对导向钢轮及对应轮轴,底盘前部及后部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对导向钢轮,底盘对应导向钢轮位置在侧面开有轮槽安放导向钢轮,导向钢轮上边缘不超过底盘的上侧面,轮轴与电机相连,两对导向钢轮的轮轴分别设置一台电机;底盘的上侧面中间位置设置蓄电池,蓄电池的两侧设置控制箱,底盘的后端设置车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底盘采用一体化设置,结构简单,能够将牵引车体积减小至比较小的状态,采用电驱动设置,适合在地铁内使用;车钩能够升降,适合多种不同尺寸的带牵引设备牵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轨道电动牵引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轨道电动牵引车,属于轨道运输设备。
技术介绍
轨道电动牵引车是一种用于铁轨上的运输动力设备,其用于轨道运输车厢或者其他轨道运输设备的搬运牵引。目前的轨道电动牵引车多为大型牵引设备,比如大家传统理解的火车头,无论是电驱动还是内燃机驱动,其为实现多节车厢的牵引,通常动力设备巨大,以满足重载牵引的需求。但是对于一些轨道设备的生产环境、或者在轨道设施的安装阶段,小型的轨道设备需求最大。但是目前来看,市场缺少相关小型的牵引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轨道电动牵引车,实现对轨道设施的牵引,具有底盘结构简单的特点。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轨道电动牵引车,包括底盘、蓄电池和外壳,所述底盘的底盘前部及后部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对导向钢轮及对应轮轴,底盘前部及后部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对导向钢轮,底盘对应导向钢轮位置在侧面开有轮槽安放导向钢轮,导向钢轮上边缘不超过底盘的上侧面,轮轴与电机相连,两对导向钢轮的轮轴分别设置一台电机;底盘的上侧面中间位置设置蓄电池,蓄电池的两侧设置控制箱,底盘的后端设置车钩,底盘的前段设置有配重,外壳的下部固定于底盘的一周。作为优选,包括上层板、下层板和连接上层板与下层板之间的型钢,每对导向钢轮之间通过轮轴相连,轮轴通过轴承座固定在底盘的下侧面,轮轴的中间位置为与电机相连的驱动桥,电机设置的底盘下输出轴与驱动桥输入端相连,底盘的下面在驱动桥和电机位置内凹放置驱动桥和电机,底盘的尾部内凹作为车钩安装槽作为优选,底盘的上层板和下层板开钢轮槽孔,钢轮槽孔中间设置有驱动桥放置槽孔,驱动桥放置槽孔前侧后后侧设置电机槽孔,两钢轮槽孔内测的底盘下层板设置有四组轴承座,轴承座内设置轮轴的轴承,两轴承座之间为驱动桥,驱动桥固定于底盘的驱动桥放置槽孔内,驱动桥两侧分别设有输出轴,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每个导向钢轮的轮轴相连,驱动桥两侧的轮轴分别设有两组轴承座,电机的输出轴与驱动桥的输入轴相连接,电机的输出轴与轮轴间相垂直,电机固定在底盘的电机槽孔内。作为优选,底盘上侧面的四角设有吊装柱,吊装柱顶部设有吊装鼻。作为优选,车钩为升降结构的车钩,包括立柱、丝杠传动结构和车钩,车钩的车钩固定座设置在立柱的滑道内,丝杠传动结构带动车钩固定座沿滑道上下滑动。作为优选,外壳为矩形外壳,矩形外壳的上部棱设置倒角,外壳的前部伸出底盘且上侧面和两侧面向内收缩,外壳的前侧面设有照明灯,所述车钩处于外壳的后端,外壳的两侧面开有控制箱的箱门。本专利技术的有点在于:底盘采用一体化设置,具有结构简单的特点,无人在牵引上直接操控,适合远程控制;能够将牵引车体积减小至比较小的状态,采用电驱动设置,适合在地铁内使用;车钩能够升降,适合多种不同尺寸的带牵引设备牵引。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去除外壳后的内部结构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底盘的结构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底盘的下方结构视图,附图标记:1、底盘,2、蓄电池,3、外壳,4、导向钢轮,5、轮轴,6、轮槽,7、电机,8、控制箱,9、车钩,10、配重,11、吊装柱,12、吊装鼻,13、立柱,14、箱门,15、车钩安装槽,101、上层板,102、下层板,103、型钢,104、驱动桥。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结构进行进一步的说明:本专利技术是一种轨道电动牵引车,用于轨道上设施或车厢的牵引。