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纸板的连接结构及其模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70712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印刷纸板的连接结构及其模切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印刷纸板的连接结构,包括印刷纸板本体,印刷纸板本体的印刷面上设有多个切断口和多个缺口,相邻两个切断口之间通过缺口连通,多个切断口与多个缺口间隔排列成一排形成一条连接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印刷纸板的连接部位避开印刷面,避免印刷面出现折印、爆色和掉墨现象,保护产品外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印刷纸板的连接结构的模切装置包括模切刀和钢底模,所述模切刀位于所述钢底模上方,所述模切刀固定于模切机的移动基板上,所述钢底模设置于模切机的上下往复运动的传动装置上,实现可避开印刷面的连接线的快速制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印刷纸板的连接结构的制备方法,通过模切,高效制备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印刷纸板的连接结构及其模切装置
本技术属于印刷后工艺
,尤其涉及一种印刷纸板的连接结构及其模切装置。
技术介绍
模切工艺是包装印刷品最常用到的一道工艺,是用模切刀根据产品设计要求的图样组合成模切版,在压力的作用下,将印刷纸板或其他圈装坯料轧切成所需形状或切痕的成型工艺。如图1和图2所示,是现有的两种纸盒的结构示意图,在制造过程中,为了保障印后加工工序能连续顺利地完成,使被切产品在机器运行过程中能整张连成一体而不至于散开,通常印刷工序完成后,会利用模切工艺在被裁切部位适当位置设置一些不被切断的点位,形成一种连接线(产品交付时,该连接线会去掉,组成成品),同时,为了便于消费者手动撕开包装成品,模切过程中,还会在被撕开部位设置一些不被切断的点位(图1中纸盒A的虚线部分),形成另一种连接线(即手撕线)。如图3所示,传统制造两种连接线的具体方式是利用模切工艺在对应模切刀3的刀刃31位置上制造适量宽度的小缺口,刀刃31下切形成切断口21,同时,小缺口在印刷纸板2上对应位置会产生漏切点(即连接部23),其宽度与深度设定与纸张的厚度、纸纹方向、退料海绵胶条的硬度及连结点的形状(“V”字形14、平底形13、弧底形12)有关,而连接部的形状又与连接部的加工方法有关:凿击方法开连结部为“V”字形、线切割方法开连结部为平底形、砂轮机磨制方法开连结部为弧底形,由于某些传统制造的连接部均位于印刷表面,连接部处折叠或断开均会使附近的印刷面形成折印、爆色和掉墨现象,破坏产品外观,尤其是手撕线(如图1,纸盒A中的虚线连接点位)和某些产品因排版或产品的结构原因,部分连接部无法避开产品成型后外露位置(如图2,纸盒B中带凹槽的燕尾部分成型后外漏),无论单刀排版或双刀排版该处都必须留连接部,否则散版,尤其是深色部位的连接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常采用缩小连接部的方式或避开产品成型外露位置模切连接,但是,由于连结部宽度不能无限缩小(当连结部宽度<0.3mm时,机器运行速度低且产品易散版),故缩小连接部的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因此,专利技术人人致力于设计一种印刷纸板的连接结构及其模切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刷纸板的连接结构,通过在印刷纸板的印刷面上设置多个切断口和多个缺口,形成一条连接线,使印刷纸板的连接部位避开印刷面,避免印刷面出现折印、爆色和掉墨现象,保护产品外观。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刷纸板的连接结构的模切装置,通过模切刀和钢底模模切印刷本体,形成一条连接部位可避开印刷面的连接线,保护产品外观。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印刷纸板的连接结构,包括印刷纸板本体,所述印刷纸板本体的印刷面上设有多个切断口和多个缺口,相邻两个所述切断口之间通过所述缺口连通,多个所述切断口与多个所述缺口间隔排列成一排形成一条连接线。进一步,所述缺口深度小于所述印刷纸板本体的厚度,所述缺口的宽度小于所述切断口的宽度。为了达到上述另一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为:一种印刷纸板的连接结构所使用的模切装置,包括模切刀和钢底模,所述模切刀位于所述钢底模上方,所述模切刀固定于模切机的移动基板上,所述钢底模设置于模切机的上下往复运动的传动装置上。进一步,所述模切刀两侧设有用于定位压料的海绵胶条,所述海绵胶条至所述钢底模的距离比所述模切刀至所述钢底模的距离大1.2mm。进一步,所述模切刀的底部设有一刀刃,所述钢底模上设有多个与所述缺口位置对应的凹槽。进一步,所述凹槽的深度小于所述印刷纸板本体的厚度。进一步,所述凹槽开口处设有圆角,所述凹槽的长度大于所述模切刀的厚度。为了达到上述另一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又一种技术方案为:一种印刷纸板的连接结构所使用的模切装置,包括模切刀和钢底模,所述模切刀位于所述钢底模上方,所述模切刀固定于模切机的移动基板上,所述钢底模设置于模切机的上下往复运动的传动装置上。进一步,所述模切刀两侧设有用于定位压料的海绵胶条,所述海绵胶条至所述钢底模的距离小于所述模切刀至所述钢底模的距离。进一步,所述模切刀底部间隔设有多个与所述切断口位置对应的刀刃。