本专利技术结构如图1-4所示,包括底盘1、蓄电池2和外壳3。底盘1包括上层板101、下层板102和连接上层板101与下层板102之间的型钢103,型钢103横竖向连接拼合支撑上层板和下层板,上层板和下层板的边缘设置一周的封堵板。底盘1前部及后部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对导向钢轮4及对应轮轴5。底盘的上层板和下层板在导向钢轮位置开钢轮槽孔,导向钢轮4上边缘不超过底盘1的上侧面。导向钢轮4为包胶钢轮结构,用于行驶中减震。成对导向钢轮对应的钢轮槽孔中间设置有驱动桥放置槽孔,驱动桥固定于底盘的驱动桥放置槽孔内,后驱动桥放置槽孔前方底盘的下层板开槽孔作为电机槽孔,电机固定在底盘的电机槽孔内。每对导向钢轮对应的两钢轮槽孔内侧的底盘下层板设置有四组轴承座,轴承座内设置轮轴的轴承,驱动桥放置槽孔两侧分别设置两组轴承座。驱动桥两侧分别设有输出轴,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每个导向钢轮的轮轴相连。单个导向钢轮所连的轮轴分别设置两组轴承座。电机的输出轴与驱动桥的输入轴相连接,电机的输出轴与轮轴间相垂直。底盘1的上侧面中间位置设置蓄电池2,蓄电池2的两侧设置控制箱8,底盘1的后端设置车钩9,底盘1的前段设置有配重10。底盘1的尾部内凹作为车钩安装槽。车钩9为升降结构的车钩9,包括立柱13、丝杠传动结构和车钩9,车钩9的车钩固定座设置在立柱13的滑道内,丝杠传动结构带动车钩固定座沿滑道上下滑动。底盘1上侧面的四角设有吊装柱11,吊装柱11通过三角斜铁固定于底盘的上底面,吊装柱11顶部设有吊装鼻12。外壳3为矩形外壳3,矩形外壳3的上部棱设置倒角,外壳3的前部伸出底盘1,伸出部分的外壳上侧面和两侧面向内收缩,形成多边形梯形台结构,减少风阻。外壳3的前侧面还设有照明灯用于照明。车钩9处于外壳3的后端并且在外壳上开孔用于车钩露出,外壳3的两侧面开有控制箱8的箱门1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电动牵引车,其特征是,包括底盘(1)、蓄电池(2)和外壳(3),所述底盘(1)的底盘(1)前部及后部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对导向钢轮(4)及对应轮轴(5),底盘(1)对应导向钢轮(4)位置在侧面开有轮槽(6)安放导向钢轮(4),导向钢轮(4)上边缘不超过底盘(1)的上侧面,轮轴(5)与电机(7)相连,两对导向钢轮(4)的轮轴(5)分别设置一台电机(7);底盘(1)的上侧面中间位置设置蓄电池(2),蓄电池(2)的两侧设置控制箱(8),底盘(1)的后端设置车钩(9),底盘(1)的前段设置有配重(10),外壳(3)的下部固定于底盘(1)的一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电动牵引车,其特征是,包括底盘(1)、蓄电池(2)和外壳(3),所述底盘(1)的底盘(1)前部及后部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对导向钢轮(4)及对应轮轴(5),底盘(1)对应导向钢轮(4)位置在侧面开有轮槽(6)安放导向钢轮(4),导向钢轮(4)上边缘不超过底盘(1)的上侧面,轮轴(5)与电机(7)相连,两对导向钢轮(4)的轮轴(5)分别设置一台电机(7);底盘(1)的上侧面中间位置设置蓄电池(2),蓄电池(2)的两侧设置控制箱(8),底盘(1)的后端设置车钩(9),底盘(1)的前段设置有配重(10),外壳(3)的下部固定于底盘(1)的一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电动牵引车,其特征是,底盘(1)包括上层板(101)、下层板(102)和连接上层板(101)与下层板(102)之间的型钢(103),每对导向钢轮(4)之间通过轮轴(5)相连,轮轴(5)通过轴承座固定在底盘(1)的下侧面,轮轴(5)的中间位置为与电机(7)相连的驱动桥(104),电机(7)设置的底盘(1)下输出轴与驱动桥(104)输入端相连,底盘(1)的下面在驱动桥(104)和电机(7)位置内凹放置驱动桥(104)和电机(7),底盘(1)的尾部内凹作为车钩安装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电动牵引车,其特征是,底盘的上层板和下层板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庆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东大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