进一步,相邻两个刀刃之间凹设有与所述缺口位置对应的连接刀刃,所述连接刀刃与所述刀刃之间的断差小于所述印刷纸板本体的厚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印刷纸板的连接结构,通过在印刷纸板的印刷面上设置多个切断口和多个缺口,相邻两个切断口之间通过缺口连通,形成一条连接线,使印刷纸板的连接部位避开印刷面,避免连接线折叠或断开后,印刷面出现折印、爆色和掉墨现象,保护产品外观,同时防止散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印刷纸板的连接结构的模切装置,通过在钢底模上开槽,给连接部位让位,或通过在相邻的刀刃之间增设连接刀刃,部分切开印刷本体,形成一条连接部位可避开印刷面的连接线,作为纸盒排版制造过程中相邻两个纸盒半成品的连接线或成品纸盒的手撕线,防止散版,同时,防止连接线折叠或断开后,印刷面出现折印、爆色和掉墨现象,保护产品外观,提高良率。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纸盒A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的纸盒B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传统连接的模切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模切结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模切立体结构示意图及局部放大图;图6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模切结构剖面放大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模切结构另一剖面放大示意图及局部放大视图;图8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模切结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模切立体结构示意图及局部放大图;图10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模切结构剖面示意图及局部放大图。图示说明:1、钢底模,11、凹槽,111、圆角,2、印刷纸板,21、切断口,211、切断面,22、缺口,221、缺口面,23、连接部,3、模切刀,31、刀刃,32、连接刀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具体阐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附图仅供参考和说明使用,不构成对本技术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实施例1如图2至图5,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一种印刷纸板2的连接结构,包括印刷纸板本体,该印刷纸板本体的印刷面上设有多个切断口21和多个缺口22,相邻两个切断口21之间通过缺口22连通,多个切断口21与多个缺口22间隔排列成一排形成一条连接线,将印刷纸板2分为两部分。如图3、图4和图5,本实施例的切断口21由两侧的切断面211构成,切断口21切断整个印刷纸板2,缺口22由两侧的缺口面221构成,缺口22深度小于印刷纸板本体的厚度,缺口22的宽度小于切断口21的宽度,该缺口22将印刷纸板2部分切开,在缺口22的正下方形成弧形的连接部23,将印刷纸板2的两部分连接起来,切断口21两端分别与缺口面2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印刷纸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印刷纸板本体,所述印刷纸板本体的印刷面上设有多个切断口和多个缺口,相邻两个所述切断口之间通过所述缺口连通,多个所述切断口与多个所述缺口间隔排列成一排形成一条连接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刷纸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印刷纸板本体,所述印刷纸板本体的印刷面上设有多个切断口和多个缺口,相邻两个所述切断口之间通过所述缺口连通,多个所述切断口与多个所述缺口间隔排列成一排形成一条连接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纸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深度小于所述印刷纸板本体的厚度,所述缺口的宽度小于所述切断口的宽度。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印刷纸板的连接结构的模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切刀和钢底模,所述模切刀位于所述钢底模上方,所述模切刀固定于模切机的移动基板上,所述钢底模设置于模切机的上下往复运动的传动装置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印刷纸板的连接结构的模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切刀两侧设有用于定位压料的海绵胶条,所述海绵胶条至所述钢底模的距离比所述模切刀至所述钢底模的距离大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治中肖武沈荣波汪龙生杨国光
申请(专利权)人:永发印务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